喻庆
宜昌市夷陵区国土资源局黄花国土资源所 443106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逐渐提高。为了满足人们对更好生活环境的要求,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土地资源管理在规划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科学的土地资源管理能够很好地促进规划建设的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已有土地资源管理的成果,以及国家出台的土地资源管理相关政策和制度,提出新形势下的土地资源管理策略。
关键词:土地资源;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方向研究
引言
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但以山地丘陵为主,实际可利用面积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土地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家也在不断地为保护土地资源而调整相关政策。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涉及各个省市,因此,土地资源管理成为一个难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要求我们必须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土地资源管理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土地税是土地资源管理中重要的一环。
1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性
新时代背景下,人口资源与土地资源之间的需求关系渐渐紧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可以帮助解决这一矛盾,同时,做好土地资源管理与利用工作,可以有效减少一定土地资源的污染,帮助城市及农村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掌握信息资源的优势,通过土地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完善各项数据管理方案,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利用工作,全面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制定精准目标,做好对土地资源的长远规划,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的监督力度,通过推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化利用实现生态建设平衡,实现土地资源利用最大效益。
2土地资源管理现状
2.1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土地源管理中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一是根据国土资源中土地资源的管理特点,在土地资源管理以及各部门职能的落实中,由于缺少明确性的管理机制,增加了土地资源信息的管理难度,降低了大数据信息资源的使用效果。二是由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特殊性,不同部门的分工缺少明确规范,在具体的项目落实中,各部门出现了责任推诿的现象,增加了土地资源的管理难度。
2.2非法出让农用土地
我国有关部门对于土地出让有着明确标准,关于农业种植的相关土地决不可私自出让。但如今依然有很多地方会在土地出让时,违反相关法律对农业种植土地进行出让与占用,甚至还有个别地区在没有得到土地所有人员许可的情况下,直接对农业种植土地进行占有。这种情况会对土地流转市场造成巨大影响,也会导致土地资源保护工作和开发工作开展难度更大,从而影响农民收益,与我国十四五规划意义相反。
2.3私自更改土地用途
现阶段在出让土地资源时,最为常见的方式便是招拍挂与协议出让。除了这两种方式,还有很多土地出让方式。这些方式提出后,我国有关部门就会针对所有土地出让方式提出相关标准,土地资源使用人需要在缴纳相关费用之前表明土地用途。但如今很多人会在完成费用缴纳后,私自更改最初与有关部门协商的土地资源使用用途,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土地出让标准失去意义,土地资源市场也会变得更加混乱,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开展难度随之增加。
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应用方向
3.1科学规划,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新《土地管理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要加强对规划的调研论证,要考虑综合效益,除了关注土地的经济性外,还要兼顾建设的需求性、经济发展、会稳定、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等方面,使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等其他各项规划更加科学合理,互相协调。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实现“多规合一”,促进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统一、社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统一、产业结构和资源环境的统一,为提高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率,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基础。要不断提高土地管理绩效,遵循经济规律,科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缓解经济发展与土地规划之间的矛盾。
3.2新型土地资源的管理方法
在土地资源管理模式创新中要结合新型土地资源的特点,完善土地资源的管理方案。首先,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中,通过空间、植被以及社会经济项目的分析,信息系统会自动生成管理方案,以增强土地资源信息的管理及利用效果,为城市的规划以及土地资源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在现代化土地资源管理工作创新中,通过大数据资源的使用,可以将现代化的产业作为重点,项目部门应结合国土资源的利用状况,充分挖掘时空数据,并根据土地资源的管理特点,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方法等,设定动态化的土地资源管理框架,全面提升数据的使用及管理效果,推动我国土地资源管理行业的稳步发展。
3.3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综合管理
工作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帮助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能力,借助科学规划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例如,借助现代科技的云计算,帮助土地资源管理人员实现信息数据的采集,科学计算最优化规划设施建设,或者是借助全球定位系统,实现高空领域的划分和数据采集,加强对资源的合理优化,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的产生。
3.4土地(自然)资源评价与规划
新时代背景下此方向变革最大,2019年中央发文明确表示:“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融合为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原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已不复存在,而由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取代,原土地行业的土地适宜性、土地承载力、土地利用潜力、土地生态经济、土地可持续利用、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等评价工作基本上都可并入其中。
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新部门新职能对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也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感受到责任重大,更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时刻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创新教学改革理念,推动学科融合与交叉创新。专业应用前景及方向的总结有利于倒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和制订,高校要加大对新技术、新理论的引入与传授,如数据库建设及管理、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国土空间规划、空间数据挖掘等,必须对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修订和整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加快建立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与时代发展和行业需求相适应的毕业生。
参考文献
[1]王万茂.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历史与未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48-149.
[2]向丹,刘昌昊.城乡规划管理中土地资源管理与资源环境现状[J].环境与发展,2018(6):207-208.
[3]钟晓燕.关于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的土地资源管理模式创新[J].农村科学实验,2018(17):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