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分类方法探讨 王锐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王锐
[导读] 摘要:发展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节约农业生产中的劳动产出和资金浪费,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东阿县农业农村局  山东聊城  252200
        摘要:发展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节约农业生产中的劳动产出和资金浪费,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农业工程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对策,希望能为农业工程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帮助。对于农业生态环境也越来越重视,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对于我们社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因地制宜;工程技术分类
        引言
        虽然有关部门在实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中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但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着发展速度和方向偏差、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无疑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因此,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农业部门应采取措施调整农业结构,明确发展方向,加强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质量,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一、农业工程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一)地域发展不均衡
        虽然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已处于成熟阶段,但仍有许多地区在推进农业机械化方面没有严格落实机械化推进措施,最终导致各地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比如,从目前各地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来看,沿海地区农业经济水平较高,机械化发展较快。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西部地区农机装备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真正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
        (二)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
        目前,我国在实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小型农机普及率较高、大型农机具普及率较低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大型农机的购置、维修、保养费用比较高,农民负担不起高昂的农机使用费用。造成小农机与大农机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部门对农机购置维修的补贴政策不到位,打击了农民购买大型农机设备的积极性。
        二、推动农业工程中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农业机械化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农业机械化工程顺利实施的保障。在农业机械化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制定与项目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机械化项目的实施质量。但从目前农机化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来看,大多数地方政府制定的农机化规章制度存在一些漏洞,不能促进农机化的实施。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各地要及时完善农业机械化规章制度,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比如,在机械化规章制度的实施中,一些地方政府只注重对农民购买机械化设备的补贴,而忽视了对机械化设备维修的补贴,这就使得农民需要承担机械化设备的维修费用,打击农民使用机械化设备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因此,针对这一补贴问题,地方政府可制定《农业工程机械化设备使用补贴制度》,并在制度中规定“凡符合政府农机补贴政策的农民,在购买农机时,以及农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均可获得一定的经济补贴,通过实施农机化设备购置维修补贴政策,经评审人员评审,可有效提高农民购买农机设备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工程机械化发展。此外,针对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地方政府还应制定“农业机械化装备技术支撑体系”,并规定“各地农业科技站工作人员有义务向农民朋友说明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遇到的技术问题,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技术援助”。通过这一技术支撑体系,可以减轻农民使用农机化设备的后顾之忧,进一步促进农机化的发展。
        (二)加强农机优势的宣传,落实农业机械保障机制
        如果农机化措施落实不到位,可能会造成农机化发展的资源浪费。


因此,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发挥农机作用。
        比如,农机化设备闲置的主要原因是农机化设备故障。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可以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户家中询问技术问题,积极为农户解决机械设备故障问题,避免因故障造成机械设备闲置的现象。其次,有关部门要及时开展“农机装备下乡”宣传活动,组织专业宣传员宣传农机装备下乡效益,从而使农民认识到农业机械化设备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中的作用,为农业工程机械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此外,有关部门在推广农业机械化装备优势时,还应贯彻比较原则,即在当地农村种植过程中,机械化装备与传统种植装备并举,最后让农民观察二者的收入差距,从而增加农民对农机在实际情况中的优势的认识。
        (三)加强农业机械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任何一种活动都需要相应的配套设施的支持,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作为当前农业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的支持。但是,就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而言,一些地区还存在着农机损坏不修、农机维修不到位等问题,这无疑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有关部门应加强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农机化发展。
        比如,针对目前农机化设备损坏不维修的现状,有关部门可以联合几个村组成一个大型农机化发展小组,并在此小组的基础上,建立农机维修站,提供维修服务为损坏的农机选址,降低农机维修费用。而有关部门在建立农机维修站的过程中也应及时派出有能力的维修人员参与农机维修站的建设,确保农机维修质量。其次,有关部门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同时也可以建立农机维修站,定期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户家中检查农机维修情况,传授相应的农机维修技术,可以减少农机故障的发生,保证农机的使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以上农机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有效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保证农业工程措施的实施。
        三、加强对农业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领导
        (一)加强政府单位的领导
        要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建设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严格遵守和贯彻国家党政领导的指示,把农业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结合起来。认真落实政府的环保目标和责任。同时,不仅要落实,还要考察各政府在保护和建设地方农业环境方面的成绩,并给予奖惩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推动政府在保护和建设地方农业环境方面的领导作用,促进与政府合作,发挥地方农业环境的重要性。
        (二)强化生态水利发展的理念体系建设和技术指导
        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设计过程中,必须注重其技术的改进,严格审核生态环境工程施工图,并邀请专业设计人员对其设计施工工作进行严格的施工图设计,提高设计质量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完成后的质量。既要保证农业生态环境工程的建设质量,又要考虑农田河流附近的生态环境。要协调好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使二者更好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四、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虽然目前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确保农业机械化发展质量,但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政策执行不到位、农机限行力度高等问题,这限制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因此,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有关部门要转变发展思路,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政策,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敏.浅析我国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分类方法[J].现代园艺,2016,22(v.44):182-183.
        【2】赵文波,舒伟军,韩华.浙江省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及措施[J].农机化研究,2004,000(002):14-17.
        【3】王军.对我国设施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的建议[C]// 2002农业工程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