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南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效用,可有效缩短工期、提升施工质量,故而需予以重视。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现浇模板施工技术的类型与建筑施工原则,并通过科学制作现浇模板、注重梁柱安装效果、妥善处理施工缝、实施合理化拆除等策略,以此促进建筑工程的高品质发展。
关键词: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梁模板;施工缝
引言
模板施工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模板施工技术可以提升混凝土构件强度,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模板技术能够实现工程施工的标准化,确保构件产品符合建筑技术标准,标准化的施工还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模板施工技术能够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降低施工管理的难度,使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由于模板施工对技术要求较高,施工人员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熟练掌握模板技术的施工要点,实现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
1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板的作用
模板可提供有效的支撑作用,帮助混凝土结构实现快速、有效地定型,对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模板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第一,使用方便。在工程中使用的模板,都是根据要求预制使用的,符合项目的施工要求,也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第二,价格低廉。大批量预制模板,可以在保证模板预制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费用,节约项目的费用开支。第三,缩短工期。模板施工具有便捷性特点,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施工操作,使项目工期缩短,提高施工效率。
2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策略
2.1科学制作现浇模板
现浇模板施工技术,要想在建筑工程中发挥出真正效用,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科学制作现浇模板,使之成为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基础。首先,在准备环节,需精准测量现浇模板所需数据,如混凝土浇筑位置、水平轴线等。之后确定模板材质,并充分结合施工场地的特点合理布局,以免发生施工问题,造成施工单位承担严重的经济损失。其次,还应安全搭设脚手架等施工工具。在高度高于25m且未超过50m时,脚手架可借助连墙杆等构件缩小间距。若超出50m,此时应运用双立杆形式缓解荷载力,以免发生安全事故。最后,需参照建筑物施工要求制作适合尺寸的模板。同时,还应注重模板制作过程中使用材料的质量,如隔离剂,针对混凝土浇筑制作的模板需先行实施洒水养护,并且还应科学配制模板制作原料的比例。
2.2结构梁及板支柱的安装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广大群众生活水平与质量不断提升,这对建筑物现浇梁模板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应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勘察,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地质地貌、水文特征等要素,必须详细记录勘察信息数据,并认真分析。(2)与编制的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充分结合,通过设计建筑物的横梁以及楼板,从而保证模板达到建筑设计施工图纸的标准与要求,同时确保一系列参数与建筑要求相符。另外,在选择模板材料时,需要以相关工程标准为依据,选择比这一标准更高的模板类型,如此一来,能够确保现浇梁模板整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避免结构承压和强度不足,使梁和板坯在以后使用时更加稳定。(3)在模板设计以及组装过程中,必须注意相关事项,主要使结构相对简单,同时保证模板组装的牢固性能够达到一定标准和要求,防止泄漏现象出现,进一步避免浆料泄漏。
2.3妥善处理施工缝
在现浇模板施工过程中,还需要针对施工缝实施封堵处理,以免施工缝预留空间较大,导致杂质误入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一般而言,在施工缝处理阶段,可采用布置钢筋网的形式完成加固任务,并保证模板中所使用的木条宽度低于0.25cm且高于0.13cm。同时,施工缝处理后,其宽度应保持在100mm到150mm范围内,若不符合统一标准,应二次予以加固。此外,还可采用添加界面剂的方式,增加现浇混凝土模板的粘合力。在选用界面剂时,其抗拉强度应为200%纯水泥浆。而且还可运用分级配制的方式,将施工缝2m处的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分级设计,而且也可运用止水带在施工缝两端予以防护,其钢板止水带厚度可设置在2mm左右,最终凭借止水带等结构降低漏浆渗水等事故的发生率。因此,施工缝的处理是保障现浇模板施工质量的关键要素,理应加强施工缝管理效果,确保现浇模板施工技术为高品质建筑物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4模板支护的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在高层建筑的模板支护施工中,要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应核实钢筋绑扎操作是否达到作业要求,是否存在施工技术问题,检验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可根据实际需求加入混凝土添加剂,提升混凝土强度。在浇筑过程中,可加入有机纤维或无机纤维,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抗腐蚀性。高层建筑的模板施工对混凝土有配比技术要求,控制配比率可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做好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管理,提高主体结构强度,实现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管理目标。完成混凝土浇筑后,注重混凝土的养护,采用有效措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避免环境条件变化影响建筑结构质量。
2.5实施合理化拆除
在建筑施工阶段应用现浇模板施工技术时,需要在后期对其进行拆除,以此确保混凝土结构满足高强度建设要求。在拆模阶段,一要注重拆模时机;二要实现拆模后的合理养护,以免发生开裂问题,造成建筑结构失去原有性能。在施工人员评判现浇模板是否达到拆模标准时,可采用涂刷脱模剂的方式,在其内部涂刷一层脱模剂,若干燥后并无明显粘连现象,可对其予以拆除。常见的脱模剂有水性脱模剂等,并且还应在外界气候条件处于15℃情况下进行拆模,以免温度不适宜,致使现浇模板混凝土强度受损。若温度超出额定标准,可适当延长拆模时间,静待12h拆除模板。同时,在拆模后,施工人员需借助强度测量工具对其抗压强度予以测量,务必将其提升至10MPa。
2.6严格遵守操作流程
在对现浇梁板模板进行安装时,务必按照设计师制订好的设计方案进行安装,当遇到特殊情况时,绝对不能按照自身的经验进行随意的处理,要将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汇报给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现浇梁板模板安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1)通过拉线找平技术找到模板安装中所存在的倾斜和误差,在进行拉线找平之后,确认可进行现浇梁板模板安装时,安装斜撑和压脚板;(2)精确测量梁支柱的标高,对于不够精确的地方做出及时的调整;(3)当梁高超过0.7m时,为了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需对现浇梁板模板的整体进行加固,可通过梁下方增加三脚架的方式加固,提升现浇梁板模板的稳定性。
结语
综上所述,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若能加强现浇模板施工管理,可避免建筑工程出现施工隐患,由此保障建筑施工质量。据此,应从科学制作现浇模板、注重梁柱安装、施工缝处理、模板拆除等方面着手,促使建筑工程能在现浇模板施工技术的辅助下保持良好的施工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朱新圆.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工人,2020,41(11):20-23.
[2]吴业奎.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79-180.
[3]李安山.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