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7期   作者:陈胜
[导读] 列举了当前企业在机电管理中由于管理制度、
        陈胜
        身份证号码:32062619671030**** 中建凯德电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列举了当前企业在机电管理中由于管理制度、机电设备以及人员素质相关工作没有被高效落实,致使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结合问题制定出科学的应对措施,通过建立制度、养护设备、提高素养等手段,促使机电管理工作更具科学性、安全性。
        关键词:机电管理;管理制度;机电设备

        前言: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需保证机电设备始终维持良好的运作状态,为了降低由设备以及制度等因素对企业运营造成对的影响,需强化机电管理方面的工作,明确阻碍管理工作实施的问题,在全面分析后拟定科学且具有可行性的举措,以此促使企业工程健康运营与发展。
一、机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现阶段,很多企业的工作人员不能对机电管理产生科学的认识,促使设备在养护工作方面无法被有效落实,同时,一些企业在运营中,未能认识到人才对机电管理工作开展与实施所起的作用,致使企业在该方面的工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有效进行。此外,企业对于相关制度制定与颁布的重视程度不足,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不具备高素质的机电管理人才,未将制度的制定提上工作日程,或未能有效发挥出制度所起的约束与管理作用,导致在设备使用、养护以及管理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部分企业为了通过上级对相关工作的检查,在短时间内便完成了制度的制定任务,这一情况下的管理制度并不具备科学性,甚至没有结合企业机电管理的现状,致使管理制度缺乏可实施性,又因制度未及时渗入到日常机电管理的工作中,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使企业在该方面的管理工作出现极为混乱的局面,不仅无法保证机电设备的良好运行,还严重阻碍了生产,极大程度地影响工作效率[1]。
(二)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机电管理工作相较于企业其他性质的工作而言更具危险性,很多技术人员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选择相对较安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主营业务,致使企业在开展该项工作时没有大量的先进人才提供技术支持。此外,企业无法满足工作人员所提出的薪资要求,导致人才流失。当前机电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两个问题:其一,自身综合素质偏低,其二,缺乏创新,这一不良现象严重拖慢了企业的发展进度。
(三)设备管理不够全面
        在管理机电设备时,相关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不仅没有科学选择设备的型号,安装工艺不完善,甚至在后期的保养与修护的工作环节也没有做到积极的开展与落实,致使在运行过程中极易发生故障,无法达到设备配件之间相互共享的目的。此外,由于年久失修,在长时间运作后,致使设备老化现象严重,甚至很多设备已超出规定的使用年限,不但严重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还会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于设备的操作流程以及方法掌握不全面,极易引发设备故障,使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也为维修与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必要的费用以及工作量。
二、机电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机电管理制度
        科技与技术不断在发展,为各行业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机电管理人员各方面能力的标准也相继提高。为了发挥管理人员在企业管理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企业经济收益的提升,就需针对当前企业现状以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且完善的机电管理制度。管理工作实施中,负责该项工作的管理人员需将管理制度落实到每一名基层人员的日常工作中,不仅可以发挥制度的约束与管理性能,还能充分体现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在积极监督与指导下,推动机电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明确工作核心即安全意识,以此促使工作人员的安全得以保障,基于良好的工作条件,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工作效率以及管理水平。为了建设出满足企业发展的管理制度,促使其达到机电管理的目的,需落实四项工作内容:首先,在机电管理岗位上设立科学的责任制,使工作人员能在制度的约束与督促下,树立其岗位的责任心。其次,在每完成一次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时,及时对设备出现故障的区域以及故障各项参数进行详细且精准的记录并保存,为日后的维修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还能在分析故障成因后,有效避免设备再出现停运现象。再次,对企业中已存有的机电设备进行创新,时刻关注行业市场动态,与时俱进,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为作业安全提供保障。最后,鼓励并帮助机电管理人员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大培训力度,以此提升管理整体水平[2]。


(二)提升机电人员素质
        为了保证机电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与实施,并使管理工作质量达到更高的水准,就需重视机电管理人员多方面素质的提高。具备专业素养与技能的人才是促进企业良好经营、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还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确保作业安全。对此,可以落实几方面的工作,实现提升综合素质的目的:
        其一,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企业中拥有的机电管理人员数量多于其他工作岗位职员数量,因此,企业的负责人应认识到机电管理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定期组织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此促使工作人员的素质得以提升。首先需着手于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工作的展开,通过培训人员业务能力以及技术,达到这一效果,并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注重员工实操练习活动的开展,向其灌输丰富的专业知识,提高工作人员多方面的水平。其次,根据员工个人工作执行能力以及岗位性质,制定合理的薪资规划,对于能力较为突出的员工适当增加薪酬,以此促使更多机电管理人员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培养出具备专业知识且熟练掌握设备使用方法的高素质人才。最后,对每位员工的接受能力以及岗位职责进行分析,针对性的组织培训并设计出与之相符的培训内容,在专业培训的基础上,强化机电管理工作整体水平。
        其二,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并优化薪资结构,将“按劳分配”原则落实到工作中,尽可能提升机电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针对表现优异的员工需给予鼓励、奖励,促使其更加认真的投入到工作中。对于不能通过考核的员工来说,需分析阻碍其发展的真实因素,如果员工不能有效掌握设备操作流程或不明确机电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需进一步组织其学习,以提升员工各项能力以及综合素养。但针对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并以消极态度处理相关工作而导致绩效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则需进行严厉的批评,达不到实际效果后,应做开除处理。
(三)注重机电设备养护
        设备养护工作是机电管理工作的重点,因此管理人员需加强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保证设备能够良好运行,尽可能降低由设备引起的安全事故。对此,管理人员需定期组织开展设备的养护工作,明确检测流程,技术人员则需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说明书运作机电设备,以保证其可以始终保持良好工作状态。设备的养护人员需在每日工作开展前与结束后,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与保养,并根据企业所制定的检修制度,对存在的问题或安全隐患实施维修,确保机电设备可以完成每日所规定的工作量。其次,促使设备朝着个体化的方向发展,针对不同设备指定与之相应的运作人员,让其深入了解并掌握机电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最后,企业还需明确在机电管理工作时所使用的设备型号以及数量,并采购充足的备用设备或能够相互替换的零件,这种方式可以在某一台机器发生故障后,能在第一时间进行更换,极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在采购新设备时,需在投入使用前,做好试运行的工作,确保其运作良好后,方可投入使用[3]。
(四)强化机电安全管理
        安全是机电管理工作内容的核心,为了实现安全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鼓励工作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理念,同时也需注重管理人员该理念的形成,强化全体职员安全意识,并保证安全制度能够渗入到管理工作中。但现阶段的很多企业经常出现违规违纪行为,导致这一问题发生的原因便是因为安全理念不健全。对此,企业需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机电安全意识,再开展管理工作。
        其二,完善国家及企业在机电管理方面的标准,从国家的角度出发,需时刻了解并掌握现阶段各企业机电管理工作实行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安全标准,以此为企业开展该项工作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以企业的视角来看,需制定适用于企业自身的机电安全相关规范,定期邀请专业人员分析当前企业中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研究后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依据,进而达到企业机电安全的目的。
        结论:机电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企业需重视机电管理工作的实施,并保证该项工作的整体质量,相关工作人员需树立机电安全管理意识,注重管理制度的建设,同时还需通过培训以及各项机制手段促使机电人员素质的提升,提高机电管理水平的同时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甘维德.浅议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6):104-105.
[2]陈旭东.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0):194.
[3]席武.机电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19(35):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