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权
深圳洪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200
摘要:当前,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来说,绿色施工、节能技术的引入都是十分必要,不但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此外,提升建筑工程工程的绿色施工技术,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进行工程施工,不但有利于建筑企业对施工成本的控制和节省,还能达到当前社会要求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能耗的要求。鉴于此,文章对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措施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施工技术;建筑施工;应用措施
1绿色施工的内涵分析
绿色施工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工程实体形成的关键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涉及到了大量资金的投入以及资源的调配和应用,因此在绿色建筑工程项目中,绿色施工阶段是资源和能源消耗量最大的阶段,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何实现绿色施工阶段的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是绿色建筑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根据我国《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对绿色施工作出以下定义: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基础上,通过高效的管理活动以及先进的技术,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施工活动。基于此,在绿色施工中,必须达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控制能耗、节省土地等目标。
2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主要意义
“十三五”规划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在该理念的指导下,建筑产业非常注重降低能耗,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机制,积极探索环保型施工路径,全面优化绿色施工管理方案。此外,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要想提高建筑企业综合实力,确保建筑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全面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深度融合绿色发展理念,制定新的管理制度,谨遵国家政策与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标准,努力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果,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微观层次来分析,建筑工程创新管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确保绿色建筑环保施工质量,同步提高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建筑企业会将传统粗放型管理模式转变为绿色集约型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重视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木材、水、混凝土等各种资源的需求,降低能耗,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2)推动建筑产业结构转型与发展,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增强建筑产业发展活力,使建筑行业步入可持续发展道路。(3)推动建筑文化创新,使中国建筑企业与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建筑产业发展模式接轨,打造中国建筑企业文化形象,优化建筑企业管理体系,使建筑企业管理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3建筑工程施工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建材节约技术
节能环保技术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对于技术的合理性、科学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建筑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实际特点和应用原则,来合理优化建筑材料的采购环节,进而达到建筑节约的目的。例如,在开展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时,需要在优化和改良传统技术的基础上,提升建筑材料的利用率,以最大程度上防止二次污染现象的发生。此外,在进行建材采购时,还需要对各类建材的性能、质量做好对比,并仔细记录材料的规格,以保证所采购的各类材料均可以满足规定要求。
3.2扬尘控制技术
在建筑工地上,由于运输材料或施工造成空气悬浮颗粒物,再加上空气流动而引起粉尘的扩散,这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即是扬尘。并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最大的就是扬尘污染,因此要严格控制。(1)防范扬尘的产生。
首先必须在施工现场安装粉尘数据监控,实时监测颗粒物的浓度,现场的土方、水泥、砂石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均用篷布覆盖,另外对绿色施工中所需的建设设备、工具等,进行密封处理,对运输车辆进行覆盖封装措施,施工现场进出的车辆须及时清洗干净,交通道路硬化避免车轮滚压产生扬尘最大的程度上控制扬尘的产生,施工产生的尘土实行集中堆放处理并且建立完善的粉尘控制体系。(2)产生扬尘后的控制。如果在施工现场过程中,一旦出现大量的扬尘,应立即封锁施工现场,采用洒水、喷淋或高压水雾等措施进行降尘,在施工外围增设防尘网,使其不被扩散到施工现场外,并且加强应用节能吸尘器,达到快速清理粉尘和垃圾。
3.3噪声控制技术
建筑工程是一项集系统性、繁琐性于一体的工程体系,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庞大的施工设备,而这些设备的应用,也难免会带来噪声污染的问题。为了能够有效控制噪声,最大程度上防止噪声的污染,施工单位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制定科学合理地优化控制措施,并将噪声控制技术引入到市政施工过程中,具体如下。首先,施工单位需要改变以往白天施工、夜晚停工的方式,以有效控制噪音给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其次,施工单位可以采取低噪音的设备开展施工,从根本上控制噪音的形成;最后,施工单位需要优化选择施工材料,保证施工材料轻质、无需制作等特点,以最大程度上控制噪音污染问题。
3.4节电技术
3.4.1变压器节能技术
结合总体投资的预算,选择适宜的变压器,保证使用的电力负荷与容量之间的彼此适应,尽量选用油浸式或是干式等节能型变压器;同时,应注重对非线性耗电负载对发电机组的影响,需依据50%的负载率的原则,来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确保经理论推导技术能够具备最佳的节能效果。
3.4.2减少线路无功损耗
在建筑工程的供配电系统中,由于供配电需要使用比较多的线路,这就使得线路的损耗比较大。基于此,为能够实现高效节能的目的,应该合理的减少线路的能耗,即依据导线电阻公式,合理地减少线路损耗,首先,针对电线而言,应尽量选用电阻较小的材质,如:铜芯导线,这一过程中还应重视节约用铜;其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导线的长度,对于线路的布置,应走直线,以此来减少弯曲度;对于配电的具体布置,应选择在电网的负荷中心,合理的缩短供电距离,以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用电线路的损耗;最后,适宜的增大导线截面,由于较长的线路必须负荷节流量与热稳定等截面,所以需适当增大一级线路截面。
3.4.3合理选择照明系统
对于照明设备的选择,可尽量选择使用更加简便的设备,且尽量选择具有较高发光效率与发热效率的设备,这样能够降低能耗,同时需尽可能地满足视觉要求与环境要求。在符合节能需求的前提下,可依据电气系统的实际状况、有关性质、照明设备数量、使用环境等,来恰当的选择光源;通常在照明设计中主要选择高效且使用年限较长的节能光源,这类节能光源的优势在于:具备较高的发光效率,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能量消耗,还能够具备较高的发光通量。现如今建筑工程施工中普遍使用的照明设备中,发光通量相同,电能消耗从多到少依次是:白炽灯、普通日光灯、节能灯、LED灯。此外,在建筑照明系统的设计中,结合工程的所处环境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形式的高效节能光源,针对高空悬挂光源设备场所,可选择高压钠灯或是金属乳化物灯;如果这一场所中所用灯源高度较低,那么应选择LED荧光灯,也可选择功率较小的高压钠灯,注意应避免使用白炽灯。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开展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需要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注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创新,这样才可以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资源,减少建筑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带来的污染,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贺剑峰.试论基于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J].中外建筑,2015(8):139~141.
[2]魏德健.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