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永丰
江苏卓恒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我国工程项目的投资规模在不断地增加,工程审计的重要性也逐渐提高。而我国传统的工程审计大多采用事后审计的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无法满足建设项目行业对审计的需求,其事后审计的性质导致了审计信息严重滞后,审计人员也无法了解具体的建设细节,隐蔽工程很难再现。基于此,以下对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
引言
工程造价对项目建筑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建设公司要提高对造价工作的重视,应用审计对造价作业工作的检查。在项目建设中,工程造价与工程项目的质量及工程效益密切相关,造价工作也是项目实施中的关键工作内容之一。工程公司应用合理的审计方法来检查造价工作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及时地优化造价管理制度,制订工程造价方案。
1工程造价审计的内容
工程造价审计指的是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审计人员运用审计技术对施工项目进行审查,确保工程按照要求进行,并发现其中的问题的过程。工程造价审计覆盖工程的全过程,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工程造价审计的工程,相对来说质量更高、成本控制效果更好。但工程造价审计的过程比较复杂,而且工作量大,有些环节的工作内容难以进行。另外,工程造价自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相关审计人员还要对这些风险进行预测。
2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现存问题
2.1审计人员定位模糊
审计人员的工作目标是对各部门的实施和管理进行监督和建议,但审计人员只拥有建议权,拥有实施决定权的还是工程项目本身的施工、管理等部门。而跟踪审计的性质导致审计人员需要经常参与项目建设,所以在跟踪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很容易偏离自己的角色定位,更深一步介入项目建设管理层,进而演变成项目管理的“挡箭牌”。这样的操作会使审计人员定位混乱,将审计与管理黏合在一起,导致审计人员越位和缺位,从而增大审计风险和腐败的可能。
2.2没有实现全过程跟踪
与目前全过程跟踪审计现状进行结合,后期的作战审计工作难度相对比较小。因此现阶段各企业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并没有将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落到实处,现阶段比较常见的问题是施工部门会以外包施工的方式,对审计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影响。除此之外,对各处不同类型材料进行采购时,相关人员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各个团队之间的责任划分不够清楚,无法在整个采购中实现有效的审计
2.3审计力量需要加强
跟踪审计与传统的事后审计相比,无论是审计内容还是审计要求都有很大的拓展,因此也必须付出更多的人力与物力投入。且建设项目从投资决策到竣工决算有众多环节和多个部门,这要求跟踪审计人员在精通审计会计与造价知识的基础上,还要了解与项目建设有关的政策、法律以及施工技术。而现有的审计人员普遍缺乏工程、管理、财务等多专业复合知识,再加上审计资源的有限性,使审计力量无法满足工程审计工作的实际需要。
3建筑工程工造价跟踪审计在工程全过程审计中的应用策略
3.1运用正确的跟踪审计方法
建筑企业提升对造价跟踪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强对施工中隐蔽性工程隐患的预见,实现对材料采购、施工设计、工程监督等环节的审计,加强对施工质量通病的预见,并及时进行指导。
加强对材料供应商资质的审核,深入了解材料供应商生产、加工流程,切实把控供应商材料质量,从源头上加以把控,并与之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造材料供应链,保证材料质量同时,实现对经济成本的把控。在施工现场签证审计环节中,审查施工设计、设计签证变更内容是否符合建筑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工程量计算结果的核实,确保设计与实际施工的一致性。
3.2建筑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体制机制的合理构建
无论是任何环节的工作在具体展开中,需要有标准化的流程和体制作为基础。由于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体制正处于发展阶段,缺少实际经验作为支持,因此要在实践中对该体制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这样才能够将该制度落到实处,为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保证。除此之外,合同管理一直都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要保证合同内容在编制时的科学性、合理性,这样有利于为造价全过程管理和控制提供可靠的意见、信息作为支持。严格按照合同中的内容,将各自的责任、义务落到实处,承担起各自的责任,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审计效果
3.3明确建筑工程造价方式
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依据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建立健全完善的审计机制,切实将机制中的各项规章内容落实在工程项目施工作业活动中,积极推进造价跟踪审计工作有效地开展。全面跟踪审计工作中,相关人员加强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内容的审查和判断,按照行业审计工作开展流程加强全面的审核,包括施工图纸设计、材料损耗情况、机械设备等,实现对工程建设不确定因素的预见和评估,降低建筑企业工程施工风险,充分发挥造价跟踪审计工作职能。相关人员在审计工作中采用了对比审核法,编订了完善的、完整的工程内容,加强对施工设计与实际施工统一性的审核,避免出现施工偏差。
3.4发展工程审计信息化
在2018年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我国的信息技术行业蓬勃发展,网络技术也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审计行业,大数据审计时代已然到来,审计人员在进行类似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工程审计时,可以充分借用新型技术如BIM、GIS技术进行辅助审计,使审计过程更加直观明朗,降低审计成本的同时还放宽了审计队伍所需专业知识的门槛,大大提高审计效率。
3.5提高工程造价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在企业内建立奖惩机制、淘汰机制、激励机制,给现有的造价审计人员加强培训,要让审计人员学习审计管理制度和国家的相关审计法律法规。学习工程管理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更新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职业素养。在审计内,要组织开展工作人员的道德培训,提高人员的审计技术能力,组织审计工作人员与外部的审计部门机构开展技术交流沟通活动,来拓宽审计工作人员的视野,也可以聘请外部财务审计机构来单位交流审计的各类工作方法,引入新型的审计思想理念。聘请行业的工程设计专家来单位开设专题的培训,给审计工作人员制定年度审计培训计划,使审计工作切实地执行落实到位。
结束语
基于建设项目审计真实性需要,建筑企业在工程造价中积极运用全过程跟踪审计,加强对腐败行为和贪污项目资金情况的遏制。在实际开展造价跟踪审计工作过程中,建筑企业制定了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机制,加强对项目建设整个生命周期成本费用的把控,在审计机制建立的基础上,加强责任的落实,从根本上强化了建筑企业中贪污腐败行为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小冬.建筑工程全过程中造价跟踪审计的应用[J].房地产世界,2020(17):17-19.
[2]赵晓鹏.建筑工程造价跟踪审计在建筑工程全过程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3):51.
[3]刘建义.全过程控制的建筑工程造价跟踪审计探讨[J].江西建材,2020(07):241-242.
[4]王金玉.谈建筑工程项目结算全过程跟踪审计造价控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53.
[5]周小芳.关于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的实施分析[J].时代经贸,2018(3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