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6期   作者:刘福
[导读] 做好造价管理,运用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机制
        刘福
        江苏枫华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市   211100
        摘要:做好造价管理,运用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机制,可为做好建筑工程投资控制提供有力的保障。在造价管理中,掌握好工程造价控制,确保预算的准确性,这是基本的内容。基于此,以下对精细化管理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应用探究
引言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涉及项目工程的图纸设计、工程管理,以及工程施工和最终的工程造价审核等工作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对于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要保证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就须保证每个项目工程造价的环节不出现问题,接下来具体探讨建设项目工程造价如何实现有效控制。
1工程造价管理概念
        对于工程造价而言,实质上是一种投资费用或成本费用表现。在建筑项目中,体现为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劳动力、工程机械、措施投入等。通常而言,建筑工程造价是在工程竣工之后,计算出共投入的费用,具体而言,基于工程项目,投入的全部建设资金。对于工程承包价格,不管是工程的承包商,还是建设投资方,工程造价是最受关注的问题,所以在做好建设施工项目质量、进度管理的同时,也要加以重视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如何监督好工程造价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而言,就是依据造价活动的特点,并结合客观规律,有效使用经济的管理方法,融合技术原理,落实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促使造价预算执行到位。与此同时,基于工程建设过程中,处理一系列的实质性问题,如增加设计变更,调整建设方案,最大程度节约投资。换句话来讲,在提升工程效益的同时,促使造价活动的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双赢的目标。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充分掌握工程造价,确保预算的准确性,这些是基本的内容,不断改进管理方案,借助科学合理的措施,针对工程造价,促使其处于合理范围,同时使其控制在投资限额内。
2建设工程精细化造价管理问题分析
        2.1造价估算准确性较低
        在项目的初期阶段,由于业主实际能够提供的信息资料相对偏少,同时也缺少对应的虚拟模型,造价人员无法深入了解项目最终的实际情况,只能通过现有的造价信息展开估算。此外,虽然各个地区都公布了对应的经济指标,但实际覆盖面相对偏小,而且发布的时间非常晚,指标种类也很少,导致估算编制工作很难正常展开。即便根据经验或指标估算,准确率也很难控制。
        2.2不完善的材料管理体制
        建筑材料是过程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且是建筑工程造价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对建筑材料的管控有效与否,关系着工程项目的成本多少和精细化管理水平高低。然而实际中却很少有企业能够做到材料精细管控,主要是因为我国建筑企业普遍存在材料管理体制不健全、对建筑材料管理不严和严重浪费的现象。为了改善这些情况,减少成本支出,务必对材料管理进行有效处理,降低施工现场管理难度,确保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顺利实施。
        2.3信息处理速度偏低
        目前,我国正处在定额计价以及清单计价并行的阶段,在完成交易之后,需要基于工程量实施的具体数值,完成相应的计价工作。由于在编制清单时,涉及的范围较广,而且包含多个不同项目的内容,由于存在预估预判因素,很容易出现各种错误。在施工时,由于场地条件较为复杂,部分信息没有全面了解和掌握,成本控制难度大幅度提升,进度控制不够合理,市场环境因素造成材料、人工等变化较大,信息资料的收集也缺乏完整性,处理效率不高,都会导致管理工作无法达到预期。


3建设工程精细化造价管理优化策略
        3.1建立定期造价管理培训与造价相关奖罚机制
        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内对参与建设人员进行造价管理方面的定期培训,从设计、施工管理、合同管理等多个方面学习和分享造价优化和控制的相关经验,从思想上提高全员参与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意识。制定造价管理奖罚机制,对进行造价优化提出有效意见的人员进行绩效奖励,对没有进行造价优化导致超出目标成本的工作人员从超出次数与金额两个维度进行绩效惩罚,例如设计人员下发的一项工程变更没有进行造价优化便进行施工,而施工管理人员直接执行工程变更单,没有进行造价优化方面的建议,最终因工程变更增加了成本,那相关人员均受罚,受罚程度由增加成本金额确定。
        3.2加强项目企业的日常监督
        建设项目工程投资巨大,因此容易滋生贪污腐败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会大幅增加建设项目工程的资金成本投入,而且最终取得的建设成果也是不太理想的。所以建设项目企业加强自身企业内部的日常监管,避免相关工作人员因为贪污腐败而影响项目的正常开展。在有效的监管制度下,很多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做到透明,因此在工程造价过程中才可以了解比较真实的信息,从而增加工程造价的科学性、合理性,使工程造价实现有效控制。
        3.3创建信息化造价管理平台
        鼓励企业大力研发能真正对建设工程精细化造价管理起管控作用的软件,同时校企应该合作,联合培养既懂工程又懂软件技术的人才进入造价管理行业。建筑企业应该加大软、硬件的配套投入,及时更新或采购最新的造价管控技术。创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审核单位等各参建方能够共用的造价管理平台,将各方的真实数据上传保存到系统,并建立对各自上传资料真实性负责的制度,设计一套适用于各参建方造价管控的流转程序,减少工作的重复性,提高工作效率。
        3.4规范工程中造价审核工作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工程中造价审核工作对于工程造价中预算工作的进行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当前的工程造价审核工作,因为缺乏专业化的审核工作人才或审核工作的效率间的差距及科学的工作体系。所以工程造价审核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也有很大阻碍。因此规范和提升工程造价审核工作势在必行。建立相应的工作体系,造价审核工作就会不断实现规范化、标准化。最终造价审核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会因此有很大的提升,更加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3.5严格招投标制度,确保公平竞争
        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确保竞争的公平,以便吸引优秀的建设团队。这样的队伍应具备以下优势:实战经验丰富、技术能力较强、有着良好的社会信誉、资质较好等,能充分掌控项目造价,避免出现造价超额的现象,进而造成一定的损失。通过实施招投标制度,打破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的自主权,尽可能保证竞争的公平,避免出现一系列潜规则行为,有效监管项目造价,保障项目整体质量。此外,要以科学合理的方式,选好分包队伍,保持严密的态度,签好相关的分包合同。这几年来,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好发展,在多数大规模施工单位中,皆采取技术管理型,以分包的形式,实施大部分施工任务。对于分包团队的选择,也应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优质的施工团队。
结束语
        随着精细化管理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与发展,我们应该具有全员全过程参与造价管理的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需要企业定期的全员培训与相关奖罚制度的相辅。精细化造价管理不仅要注重“细”,更要注重“精”,“精”就是精准确定管控对象,引用风控理论进行排序,达到对管控对象精益求精的目的。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不仅对精细化造价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还能提高造价管理的效率,为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了保障,同时便于资料的存储与查询。
参考文献
[1]骆倩俊.项目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32):229-230.
[2]王武鸿.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新型工业化,2020,10(09):122-123+128.
[3]柳旭辉.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造价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7):26.
[4]彭晓玲,郭力驰.精细化管理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5):173+117.
[5]侯春燕.建设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