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然 赵飞
山东亿华天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101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持续发展,人类逐渐进入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在这其中,地理信息系统在开发计划的基础上持续更新。在信息数据库建设中,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数据质量可以对数据以及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一定的保障,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也是实施操作以及综合分析的重要基础。因此,可以使用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完成信息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主要特点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与地面相关的社会要素位置、自然情况、属性和形态等重要信息,主要由自然地理信息中的植被、水系、地貌、地理信息中的居民、特殊地物、交通、地名等多个要素所组合而成。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空间数据中具有普遍性与通用性,并且也有着较高的利用价值,因此对于拉动我国测绘行业信息化发展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也能为国内打造“智慧城市”提供动力。在基础地理数据处理过程中包括下述几个特征:一是空间特征,也就是地物分布情况;二是属性特征,包括名称、质量、分类、变量等;三是时态特征,包括物体时间变化与描述现象的时间变化;四是统一性与基础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作为基础测绘中的重要资料,包括了交通、控制点、建筑、环境、地形等多个信息,因此需要采用统一管理模式。
属性数据与位置数据从时间角度来看会出现互相独立的情况,也就是在不同时间段内,虽然空间位置不变动,但是其属性类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或者出现相反的情况。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管理过程中,基本上是需要将非位置数据与位置数据作为独立变量进行存放,但是因为位置数据与非位置数据在针对同一现象时存在关联性,因此针对数据组织方法,保证其具备灵活性与有效性,才能对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严格管理。
2空间数据的质量特征
在更新以及构建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的过程中,存在非常多的生产链接,并且每个链接中都会出现一定的错误。按照错误传播理论,每个错误的传播都会对最终数据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需要保证空间数据的质量。空间数据质量主要指的是空间数据的可靠性以及准确性,主要包括数据完整性以及当前状态、位置精度、数据逻辑一致性以及属性精度等。
3空间数据的质量控制
3.1针对数据结构定制情况
根据各个项目在设计过程中针对数据结构提出的要求,在编辑平台上应当利用有效的编制方式,其中包括每个图层与结构所对应的关系。数据结构是基于平台之上,成为对各个要素进行质量检查、编辑的主要框架。清华山维包含的核心内容就是针对Access关系数据库多个表的建立与编辑工作。
3.2数据编辑功能的完善
数据编辑平台的基础功能基本相似,但是针对不同项目、不同需求,功能都存在可扩充的空间。平台一般都会提供个性化定制工具和二次开发接口,实现平台数据编辑功能的扩充。
个性化定制工具简单如根据作业习惯定制快捷方式,复杂如ArcGIS中工作流的定制,能够对提高编辑工作的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次开发更是信息化测绘内业数据处理不可或缺的技术环节,可以通过二次开发实现平台对数据的几何、属性等多方面的综合编辑功能的扩充。编辑功能的扩充,能够很大程度地简化人工编辑工作,同时提升数据编辑的技术一致性,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偏差。
3.3质量检查
3.3.1工艺检查
进行过程检查之前,操作员要进行自我检查以及相互检查,并在确认结果正确之后再提交结果,还需要填写地图数据作业图历表。
3.3.2最终检查
最终检查需要在过程检查的基础上完成,并且质量检查员会对地图数据实施全面化的检查。最终检查需要设置关于地图数据质量检查的记录手册。在检查以及最终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任何和质量要求不符的数据,需要将其退回给操作团队实施处理,然后再次实施检查,直到检查合格为止。
3.3.3数据质量评定
在对数据进行最终检查并将其退回给操作人员进行处理后,需要按照要求进行数据质量评估。评估方法需要参照国家或者地方标准,并按要求编制相应的检验报告。检验报告需要由单位负责人进行审核,并且要与数据一并提交验收。
3.4完善数据编辑功能
不动产信息中心在应用数据编辑平台中,因各个数据编辑平台均有着相似的基本功能,但是针对不同需求与项目,在使用时所涉及的各项功能都会出现对应扩充空间。平台中会提供二次开发结构与个性化定制工具,以此实现对于平台中涉及的数据编辑功能的不断扩充。利用个性化定制工具包含两面性,即复杂性与简单性,复杂情况下就好比针对ArcGIS工作流定制,而简单情况则好比常规习惯定制内容,对于提高编辑效率有着较大作用。
3.5不同格式的数据转换
在数据资料应用、成果数据输出等环节中,不同格式间数据的转换是影响其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关键,要在方案定制前对已有资料和成果资料的关联关系进行细致分析。
以DWG数据的输入为例:首先分析DWG数据与目标数据的对应关系,然后将要素的信息对应关系写到平台的对照表中,并在脚本中调用此对照表,就可以实现数据的快速输入。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项目、不同平台的数据源中图形表达、结构标准都会存在差异,要利用已有功能、二次开发手段充分利用数据源的一切可利用信息。如利用立体模型测图时,房屋第一点定位,第二点确定方向,在摄影测量工作站中显示的是房屋,实际采集的为两点线要素。在导入GIS平台后,需要编写脚本,在线的第一点插入房屋点要素,计算线的方位角赋给点要素并写入属性字段中。至此才完成了要素的完整导入,数据导入工作其实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和还原原有数据的信息。
由于编辑平台的技术框架是按照成果数据要求搭建的,成果的输出只需解决数据格式转换的问题,但可以在数据输出的过程中通过二次开发实现批量输出功能。
3.6空间数据的质量评估
数字测绘产品的质量主要分为高级、优质、合格、不合格。常规化的检查仅分为合格产品以及不合格产品2个级别。对质量等级进行评估后,需要按照质量检查结果完成质量要素分数的计算。当质量要素的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的合格条件时,要逐一检查、纠正,然后重新提交以及验收。
结论
近年来,地理信息逐渐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元素,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特别是基础地理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继续推动按需快速动态更新工作,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要素对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现势性需求度,确定要素的动态更新方案。提高基础测绘产品的实际应用价值,提升测绘工作的针对性,推动地形要素数据库按需快速动态更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现势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需求。通过开展地形要素数据库更新技术实验、试生产,逐步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常态化动态更新、跨尺度联动更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捷,陈军.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的若干思考[J].测绘通报,2020(5):1-3.
[2]耿俊,周旋.基于EPS地理信息工作站的地形数据连库增量更新技术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41(9):86-88.
[3]王玲燕.大比例尺DLG数据整合及建库方法探讨[J].江西测绘,2019(2):40-43.
[4]何丹丹.浅谈清华山维在地形图数据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0(4):179-18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