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90
摘要:我国建筑业日益繁荣,已经成为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原始的特色景观及地域文化元素受到冲击和破坏,为了缓解特色景观破坏流失,进而传承与保护地域文化,挖掘其特色地域文化,将其融入建筑设计,运用符合地域文化的规划理念。以人为本,合理适度的开发,保留原始生态空间,是新型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部分。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应用
引言
地域文化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受其地理环境、人文习俗等诸多因素影响下,经过长期发展沉淀所逐渐形成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易识别的、稳定的文化系统,它是一个地区内文化、习俗等的总和。广义上的地域文化是指中华上下五千年不同地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今所说的地域文化是大家共同认定的某一地区所特有的文化。
1地域文化对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设计的水平直接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生活水平追求,每一个国家所形成的建筑特性,都能够将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展现出来。比如说在欧洲国家建筑风格中的教堂与广场,能够将欧洲人对政治与历史的重视展现出来,而美国的高楼大厦,则表明其更加重视经济的发展。从我国传统建筑来看,大多数为皇家建筑,园林与庭院的比重较大,这也就展现出了古代传统文化的封闭性与内向性的特点。在这些文化特征的影响下,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建筑作品。所以说,在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在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城市的发展中,建筑的内涵都需要以文化为依托,其所形成的特性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更好的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2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传承地域文化,顺应全球化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许多传统文化的精髓被人们忽视,甚至很多传统工艺慢慢消逝在历史长河中,应该重视对地域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且现在正处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地域之间的界限早已被打破,一个地域出现多文化并存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传统地域文化必定是受到冲击的,因此,需要为传统地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加以创新。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历经数千年的提炼,早已经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独特性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应该被湮灭,而应该大放光彩,地域文化与全球化应该是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过程,而不是单方向的掠夺和占有。因此,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要结合现代审美和需求,对传统地域文化元素加以创新式改造,而不是简单照抄和搬运,这样的视觉传达设计是没有价值的,既不能促进地域文化的向前发展,亦不能促进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多元发展。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可以在现代化的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失古雅和灵动,不乏历史文化感,不显浮躁。
2.2充分考虑区域地理环境
随着建筑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往无法解决的施工问题,许多都已经迎刃而解。而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考虑区域地理环境,做到因地制宜,保证自身所设计的建筑项目能够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南北跨度大,东西差异强的国家中,自然气候的差异性十分明显,这就需要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区域的自然景观以及建筑材料进行分析,更好的实现整体设计水平的提升。因此,通过将区域地理环境因素囊括其中,能够更好的满足千差万别的空间设计区别,体现出不同地域文化下淳朴的民风,让人们在不同的建筑物中,领略各种地域风情。
2.3保留地域传统特色,体现传统文化底蕴
地域传统特色文化是人类珍贵的历史财富,是千百年来乡村原始居民的劳动成果和人文瑰宝。从不同的美学角度来看,不管是时尚、功能性强大的现代农业光景还是充满着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传统景观都是有极高的美感和价值的。传统文化遗产最首要的目的就是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我们所要追求的是要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进行传承与发展,而不是仅仅是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藏馆式的收藏保护。可以在精神上和经济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工匠的保护与传承进行着重地支持保护,这种活态传承的手段才能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传统文化,才能让国家愈发充满活力。同时传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与时俱进,只有适度结合现代社会的思路进行融合设计,赋予其时代特性,才能规划好传统历史建筑与现存街道和新道路之间的和谐性。更重要的是要在建筑建设中突出表现具有地域文化传统特色的建筑;比如种植代表地域传统特色的花草树木,再现地域传统特色的民俗场面,艺术化地展现地域特色产物等。只有把保护地域传统特色和现代生活有机地融合起来,才是传统地域特色保持源源不断活力的生存之道。
2.4建筑功能
因为地域环境、气候等条件的不同,不同地域的建筑在功能性方面会有所侧重,因此设计风格也有地域差异。比如我国的东北地区,地理纬度较高,冬季漫长而寒冷,降雪量较大且不易融化,堆积时间较长,因此该地域的建筑在设计时必须要考虑防寒保暖和承重能力,所以东北地域的建筑墙体较厚且坚固,屋顶坡度较大,保证足够的承重力和保温性能,且采光要充足,因此建筑之间的间距也相对较大,建筑整体较为分散,建筑单体较厚重。而前面提到的傣族竹楼多为上下两层的楼房设计,是因为当地的热带季风气候导致降雨量大,气候湿润,两层楼房的设计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潮气,一楼用来饲养家禽不住人,二楼则更适合人们居住和生活,通风透气且更为干燥舒适。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体现地域性文化的建筑设计时,需遵循传承与保护、取精去糟和因地制宜等基本原则,在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建筑功能及建筑布局等方面体现地域性文化特色,设计出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孙颜玲.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与装饰设计中的运用[J].智能城市,2020,6(8):46-47.
[2]蓝逸娜.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与装饰设计中的运用[J].装饰装修天地,2020(21):6.
[3]高爽.基于新农村建设的乡村景观规划探析—从“大设计”理念出发[J].城乡规划研究,2020(5):61-63.
[4]张耀天.文化建筑表皮生态设计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工业大学,2018.
[5]张文婷.从土耳其海报看地域文化在招贴设计中的视觉表现[J].美术大观,2020(01):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