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 黄松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9期   作者:黄松
[导读] 摘要:一直以来,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都受到建筑企业的高度关注。
        身份证号码:46000419900820XXXX
        摘要:一直以来,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都受到建筑企业的高度关注。分析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可知,其主要与预算控制理念缺失、预算编制不合理、施工材料市场价格不稳定以及施工设计方案频繁变更等有关。一旦出现超预算问题,建筑工程的预期回报率就会明显降低,建筑企业就必然会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对这些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控制对策
        1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
        1.1 预算编制不合理
        工程预算是对工程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和支出情况所做的计划,是工程招投标报价和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因此工程预算的编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管理。预算编制不合理是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预算人员在编制工程预算时,并没有到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考察,也缺乏对市场进行全面的调研,导致对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的费用了解得不到位。人工、材料、机械设备是建筑工程中费用占比较大的部分,在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的情况下,编制的工程预算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此外,对于工程的施工方案没有进行全面的审查,对细节把控不严,凭借主观经验和片面的信息了解所编制的预算,最终导致工程造价超出工程预算。
        1.2 施工管理不规范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周期较长,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可预见的不确定性因素,这往往会引起施工方案的变更。施工方案的改变,不仅会延长工期,还会导致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等费用的增加,这直接就会导致超出预算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工程造价管理不规范,对于施工材料的管理和使用没有规范的标准,也会导致预算超支,比如材料领用与使用记录不相符,会导致材料的浪费。机械设备的调度缺乏合理性,导致机械设备闲置时间较长等,会无形中增加施工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不可抗力或者冬季施工等现象,都会增加工程成本,直接导致工程造价超出预算成本。
        1.3 工程造价管理落实不到位
        为了更好地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支出,应该充分利用工程造价的调控能力,对工程的成本支出进行全过程管理,并且采取动态跟踪的方式,随时调整管理方案。但是部分企业忽视了工程造价的调控功能,只是在前期进行了工程造价的预算编制,而在后期的具体落实过程中却存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对于工程造价中涉及的内容没有专人负责管控和落实,缺乏对细节的掌控,以致在实际施工中缺乏参考的依据和标准,导致成本支出超出预算范围。工程造价管理应该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始末,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成本进行监督管理,以工程造价的内容为标准对施工进行监督。但是管理者不重视或者执行者能力不足等,常会导致工程造价管理落实不到位,最终超出工程预算,对企业受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2对上述问题的控制对策研究
        2.1提高工程预算编制人员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预算是实现成本控制的基础,要提升工程造价控制效果,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加强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提升预算编制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首先,在工程造价预算之间,要积极组织预算编制人员对工程情况进行调研,让预算编制人员全面掌握工程特点和预算方面的信息;其次,预算编制人员需要对工程材料和人工费用市场波动情况具有敏感性,能够随时获取市场最新动态,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和预判能力,从而提升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2.2完善全面概算控制手段
        若要深化全面概算对建筑工程的控制,设计人员首先要对现行的定额进行全面的审核和改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行业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引进,建筑施工开展的效率和成本也在日益发生变化,对当前建筑施工中各项内容重新设置定额可以避免预算定额倒挂的情况,并能进一步增进概算的精准性。其次,为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设计人员也要对概算的审查工作加以重视。①设计人员要对概算编制的合法性及可行性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应追溯到概算编制的依据;②设计人员要就概算是否符合建设单位的要求以及各项工程量与价格进行审查,以保证概算的质量。虽然对概算的审查能够使概算更加精准,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作用更加显著,但为避免疏漏,设计人员还要对审查的方法予以强化,如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审查,将工程的数量等内容与图纸中设计进行对比,或将当前的概算与已建成的同类型项目的预算、决算进行对比,及时找出概算中存在的偏差,提高概算的全面性以及其在造价控制中的作用。除此之外,联合公审的方式也能在层层的预审、复审流程中让概算设计达到最优化,从而发挥其在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2.3加强对施工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的预测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要想有效解决超预算问题,必须加强施工材料市场波动的预测。因为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时,只有对施工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进行合理的预测,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材料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影响。对此,建议预算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就要加强对各种施工材料市场价格的调查与分析,然后再结合调查结果对这些施工材料的价格进行预测。
        2.4采用全过程造价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整个寿命周期内,各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其他环节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采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不仅能够加强对工程的成本管理,还能够对整个工程的工期和质量进行控制。全过程造价管理能够实现对各种资源的优化调配,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优势,从而降低因为资源浪费而造成的造价过高。通过对其他环节的管控,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技术变更和标准变更等现象,避免出现人员、机械设备闲置现象,提高施工材料利用率。采用全过程造价管理,有利于实现对整个工程的宏观把控,并且能够对细节进行优化控制,为合理控制和调整工程造价奠定良好的基础。深入贯彻落实工程造价管理理念,设置专人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切实发挥工程造价管理的价值,可为提升企业经济收益创造良好条件。
        2.5采用工程项目内部承包方式,控制人工费用
        建筑工程造价中,人工成本处于不断上涨阶段,在工程造价控制中,要加强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和审核,提高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项目经理结合工程量,对施工人员数量进行估算,优化施工人员配置。此外,施工管理过程中,可以采取内部承包方式,分项工程工程量和人工费用预算,签订内部承包合同,以此提高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将人工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预算控制的重要性必将越来越突出。对此,一定要通过各种手段来解决预算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降低建筑企业的投入成本,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增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雷丽莎.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视界观,2020,000(006):P.1-2.
        [2]李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对策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565(04):200.
        [3]李互荣.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要素探索[J].建材与装饰,2020,No.609(12):197-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