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天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21
摘要:由于环保意识的提升,环境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决定着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与有效程度,使其更具合理性,从而避免了规划中缺乏环境规划的考虑,造成规划的重复修改,降低了建设项目的工期。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关系
前言
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在城市总体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三个方面入手。环保规划是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管理内容,它对于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对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规划在时间、空间上的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1环境规划的涵义
城市的总体规划的制定的最终意义在于能够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环境系统,对于人类所有从事的活动做一个详细的规定和安排。这种合理的安排能够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合理的处理生态环境和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与城市发展规划中所产生的矛盾。
城市的总体规划的制定就是要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以及发展方向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城市发展目标,同时合理的使用城市的土地资源,保证所有的城市空间都能合理的使用并且将各项基础建设进行统一的布置。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是通过改善城市的发展形式来实现社会、经济的整体目标形式,同时促进城市环境符合城市发展的整体需要。两者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生态环境是城市规划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生态环境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就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并且将平衡性纳入到规划管理中。
2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的关系
2.1二者是硬件和软件的关系
为了达到环境、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目标,企业活动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合理分配时间、空间和环境,即环境规划。其目的在于引导人们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改善环境,防止资源破坏,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环境效益,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对比中可以看出,城市总体规划、土地空间与城市规划、环境规划是在考虑对人类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硬与软之间有明显的差别。伴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在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中越来越重要。
2.2二者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在经济、环境和社会中,可持续发展以环境为基础。没有环境,经济、社会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可持续发展成为环境规划的指导方针。在环境规划中,应动员各方资源,协调推进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三者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人口规模、产业规模,又要考虑城市交通等因素。外国城市总体规划的经验告诉我们,科学地进行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以保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目前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的现状
3.1推出反规划
反规划是解决传统城市总体规划与环境规划矛盾的有效途径。反规划思维,对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环境问题;众所周知,河流、山川、绿地、草原、林地,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它们为人类活动服务。所以,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从这些资源入手,考虑如何对其进行调整,使其保持环境功能,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2尽快落实城市环境影响评判体系
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在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时,必须由权威专家对该规划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和评价。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也不同,导致了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应用也不同。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但落实仍任重道远。
实施《城市规划法》,确保城市总体规划依法实施。
3.3打造专业人才提升环境规划技术
我国目前的环境规划尚处于规划阶段,对实施过程和具体应用方法的研究不足。也就是说,环境规划不能深入,需要专业的人才才能做到。所以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成为推进环境规划工作、提高技术水平的关键。
3.4建立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方案
当前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主要采用欧美等国家的模式和方案,虽然对我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我国国情的不同,其成本也有所增加。所以,制定出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方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个问题当然也体现在人才方面。要借鉴欧美先进经验,为我国培养相关人才,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方法。
4解决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矛盾的有效方法探讨
4.1反规划是以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安全建设为前提提出的城市总体规划
逆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这种规划主要是首先对环境进行优先的规划设计,该规划不仅要达到建设目标,还需要对非建设用地进行合理的规划预留,城市规模和建设用地的使用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巨大的变化,河流、绿地等基础生态设施的发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建设和设计过程,城市环境的发展必须保证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态服务质量,同时又能保证土地的安全生产。通过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设计,要综合考虑城市生态建设与开发用地规划,使城市生态环境在规划过程中得到合理的规划与保护。
4.2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和评价制度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首先要对城市环境影响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通过对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要及时跟踪监测影响因素,并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和环境评价制度,通过国家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使城市的发展与城市的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通过开发利用等综合考虑,进一步完成指导性专项规划的编制;在制定评价制度时,要从根本上认识影响环境的因素,及时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建设的共同发展。
4.3不断创新城市环境规划技术
在环境规划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环境规划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如环境总体规划研究中的明显不足,环境规划过程中的非线性特征分析研究的不足等等,这些都是目前环境规划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针对这些不足,我们必须加快对环境规划决策系统的研究与创新,在环境规划过程中所采用的GIS决策规划系统的应用程度以及环境统计的广度与深度都要进一步加强,同时必须加快数据库的建设,通过对各类数据的分布整理与规划管理,使管理系统在环境规划建设与保护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使环境规划更具执行性。
结语
总之,通过对城市总体规划与环境规划的探讨,明确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使环境规划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证规划有序进行。以期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在法律上推陈出新,进一步完善环境规划的内容。就人才培养而言,可以进一步加大从人到物的力度,切实提高环境规划水平,真正推动我国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应用研究必将取得重大进展。
参考文献:
[1]刘璐.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规划[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06):38-39.
[2]郭明菲.浅析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的关系[J].生物技术世界,2015(09):28-29.
[3]王成新,万军,于雷,吕红迪.环境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衔接思路浅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04):20-25.
[4]吕斌,佘高红.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J].城市规划学刊,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