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波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可以分为项目投资策划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运行和维护阶段等5个主要阶段。其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就是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施工阶段中的质量控制也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最终质量的好坏和质量等级。随着我国提出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口号的提出,建筑行业目前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也日趋严格,往往需要业主、建设方、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等多方共同验收合格后,报当地省级住建部门审核后,方可完成竣工验收,投入使用。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相比以前,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达到了较高的质量控制水平。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相比于国外欧美发达国家的质量控制水平,我国的质量控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和不足,特别是控制的手段也不多,值得广大建筑工程从业者结合所从事的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能力和水平,为整个项目的竣工验收提供有力的质量保证。本文将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现状和不足开始论述,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实际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提出自己的改进对策和建议,旨在进一步提高建筑企业执行项目的现状质量控制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现状和不足
一、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飞速发展和资源整合,目前中国建筑行业日趋向良性发展和规范化发展。特别是中国建筑企业经过2次大规模合并后,现在已经形成了国有特大型企业为主和民营小企业为辅助的层次分明的两极发展格局。中国建筑行业的质量发展水平也在这期间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手段和措施也日趋完善。本文将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的现状和不足进行简要评析,并就建筑企业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提出一点建议。
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现状和不足
(一)施工现场人员的素质不高,质量意识不强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的条件十分艰苦,现场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随意性较强。往往一个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人员的整个周期的流动率能达到50%以上。经常会出现工程进度达到一半进度时候,现场人员已经更换了30%。这主要是建筑工程施工条件和工程性质决定的。这就导致了施工现场人员的素质不高,往往都是初中毕业的贫苦农民和工人出身,没有经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和培训,对于现场的规章制度和质量体系要求基本上一无所知,从事工程项目中只知道一味蛮干,不遵守工程项目有关的作业规程和指导文件的要求。这种行为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控制十分的不利,极有可能会影响后续工程阶段的质量检查验收,造成工程项目工期上的后延,以及返修成本的增加,严重的话,也有可能给工程项目带来巨大的索赔风险和项目停工的严重后果。
例如:某市大学宿舍楼整体建造项目中,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项目中标后大量雇佣社会闲散人员参与该项目施工,并且没有专业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和检查人员监督这些临时工的建筑施工,最终在宿舍楼外墙安装保温苯板时,由于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发生电路线路起火,引发火灾,造成了宿舍楼部分房间被烧毁,墙面整体变形失效,需要施工企业对整个宿舍楼重新进行改造,采购合格保温材料进行建筑施工,并加强对项目现场施工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的质量意识。建筑企业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去做后续的事故处理和人员培训,为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二)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过于形式化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是十分必要的。应引起施工现场每个人的重视,而不应该只是管理人员或者质量检查人员自己的工作和义务。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一般分为施工人员自检、检查人员抽检、监理人员现场质量见证以及现场多方的共同竣工验收。目前,大多数建筑工程都能够做好检查人员的抽检和现场多方的共同竣工验收,但是对于施工人员的自检和监理人员的现场质量见证往往流于形式。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施工现场的工期紧张,进度要求很严格,造成了施工人员几乎没有自检自己施工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二是施工人员对于现场施工的质量意识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持续性的培训和宣贯,造成了现场施工人员对于质量的不重视,指望后续检查人员等发现施工中的问题,而不是自己负起施工者的责任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提高建筑工程现场质量控制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工程施工现场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
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质量想要有所飞跃,必须首先加强现场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自觉绷紧质量防控和安全防控这根关键弦。建筑企业平时就应做好质量控制工作的三级控制和宣传培训工作。领导层和公司层面要在年初就策划当年的质量活动主题和质量活动月,收集近几年来质量控制工作的薄弱点和易出现问题的风险点,认真分析产生这些典型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这些突出问题的举措和责任人,明确整改问题的时间点,以期将质量控制工作有所计划,落到实处,而不是一纸空谈,形式主义的说教。基层班组每天的班前会要拿出10分钟的时间对班组涉及的常见的质量弊病进行分析和解决,每周定期召开质量问题处理的专题小会,梳理和总结这段时间出现的质量问题,针对共性问题,大家共同讨论提出各自的改进措施,经过一段时间考察看谁的措施更有效和解决问题,就明确成固化的处理措施,写进班组质量问题处理措施手册中。这样长期坚持,公司和基层两个层次的质量管控必然会有一定的改善和进步。
(二)加强施工自检和监理现场见证
施工现场的质量首先要控制在施工作业人员的手中,确保从施工作业人员手中出去的工程质量就应是自检合格的。而不是未经检查的风险品。这就要求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质量风险防控意识,自觉提高自己的施工操作技能水平,确保实际施工的工程从源头上就是合格的。第三方监理现场见证工作也要负起责任,不能因为施工单位检查人员已检查合格,就对现场见证工作形式化的走走流程和过场,甚至放任施工单位自行对工程进行检查,出具第三方监理合格报告。造成第三方监理工作质量管控的极大失责。
参考文献
[1]郝静文. 建筑工程行业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和对策研究[J]. 中国建设与工程,2015, (6): P.63-65.
[2]常晓萌. 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风险管理和布局[J]. 科技论坛:建筑工程, 2017, (3): 35-36.
[3]关庆贺.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全过程风险分析及改进措施 [J]. 经营与管理, 2014, (3):P.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