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洲
山东惠润城建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由于相关管理人员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市政工程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管理漏洞。这些管理漏洞的存在,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对项目的施工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也会为项目埋下隐患。因此,有关部门应分析一系列建设管理漏洞,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优化市政工程的管理效率,提高其安全性。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1存在的问题
1.1缺乏科学的管理控制意识
从本质上说,市政工程存在诸多管理漏洞,与管理者缺乏良好的管控意识有关。具体来说,由于市政工程施工过程复杂,管理部门只有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提前制定完善的细部控制和安全管理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节约财政支出,个别管理者往往采取粗放式管理,以达到提前完成工期的目的。在此背景下,个别施工企业放松施工人员招聘标准,不断简化施工流程,由此引发各种施工问题。
1.2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制度
市政工程建设内容较为繁琐,相关部门在制定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往往面临较大的挑战。例如,在排水管道工程作业过程中,沟槽开挖作业始终是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但由于地下管线分布密集,在管沟开挖作业中,其他工程的正常运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就需要管理层提前了解施工区域内的管线分布情况,与其他项目管理人员有效沟通,有效控制各种影响因素。此外,由于排水管道施工作业会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用水产生一定影响,相关部门还必须对具体的施工时间和施工地点进行有效协调,否则会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上述因素,在很大程度上给施工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个别施工单位在制定自己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时,未能完全符合国家验收标准,导致工程的安全管理效率和质量控制效果缺乏有力保障。个别施工人员为了一时的利益,使用劣质材料进行施工。在混凝土材料拌和过程中,未完全按照施工技术标准的要求设置相应的参数。长期来看,市政工程将存在诸多质量漏洞,安全效果将大打折扣。
1.3材料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化程度较低
建筑材料的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市政工程的质量。从目前许多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来看,材料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说,相关人员不仅要在材料采购阶段严格审核供应商的生产资质,还要采用严格的抽检制度,确保材料进场前的质量。但由于管理体制不完善,一些市政工程管理人员在物资采购和物资使用过程中,对市政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没有严格控制,不仅大大增加了工程造价,但也给工程后期的施工过程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1.4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
在市政工程施工队伍中,外来务工人员所占比例较大,正式职工人数较少。由于个体管理者未能完善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使得许多农民工个体在正式上岗前没有接受过完整、系统的安全管理培训,项目的安全管理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而且,由于很多施工人员存在超负荷工作的问题,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程度也会大大增加,这将给市政工程带来很大的管理风险。
2提高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1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水平
为了建立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市政管理部门要从管理层面进行改革,使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将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意识渗透到日常管理工作中。
相关部门可在管理层定期召开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会议,对近期发生的安全事故和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并在头脑风暴过程中共同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策略。这必然会逐步增强管理科学化的管理意识。此外,有关部门要在管理队伍中建立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除定期聘请外部专家为管理人员讲解相应的管理细则外,还应督促管理人员定期到施工现场进行考察。只有这样,安全管理意识和质量管理意识才能渗透到日常施工过程中,为工程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2.2建立一套完善的施工质量责任管理体制
为了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控制水平,有关人员必须进一步完善现行的质量责任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可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目标,鼓励各级管理人员分步分解目标,最终落实到每个施工人员。此外,企业还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完善的基础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施工质量控制技能。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技能培训,使其充分掌握施工过程的检验方法和控制方法。实行责任管理制,提高每个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出现质量漏洞后,及时查明问题的根源,并由相关责任人负责,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质量管理效率。
2.3对当前的安全监督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与监督人员数量不足及其专业性水平较低等有密切关联。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逐步完善当前的安全监督体系。首先,搭建完善的监管团队,要求每个成员熟悉掌握各类施工技术具体细节,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监督。其次,对监管团队进行定期培训,并聘请专业的施工专家讲解监督要点。在拥有专业监督技术保障的前提下,监督团队能真正为市政工程保驾护航。最后,保障监管团队人数充足,避免监管成员承担过多管理压力,进而影响监管效率。此外,还应完善安全监督体系。施工管理方除了要明确施工过程当中的各项安全责任外,还应逐级明确相应负责人的责任,并在发生事故时及时澄清事故成因,同时采取有力措施对责任人进行追责。
2.4对材料审核体制进行相应的完善
施工原材料质量会对整个工程的安全和质量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市政工程管理方应科学完善材料审核体制。相关人员应在材料购入环节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应的生产资质,并对其材料质量进行判断。在材料进场前,相关人员应针对不同材料类型选择相应的抽查制度进行检验。而在储存材料过程中,须熟练掌握不同材料的保存要点,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费。
2.5逐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施工素养
市政部门管理人员应适当提高自身的招聘要求,并严格审核对方的技术资质以及施工经验。市政部门人员还应完善员工的安全培训体系和技术培训制度,定期召开培训讲座。管理人员还应当建立完善的整体及榜样制度,定期评定安全及技术先锋作为施工团队的学习榜样,并鼓励施工成员交流先进的施工经验,以此提高工程的整体施工安全和质量水平。
3结束语
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城市的正常运转效率产生深远影响,而其施工安全性水平也会影响工程的形象。但从当前许多市政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诸多安全管理漏洞和质量控制问题。为此,相关人员应致力于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排查其中存在的漏洞,从而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对其加以优化。因此,对现存于市政工程当中的各类管理问题进行了逐一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可为市政工程管理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温付伟. 浅谈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 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6, 000(003):P.59-59.
[2]郭义文. 浅谈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 建材与装饰, 2016, No.416(12):45-46.
[3]周洋, 蔡济国. 浅谈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