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及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6期   作者:罗强、张华
[导读]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在获取稳定社会效益的同时
        罗强、张华
        新疆乐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新疆阿克苏地区 842200
        摘要: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在获取稳定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这就要求企业能够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下面文章对水利工程施工环境影响与保护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生态环境;环境保护
        引言
        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短期任务主要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远期通过结合地区战略定位,将形成区域经济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建成的水利工程,如三峡大坝、葛洲坝水利枢纽、新安江水电站等,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发展方式上看,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也应该注意到,一些水利工程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从而给周边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破坏的现象也屡屡发生,而这种破坏往往是不可修复的。因此,在项目建设前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预判,明确水利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而采取科学、积极、稳妥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水利工程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是人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水利工程一直以来被称为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重要工程,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兴建。水利工程是指为了控制、调节和利用自然界的地面水和地下水,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而兴建的各种工程。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以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可见水利工程是人类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工程类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自然存在的江河湖海并非都符合人类生产生活的要求,而通过修建水利工程,可以有效调配水量,防洪抗灾,不得不说水利工程从一定程度上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然而另一方面不容忽视的是,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在满足人类用水的同时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这是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环保主题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只是将精力放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生态环保意识相对单薄,从而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而当工期结束后,施工现场所产生的粉尘、超大分贝的噪音、对当地植被的破坏以及未经处理随意排掉的污水等等,这些问题不会随着工期结束而不复存在,反而在日后的生活中愈加凸显。植被的破坏直接导致土壤结构发生变化,甚至沙化,噪音的污染对当地居民的健康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污水的随意排放会导致鱼虾中毒而亡,进而破坏生物链的平衡,显然这些都是与我们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是背道而驰的。
        2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
        2.1水污染问题
        水污染问题是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主要的问题之一。由于水利工程施工单位缺少完善的施工管理机制,导致水污染问题一直得不到妥善的解决。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水资源保护意识比较差,随意将生活垃圾等丢弃到生态环境中,从而导致水资源收到污染。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并且管理水平比较低,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时,没有规范的处理施工产生的垃圾等,施工废水在没有经过处理的前提下就排放到河流中,从而导致水资源受到污染。此外,由于水利工程的大规模修建,导致水流的流速变低,水中的氧含量达不到水生动植物生存的标准,从而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出现死亡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水环境的生态平衡。动植物的大量死亡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河流堵塞。
        2.2?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成后,水、空气、土地相互之间的接触关系会产生变化,由于热容的不同,能量交换值将会变化,进而导致气温变化。以水库为例,将产生冬季增温、夏季降温的变化,而温度和地质结构的变化,又会对水生生物的生活习性产生影响,许多动物将被迫迁徙,植物则面临种类减少甚至灭绝的后果。

另外,水利工程的修建将导致水位发生变化,水位直接影响的是水中生物的分布,底层水温低、含氧量少,上层水温高、含氧量高,水温和含氧量的不同将可能导致分层现象发生,进而影响水中生物的分布。
        2.3对空气的影响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离不开土方的开挖,大型机械设备的进场又需要修建合适的道路,而这些操作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同时造成现场植被的破坏,大量的粉尘没有了植被的保护会长期漂浮于空气中,这对现场施工人员和当地居民的健康来说都是不小的威胁,长时间处于尘埃的环境中工作,肺部吸入大量的灰尘,灰尘长时间堆积极易导致肺尘病,对肺部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水利施工过程中做好防尘工作,减少粉尘颗粒物的随意排放,采取必要的防尘措施,减少施工对空气的影响。
        3水利工程施工及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
        3.1建立科学完整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首先,对供水及相关功能的影响。水利工程建成后会影响上下游的供水情况、帮助为居民提供饮用水、为农田提供用水,这也是人类兴建水利工程的根本目的。因此供水相关功能的指标可以包含水利工程建成前后附近城市用水量变化、附近农田灌溉面积的变化、蓄水储水能力的变化、水利工程的发电量、航运的变化来表示。其次,对生态支持功能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成会影响附近的生态,因此对生态支持功能的影响可以通过生态环境内生物的种类、数量,水质的变化、水体附近空气质量的变化、河流对于污染物的处理能力的变化来表示。另外, 对调节功能的影响。水利工程可以增强河流生态环境的调节功能,改变河流的水文过程。因此对条件功能的影响可以通过水库的储水量、上下游水体含沙量的变化、水量的变化来表示。此外,水利工程的水文调节功能还会影响上下游植被种类以及面积的变化,因此在设置指标时还应该考虑到湿地、沿岸绿地的面积变化、河口泥沙沉积量变化等因素。在修建过程中应该考虑到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对文化美学功能的影响可以通过经济学的价值评估方式来进行辅助评价。
        3.2配置符合环保标准的设备
        配置符合环保标准的设备进行施工,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先决条件。施工过程中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可以降低水利工程施工队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和当地政府统筹规划,加大相应资金的投入,这对于施工单位人力物力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施工过程中实时监督,确保各方面工作的环保性,不应只为追求利益而以牺牲环境保护为代价,环保设备的实施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中已然占据重要部分,因此,全面落实施工过程中环保设备的科学配置相当重要。
        3.3积极采取降尘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粉尘产生,大量的粉尘不仅不利于施工人员的身心健康,还会对生态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做好施工现场的降尘工作。第一,做好施工现场的洒水工作。为了有效的减少施工现场的扬尘,施工人员可以定时进行施工现场洒水。针对扬尘严重的情况,施工人员可以适当增加洒水的次数,保证不会破坏大气环境,提高施工现场空气的质量。第二,避免高空抛物产生的扬尘。施工人员可以借助起吊工具将垃圾从高处运送到地面,以免高空抛物产生大量的扬尘。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正在实现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为了人类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将创新、注重升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杜军.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的研究[J].内蒙古水利,2019(4):103-104.
        [2]李军.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探讨[J].珠江水运,2019(9):66-67.
        [3]李宝英.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9):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