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水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6期   作者:夏晔琼
[导读] 水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夏晔琼  
        身份证号:23070919850921****
        摘要:水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地位,不仅体现在清洁水的应用上,还体现在市政供水过程中。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给水量也不断增加。给水工程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给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环境。说到底,如果不及时给水,整个城市将陷入一片混乱。该文就市政给水工程施工关技术难点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建议,以促进我国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市政给水工程;施工工艺;难点对策
        前言:市政给水工程的建设,对许多城市来说是个大问题。缺乏完善的给水工程,一旦出现连续、大量的供水需求,就会造成整个城市的水资源短缺,也会对市民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为此,必须搞好市政给水工程建设,解决施工技术难点,确保施工质量。当前,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还不够,面临着诸多施工技术难点,需要及时的采取相应对策。
1.市政给水工程施工技术难点
1.1管路位置偏移
        管位位置偏移问题是市政给水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常见的施工技术问题问题。对每个城市的市政给水工程系统来说,给水工程的管道定位是非常关键的。若管路位置偏移,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国家严格控制了施工质量标准。但我国在给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此关注较少,常常将管道位置的测量与校验的重要性忽略。管道位置偏移的问题还会引出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比如积水的问题。若管位偏移,则必然在低洼处形成大量积水,这些积水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将影响整个给水系统的效率。等暴雨来临时,给给水系统就会出现故障,严重影响交通运输工作的正常开展,对居民的正常生活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才能解决这类问题。
1.2管道线路漏水严重
        给给水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最多的一点其实并非施工过程中的不足,而是管道线路本身的质量问题。假如管道出现质量问题,那么,不管我们采用多么先进的施工技术,都不可能建成令人满意的管道工程。劣质管道的给水能力自然不会过关,一旦需求量较大难以调度水资源。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漏水堵塞管路周围,会导致管路周围土壤载重量降低,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如果表土防水性差,那么水资源很容易溢出地表,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除了这些,管道泄漏现象的出现还会造成其它极为不利的影响。给水工程中流动的水全是结晶的水资源,漏水就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因此,给水工程中的漏水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城市给水能力的好坏,也关系到水资源的保护节约情况。我国在发展新型管道施工技术的同时,也要做好管道质量检测工作。
1.3快速安置管道难度较大
        给水工程建设是一项施工量很大的工程,只要有一点变动,就会使管道建设经费超出预算,也会使工期大大延长。国内给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某些不适合铺设管道的路段被迫绕道施工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生使给水工程的长度大大延长,增加了建设成本,也延缓了管道铺设的力度。在保证管材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改进管材施工方案,积极采用新的管材施工技术,从而缩短管材长度,降低管材施工费用与施工市场由于我国这方面专业人员极为缺乏,我国给水工程技术一直不够先进,许多零部件都要依靠进口。

制约着我国给水给水工程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为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埋下隐患。为减少管道架设长度过长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应积极学习借鉴,努力创新,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给水工程建设,为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注入新的活力。
2.如何解决市政给水工程的技术难点
2.1加强对管道位置的测量和核对
        为防止出现管偏问题,需对管偏施工技术进行必要的改进加强对管道位置的的测量与校核是一个重要举措。管道施工前,我们必须对管道的路径作一个深入的规划,综合考虑地形条件对管道施工过程及起作用过程的影响。工程开始后,我们要及时测量并校正管道的位置,以确保管道的铺设过程符合我们的预期,并且不会有太大的误差。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来完成。因此,要大力培养这类高素质人才,鼓励他们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唯有如此,才能在施工过程中减少管道位置偏移现象,从而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有利于城市的大跨步发展。这样做,才算有效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市政给水工程的质量,总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2.2对选用的管材进行严格检验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了解到,给水工程的漏水问题都会对城市的给水能力产生影响,更重要的是会对土壤和水源质量产生影响,也惠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防止管道漏水现象的发生,应对施工中选用的管道进行严格检查。应该对选定的管道进行试验,研究其承载能力,并根据当地水资源的主要成分进行有针对性的化学试验,以确定管道的耐腐蚀性能。要重点检查的是,管道的接口处是否衔接紧密,确认无误后,管道才能正式进入施工阶段。工程完工后,应定期检查管线状况,确保无漏管现象。我们应该把当地的水质问题考虑进去。许多漏水事故都是由于沉降管道磨损引起的。这一现象一旦出现,将对管道的使用寿命产生毁灭性的影响。为了做好相关管道检测工作,还必须加大对相关管道保护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力度。
2.3增强有关人员对技术迭代的认识
        给水工程施工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需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衡量市政给水工程是否符合要求的因素很多,但不外乎是给水工程的运载力、耐用性、建设效率等方面另外市政给水工程的造价高低也是一个重要标准。按照常识,越是固耐用、便于建设、成本较低的市政给水工程,越合格。对于施工质量的严格控制,是保证市政给水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市政给水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手段比较多样,但最简洁,最易于实行的就是建立一个专门的质量督查小组。这个小组的主要工作就是不定时的对建筑质量进行检查,并在交付时按照高标准进行验收。除了有效的督查,还应该提高建设者的技术水平,提升他们对于技术的重视程度。当今时代是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建设者的技术迭代意识对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也有很大的影响。为了提高这些从二者的技术水平,应该有效进行培训。同时,我们也应大力开发更高科技的施工手段,在施工开始前做好市政工程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从而减轻我国水资源短缺带来的巨大压力。这样,市政给给水工程施工技术才能朝着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国的市政建设事业也将不断向前推进,造福子孙后代。
        结语:给水工程建设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事实上,人们对一些技术难点问题的关注仍然不够,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本论文重点讨论了管道位置偏移、管道漏水、管道长度过长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应注意的技术要点,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也许不够全面,但也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归根结底,给水工程建设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但愿企业,国家,技术人员都能行动起来,为我国给水工程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田浩.[J].居业,2019 (05):112+114.市政给水工程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
(2)李红.市政给给水工程和雨水源管道施工质量控制与预防[J].建筑材料与装饰,2019 (05):259-2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