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会科
巴州敦德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 841300
摘要:非煤矿山作为金属和非金属原料、建筑材料的重要来源场所,在我国矿山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非煤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不存在瓦斯爆炸风险,但就目前来看,依然存在着一些因安全管理不到位而导致的机械伤害、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放炮、坍塌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从实践出发,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为防范和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非煤矿山;安全管理;重要性
引言:针对非煤矿产资源以井下开采为主和开采环境复杂的基本现状,本文分析了诱导非煤矿山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而分析了加强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文章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管理的建议,为切实提高矿山安全管理质量以及井下监测质量提供参考,尤其是现代化先进的井下监测技术的应用,是有效预防冒顶和片帮的有效措施,对预防井下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意义重大。
1非煤矿山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及管理的重要性分
析非煤矿山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意义重大,加强矿山生产安全管理,督促各施工人员重视安全问题,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的前提;②促进矿山安全教育工作,严格的管理制度能够显著的促进矿山安全教育,使得将安全意识付诸行动,能够有效的减少人为失误等事故;③促进矿山安全监测技术的应用,严格的管理制度,对现代化先进监测技术的应用有具体的要求,即使得矿山井下监测系统日趋完善,有效的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④努力提升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科技含量水平,有效控制人员进入危险区域,远离危险的作业环境,实现从本质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2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体制机制不健全
在企业主体方面,非煤矿山企业存在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企业没有按照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健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操作人员未做到持证上岗;项目建设不严格遵守“三同时”制度,不按照开采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未明确到人;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完善,落实较差;制定的应急预案不是缺乏针对性,就是将制定的预案束之高阁,不培训,不演练,形同虚设,即使演练,大多都流于形式。在监管主体方面,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除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之外,主要还是依靠当地乡镇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的强化安全监管。目前,应急管理部门属于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和应急救援指挥综合协调机构,除了承担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工贸行业等直接监管任务外,还承担着全县其它行业、领域的综合安全监管任务,且县政府安委会、应急委员会的办公室设在县级应急管理部门,承担着全县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机构、编制、人员力量不足,各项任务十分繁重,难免顾此失彼,对非煤矿山的安全监管失衡。多大数乡镇也存在安全监管人员配备不足,专业知识比较贫乏等问题,对非煤矿山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
2.2教育培训不落实
非煤矿山企业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农民工,文化水平和安全意识普遍较低,大多数从业人员入厂即工作,基本都是靠传帮带,没有按照要求开展“三级”教育培训,有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也没有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等教育培训,没有将岗位责任明确到人,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不健全。
2.3隐患排查整改不彻底
非煤矿山企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和安全意识普遍偏低,有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没有详细的事故隐患排查清单,不清楚如何排查整改事故隐患,即使发现事故隐患也心存侥幸,没有及时整改销号,实行隐患闭环管理;有的企业甚至对重大隐患视而不见、不闻不问;一线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三违”现象较为普遍。
3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3.1重视安全问题,强化安全培训和技术指导
对于安全问题,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魂。各种矿山的崩塌、爆炸事件,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影响,而且给社会和国家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为了更好的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率,应重视安全问题,对各员工开展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刻不容缓。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分别设立对应的专业安全培训,通过考核合格后才能继续参与相关工种的技术工作。在工作中采取不间断、不定期、和不定向的继续安全教育和培训,将安全融入工作和生活,提升安全意识,同时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尽可能的使用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对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意义重大。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然将山体挖空,在整个资源开采过程中一旦出现矿岩运输和堆砌不当等现象,就会产生新的不安全因素,进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2重视人员素质提升
对于大多数矿山而言,完成生产任务,提高产量,就是对一个项目和技术人员的肯定,而没有其他具体措施,可以对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保护作用;没有具体的培训,用于提高员工的职业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水平;对于企业的发展,没有辅助促进的技术手段等。因此,在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开展关于科学技术、机械设备的专题讲座,减少纸上谈兵的方式,结合岗位要求和机械设备技术要求等,开展针对性强的现场授课模式,采用手把手、一对一的指导模式;针对行业发展、技术要求和岗位职责等开展综合性强的专家解答会谈等等方式提升员工的自身素质、综合素质。
3.3重视机械设备技术提升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矿山机械设备的投入使用,也是促进生产的关键环节。但是,矿山机械设备也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导因素,直接关系着各种灾害问题、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问题。而如何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则需要继续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维护,以保障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例如提升机、输送机和破碎设备等,则需要维护好相应的安全性能,逐步提升采矿速度,使得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3]。因此,在新时代的引领下,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企业发展是提升矿山生产能力和降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的前提。所以,矿山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实现设备转型,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加大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维护;同时,做好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专人管理制度,实现一人一设备的管理模式,将该设备的运行、操作、维护、保养、维修等责任进行实际落实,既可以保障设备的安全和完备,同时还能提升该岗位人员的技术水平,从两方面提升设备技术和人员技术,从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非煤矿山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性原材料,其开采活动是不可避免的。由于非煤资源以井下开采为主,其生产环境复杂,提高了安全事故发生率。因此,加强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和提高安全管理意识至关重要。为有效避免矿山意外发生而引起事故,只有在不断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断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同时,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也是控制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郭万佳,王立娟,唐尧.三维激光扫描在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现代矿业,2019,35(12):199-202+205.
[2]周旭.非煤矿山天井掘进中高处坠落事故风险分析及解决措施[J].中国矿山工程,2019,48(06):20-22.
[3]黄银行.宿州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9.
[4]周健.非煤矿山安全评价技术与实践[J].中国金属通报,2018(09):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