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中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6期   作者:吴道群
[导读] 当前BIM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每个环节
        吴道群
        贵阳市合朋经济开发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   550029

        摘要:当前BIM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每个环节,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建设时期、投资成本及企业经济效益。如何有效运用BIM技术,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促进建筑行业健康长足发展已成为业内人员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对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BIM技术;建设工程;工程造价

1 BIM技术概述
        随着《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颁布和“营改增”的全面落实,建立健全的建筑业信息化体系步入正轨,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物联网和BIM技术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于建筑行业,特别是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方面实现实时掌控,多角度算、快速和准确计算上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优势。BIM技术通过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立,如通过数字化术将几何空间概念和地理信息概念的建筑工程内建筑物和操作流程通过三维布置图呈现出立体效果,通过3D模型+时间+成本的5D建筑信息模型展示出建筑工程施工的全部过程。BIM技术通过将施工现场材料堆放、工程进度、资金投入等过程通过虚拟化加以分析呈现,使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量是否需要增大、造价是否需要增高、后续是否需要修改等等风险问题能直观的在BIM建模呈现中直观体现,为建筑工程实施人员及时发展问题,及时采取优化措施调整工期和优化资源配置提供高效率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对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和提高建筑工程工作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2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特点
2.1 模拟性特点
        BIM技术所具备的一大显著特点就是十分强大的模拟性,其能将图纸上未清晰呈现的事物进行立体三维展示。建筑工程的消防设施在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会由于线路铺设过于复杂而不能全面且详细地展示出不同的结构部位及其安装细节,BIM技术则能有效弥补上述缺陷,为设计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使其设计想法得到充分展现,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人员在图纸理解上面临的困难,各类设计方案还能直接通过BIM建模软件进行对比选择,便于设计人员对图纸的修改及相关功能的优化。
2.2 可视化特点
        以往很多建筑工程在施工模型的设计上都是通过平面图纸展现出来的,这种二维图纸尽管能借助图形组合营造出良好的空间观感,但一些无法采用线条进行直接描绘的内容依然需要凭借想象力在脑海中建构出虚拟的影像,这一过程十分复杂,若本身的几何空间想象力较差,则必定无法呈现出完美的立体化效果。引入BIM技术后,上述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借助矢量改变,可让图纸上的三维立体空间全方位、多视角地呈现在眼前,并在不同的空间构件之间实现有效互动。
3 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中的作用分析?
3.1 项目工程量计算统计
        准确计算工程量,才能有效进行相关管理工作高效运行。目前统计工程量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工程量计算不准确、工程量统计工作量较大,BIM技术能够将建筑工程设施以数字化形式展现,并自动辨别模型构件,根据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和计算,工程量计算运用BIM模型具有更高准确性、快捷性及扩展性。

目前,在实际工程施工中,专项设计对模型需求规范方面和造价中的BIM需求有所不同,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将造价管理所要求的信息导入BIM设计模型中。所以,模型和实际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模型存在一定差距,面对此种情况,有几种解决方法:第一,在设计模型中严格按照造价规范进行,遵照工程量清单相关规定标准使模型符合其需求,但会造成设计人员工作量加大,易出现错误,导致工效急剧降低;第二,在设计造价模型时进行调整,促使符合规范要求,需要造价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在增加工作量的同时不能避免重复工作;第三,在工程量计算软件中设置造价减扣规范,针对相关模型重新构建,改善构建的连接方法,直接形成计算量模型,在极大节省人力的同时减少错误出现。
3.2 工程项目设计方面的应用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BIM技术通常应用于限额设计、设计概算等方面,借助BIM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造价数据计算的准确性。相关人员在开展限额设计工作时,可借助BIM技术收集工程项目的相关历史数据和指标信息,如混凝土含量、各部分的造价指标等,通过上述指标能更好地实现限额设计的目标,设计人员也必须在限额目标的指导下开展相关的设计工作。另外,BIM技术还可结合相关指标信息构建完整的BIM模型,并判断各指标是否处在可以控制的区间。设计人员及造价工程师可通过BIM技术完成工程造价的计算工作,并结合最终得出的造价信息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从而为设计方案内容满足限额设计的相关要求提供保障。站在设计概算的层面来看,相关人员可通过BIM软件准确模拟工程成本,并完成对应的核算工作,避免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出现和前期设计内容相偏离的现象。以往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不同专业的设计工作往往是单独进行的,这就很容易导致建筑图和结构图、构件安装施工和土建施工等出现相互冲突的情况,在引入BIM技术后,可依托三维立体建筑模型,快速找出设计过程中发生的碰撞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对设计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避免在后续施工中发生返工现象,以最大化地提高工程施工建设效率,并有效节省工程建设的综合成本。
3.3 工程项目施工方面的应用
        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优势是能借助5D模型的构建及时了解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储备情况及消耗情况,从而实现对工程成本的全过程、全方位控制,不同的专业工程可参照5D模型的数量,第一时间将材料采购计划中的相关数量要求及具体时间限制提供给材料购置人员。同时,还可站在时间维度上对工程项目的具体工期和进度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安排,并把质量与安全的相关整改内容也添加到对应的5D模型中,让整改前及整改后的内容都清晰、全面地通过5D模型呈现出来,最终实现管理科学化、高效化、明晰化的目标。在建筑工程项目具体实施的时候,结算环节的相关工作是较为复杂且麻烦的,因为工程款的最终结算往往需要由多个不同的部门及工作人员进行确认,这一过程中数据信息的传递通常无法第一时间实现共享,这就给结算支付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而将BIM技术引入建筑5D模型的构建中,通过增加造价及进度这两大维度,可让整个结算过程更为科学化、合理化和高效化,一旦遇到工程变更或索赔等情况,BIM技术将对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模拟,并合理准确地计算出工程结算的最终费用,确保结算的双方都能得到彼此认可的结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积极将BIM技术应用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过程中,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全方位、精细化的造价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践探讨[J].江西建材,2021(03):284-285.
[2]张德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房地产世界,2021(06):83-85.
[3]刘喆坤.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1,6(06):18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