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产后心理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5期   作者:吕雪静
[导读] 目的:分析探讨予以初产妇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产后心理的影响。方法
        吕雪静
        延安市中医医院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予以初产妇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产后心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52例产妇以随机分组方式进行分组,收治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对照组75例产妇以常规产科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研究组77例产妇予以产前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是否出现剖宫产的情况,统计产妇产程的出血情况,比较产后出血的持续时间以及出血量,并统计产妇产后的心理状态评分。结果:在剖腹产率的比较中,研究组产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较于对照组更低,且在SDS、SAS评分的比较中,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均有差异,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运用产前心理护理的干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产妇剖腹产的发生,减少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对心理情况具有改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极大。
        【关键词】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初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后心理
        前言
        在生理过程中,分娩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自然过程[1]。较于经产妇,初产妇的由于分娩知识和经验的缺乏,以及对分娩的认知不够,极易出现因紧张带来的焦虑、抑郁情绪,对分娩方式产生不利影响,经研究指出,产妇分娩期间的不良情绪可能会导致产后出血、抑郁等并发症,对母婴的健康造成影响,且分娩方式选择自然分娩的产妇,对婴儿的健康和母亲的恢复皆有促进作用。因此,我院对妇产科收治的152例产妇进行观察,分析应用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资料收集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资料对象为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52例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对对照组75例产妇以常规产科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研究组77例产妇予以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资料中,年龄区间23~30岁,均龄(26.32±2.58岁),平均孕周(38.6±2.3)周;研究组产妇资料中,年龄区间22~29岁,均龄(26.01±2.42岁),平均孕周(38.9±2.6)周。产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经比对无统计意义(P>0.05),本次研究已获我院伦理会通过。
1.2方法
        对照组产妇接受生命体征检测、胎检以及健康指导等常规产科护理方式,对研究组产妇实行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具体见下:(1)接待入院产妇时,保持温和、热情的心理积极与患者建立沟通,根据产妇情绪变化进行调整,待产妇熟悉环境后进行知识的科普教育,尽量让产妇认知到分娩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以视频、宣传手册、分娩案例的宣教方式降低产妇的紧张情绪,并及时疏导不良情绪[2]。(2)第一产程的12小时内,初产妇较于经产妇易出现负面情绪,且会出现选择剖腹产的分娩方式以减轻紧张情绪。护理人员应及时疏导、劝慰、分散产妇的不良情绪,耐心讲解自然分娩对婴儿健康的利处、剖腹产的不利影响,并鼓励患者树立分娩自信。(3)产妇完成分娩后,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引导产妇配合娩出胎盘,安抚产妇情绪,防止情绪过激出现产后出血[3]。
1.3观察指标
        统计产妇剖腹产,自然分娩的产出方式,进行分娩方式的比较;观察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的比较;以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进行产妇心理状态的统计,对比SDS、SAS评分,分数与产妇的抑郁,焦虑程度成正比。
1.4数据处理
         数据将以SPSS21.0系统进行统计对比,计量(x±s)和计数(%)资料分别用T检验,卡方检验比对,P值小于0.05时,为数据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
        在分娩方式的比较中,研究组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且剖腹产的概率较于对照组更低,P <0.05,如表1。


2.2比较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心理状况
        在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的比较中,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心理状况的比较中,研究组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3讨论
        初产妇在待产过程中,出现不良情绪多因缺乏分娩经验、知识相关[4]。受负面情绪的干扰,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易导致产程时间过长、产后出血、产后恢复受阻等现象,且经阴道的自然分娩,对母婴皆为有利影响。因此对产前护理进行心理护理方面的增强格外重要,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协助产妇树立分娩信心,护理人员的亲切关怀,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负面情绪,使产妇坚强的面对分娩,减少了剖宫产的发生[5]。
        数据显示,在剖腹产率的比较中,研究组产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较于对照组更低,且在SDS、SAS评分的比较中,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均有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产科护理中,运用产前心理护理的干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产妇剖腹产的发生,减少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出血量,对心理情况具有改善作用,临床应用价值极大。
【参考文献】
[1]余洪.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产后心理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3):185-188.
[2]李庆书,李庆平,冉约曼, 等.产前心理干预对初产妇精神状态、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6):1122-1125.
[3]胡寒冰.产前同伴教育及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心理状况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4):748-750.
[4]叶书红.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后抑郁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4):2678-2679.
[5]李俊荣,范潆月.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