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小儿哮喘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5期   作者:司敏瑞 李爱芳 马宏霞
[导读]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小儿哮喘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司敏瑞   李爱芳  马宏霞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宁夏银川750000
        摘要: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小儿哮喘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研究需要,将2018年5月-2019年5月进行哮喘治疗的74例患儿分为两组,对其中的37例参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对37例研究组患儿进行延续性护理。对74例哮喘患儿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统计后分析。结果:在用药依从性、日间症状、夜间症状评分方面比较,研究组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比较,研究组与参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延续性护理对哮喘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将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小儿哮喘;效果;生活质量;影响观察
        引言
        小儿哮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憋喘等。小儿哮喘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难治愈、易复发等特点。临床上常对小儿哮喘患儿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对小儿哮喘患儿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改善其预后。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对小儿哮喘患儿进行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本院儿科接受诊治的74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儿的病情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关于小儿哮喘的诊断标准。2)患儿的哮喘病史≥1年。3)患儿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4)患儿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合并有严重内科疾病的患儿。2)合并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患儿。3)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患儿。4)存在认知障碍的患儿。5)存在精神疾病的患儿。6)存在由其他疾病导致哮喘症状的患儿。7)在3个月内服用过影响研究结果药物的患儿。8)对治护依从度低的患儿[1]。将这74例患儿分为参照组(n=37)和研究组(n=37)。在研究组患儿中,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15例;平均年龄为(4.75±2.65)岁;平均病程为(1.59±0.71)年。在参照组患儿中,有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4例;平均年龄为(4.81±2.52)岁;平均病程为(1.60±0.92)年。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要对哮喘患儿的饮食进行相关的指导,叮嘱患儿家属其饮食必须要清淡,少食用鱼、虾等海鲜食物,避免这些食物诱发哮喘;其次护理人员要指导其家属对哮喘患儿进行适当的锻炼,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动物毛等过敏原;护理人员对家属进行正确的用药指导;最后叮嘱在哮喘患儿发病时及时就医,并定期复诊。研究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首先对患儿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可以咨询相关的专家,选出与小儿哮喘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包括社交、人际关系等;其次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最主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改变传统的看法,可以对患儿以及家长发放有关哮喘的健康手册,如对哮喘发病因素进行相关的介绍、饮食方案等,同时可以对患儿进行适当的心理指导,如摆放玩具、装饰病房等,缓解患儿出现的不良情绪。患儿在出院后可以每周进行一次电话回访,给哮喘患儿家属提供一定的专业知识解答;对患儿进行个案管理,比如患儿存在一些不良情绪,及时和患儿所在学校进行联系,与老师进行沟通,给予患儿必要关照,对于一些身体免疫力差的哮喘患儿,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比如进行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注意患儿每天运动的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2]。最后护理人员监督患儿每日记录用药的情况,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记录哮喘时出现的症状、频率以及诱发的因素。上述患儿均随访3个月。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用药依从性、日间症状和夜间症状评分进行评价:用药依从性采用哮喘患者用药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价,总共5项,每项4分,总分>15分达到依从水平。日间症状和夜间症状评分采用哮喘症状积分进行评价。总分各4分,分数越高,症状越明显。使用儿科哮喘生命质量问卷(PAQLQ)评价:总共三项:活动5题、情感8题和症状10题,每题7分,总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后,将数据进行统一计算。使用(x±s)、t以及百分率和卡方进行组间对比计算。当P<0.05,组间比较存在差异。
        2结果
        两组患儿的用药依从性、日间症状和夜间症状评分比较:用药依从性比较,研究组比参照组高,日间症状和夜间症状评分比较,研究组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多发于小儿。哮喘发作时患儿多存在气道反应,通常伴随咳嗽、胸闷、气促、喘息等临床症状,且多发生在凌晨或夜间,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无法治愈、可逆性的特点。哮喘原因与遗传因素,变应原(药物、室内变应原、食物添加剂),促发因素(围生期胎儿环境、呼吸道病毒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关。哮喘严重时,患儿极易出现呼吸衰竭、窒息等不良情况,最终对患儿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不利于小儿机体正常生长发育。现阶段,临床尚无治愈小儿哮喘的方法,只能通过药物控制哮喘发作,稳定气道,这些治疗方法虽然能降低哮喘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防止患儿反复多次进入急诊或者再住院,但由于患儿年龄小、治疗依从性差、不耐受,在治疗期间,患儿经常会出现哭闹情绪,且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极易引发哮喘,进而给患儿身心带来极大痛苦,因此需要为哮喘患儿提供综合、优质的护理服务,帮助患儿及时改善哮喘症状,减轻家庭负担。延续性护理从临床延伸至患儿家庭,通过全面评估患儿的心理、生理及家庭情况,制定周密、合理、详细的护理方案,可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同时,哮喘具有反复发作性、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通过延伸性护理干预,可使家长更好的掌握疾病预防、病情监测及处理方式,有利于患儿及家长治疗依从性的提升,这种遵医行为,可有效降低患儿再住院率和门诊就诊时间[3]。最后,延续性护理干预是良好护患关系的直接体现,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护患长期合作的优势,还能够为患儿提供一定的心里支持。延续性护理干预更符合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是未来哮喘患儿护理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谢功群.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哮喘、心理状况及院外延续性护理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2):3037-3040.
        [2]张婷.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小儿哮喘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8):98-100.
        [3]尚启云,赵燕,杨菲,等.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对支气管哮喘出院患儿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7):1216-1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