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智能技术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7期   作者:蔡云登
[导读] 智能技术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高度自动化的技术手段
        蔡云登
        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6
        摘要:智能技术是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高度自动化的技术手段,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电力系统以人力管理和控制为主的运行模式,实现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电、智能化用电、智能化交易及智能化电力调度等功能,为电力系统的高效运用管理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探究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的应用范畴,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智能技术;应用
        引言:
        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当前电力企业生产常用系统之一,提升了电力资源的生产速度以及质量,智能技术的出现更是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电力系统能更稳定的运行。
        1 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与智能技术的介绍
        1.1 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
        社会发展要求各行业的发展速度与之相匹配,传统的电力资源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需要融入新技术,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电力资源生产的自动化,而且传送、管理过程中也会进行自动调控,系统运行也会进行自我监控,及时修正问题,确保电力资源的高质、高效生产。
        1.2 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行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尽管智能技术出现时间较短,但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极大作用。智能技术依靠计算机可以进行精准控制,使得设备完成预设的命令,实现高质量的生产。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自我调控,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系统完善和优化,提升系统的性能,推动生产活动有序高效进行。
        2 智能技术应用的优势
        2.1 适应性能力强
        智能技术具有很强适应能力,对应用环境没有太多要求,只要有计算机控制系统就可以应用智能技术。智能技术可以很快融入自动化生产环境中,快速、合理地处理各种信息,并做好信息的审查以及分类工作,以满足系统后续发展需要。电力系统在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可以自行调节参数,提高数据处理的精确性以及效率。
        2.2 智能控制
        智能技术最强的性能就是卓越的智能控制能力,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实现电力资源生产、传输的最优调配。从生产资源来说,现阶段电力生产会应用到煤炭,但是煤炭资源也是有限的,通过智能控制就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资源浪费。此外,电力运输环节如果管理不当也会降低电力资源的质量或导致电力资源浪费,而智能控制可以优化电气系统,提高电力系统的服务水平。
        2.3 稳定性强
        智能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有很强的稳定性,依托计算机技术运行,按照固定的指令展开电气系统的生产、管理工作,只要计算机控制系统不出现问题,智能技术就会一直循环往复。因此,技术人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维护,保障电力系统长久、稳定的运行,有效减少质量问题发生。
        3 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应用现状
        3.1 智能技术应用不成熟
        虽然智能技术已经应用到现代电力系统中,但是由于我国智能技术发展时间比较短,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时间也比较短,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并不成熟。智能技术的应用还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比如当前我国智能技术人才欠缺,当智能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就很难解决。另外,我国的智能技术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在自动化技术与智能技术结合的过程中也缺乏创新,还处于智能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
        3.2 智能技术的实践性较差
        智能技术的应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智能技术的实践性较差。

因为当前我国智能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专家对智能技术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忽略了对实际情况的考察。因此,智能技术在应用到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时容易出现问题,两种技术的协调性比较差。除此之外,专家对理论的研究较多,虽然理论比较成熟,但是有些智能技术并不符合电力自动化系统的需求,这就阻碍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3.3 智能技术应用规模较小
        智能技术的应用范围不仅受到技术本身的影响,还会受到外界经济条件的影响。智能技术的研发以及应用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研发过程中发现,智能技术的研究成本比较高,而且在电力行业中引入智能技术的成本也比较高。电力行业中很多单位都无法承担较高的成本,因此,当前我国智能技术只是在小范围内应用,智能技术在电力行业所发挥的作用还相对较小,未来应该从技术需求上进行突破,不断地扩大智能技术的应用规模。
        4 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运用智能技术状况的相关研究
        4.1 线性最优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
        线性最优化控制技术应用于水轮发电机自动控制系统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该项技术的应用,在模拟局部线性控制、合理配置电力系统资源方面优势较强。
        不足: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工作中使用这项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专业人才应用技术,以此获得显著的效果。
        4.2 模糊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
        该项技术运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工作中,可模拟人类的思维模式进行决策、推理。同时,使用模糊控制技术控制效果较佳,能很好的把控修改、使系统正常运行。
        4.3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
        神经网络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影响非常大,可很好的处理相关非线性问题,实际应用过程中能构建相关模型处理非线性问题,且处理能力非常强。同时,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使用,能发挥出控制系统的最大作用,获得硬件设备支持、定期实行设备维修、保养,故而利于提高神经网络控制工作的质量。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应用优势在于:其一,可替代人工进行控制,主要为模拟人类思维模式,然后经人工使用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完成自动控制工作,确保系统运行效果;其二,可提高数据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神经网络控制技术为计算机技术之一,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运用能简化系统数据计算的流程,因而能确保数据计算准确;其三,可通过智能化方式处理问题,经神经网络技术+相关技术应用,分析并处理系统故障问题,加强系统运行管理、系统维护管理,从根本上提高系统运行整体质量。
        4.4 专家系统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
        专家系统控制技术比较特殊,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应用该项技术极其关键,要求专家系统将电力领域人工、以往工作经验输入于计算机系统中,模拟电力系统常见问题后处理问题。与此同时,电力系统自动化孔中使用智能技术,能经专家系统控制技术识别警告,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进而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安全。专家系统功能情况、专家知识存储量有关,合理使用这项技术能对电力系统不同类型警告状态识别、客观评判,然后联系以往经验编制相应对策解决问题。专家系统控制技术能获得静态和动态的安全分析效果,有效转换状态分析功能。不足:对储备知识比较依赖,在复杂问题、专业性问题方面的处理效果并不理想。
        4.5 集成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
        近年来,集成智能控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工作中,究其原因为该技术相对成熟有关,涵盖智能系统且能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有机联系起来。随着这一技术的研发,利于和专家智能系统、神经网络技术融合,进而充分发挥出最大的应用价值。
        5 结论
        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智能技术,是基于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新型智能控制技术,其应用有效提升了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了故障发生的几率,提高了故障排查和处理的效率,从而为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提供了巨大便利。
        参考文献:
        [1]郝忠孝.论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优势及其实现关键技术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7(23):134-136.
        [2]尤丹丹,杨天平.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6):170-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