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洋娣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吉林市城郊供电公司,吉林 吉林 132000
摘要: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有效发展。该技术凭借其良好的特点和功能,受到行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并且其应用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效。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电气自动化中,这是新时期工业生产的重大突破,不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简化作业流程,帮助操作人员减轻工作压力。基于此,本文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对电气自动化控制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概念做简要介绍,并分析该技术的具体应用优势,最后结合实际情况,从几个方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研究[1]。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工程;技术设备;智能技术
引言
智能技术是当下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先进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赋予行业各种智能化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应用领域越发广泛,在我国电力领域中也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电力系统的契合度在不断加深。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使得我国的电力领域实现了自动化的系统运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在智能技术的作用下,系统运行精准的和效率都得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对于电力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1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自动化是电力系统主要的发展方向,在电力领域的发展过程中,电力企业一直在致力于系统运行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在传统的电力运行模式中,许多的操作都需要依靠人力来完成,这种运行模式持续了多年,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不足,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相对较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电力资源需求量的增加,给传统的电力系统运行模式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电网更加复杂,其中设备数量和网络覆盖范围猛增,之前的人力操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的系统运行需求,电力领域急需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在此种形势下,出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从本质上来讲,电力系统自动化就是依靠一些先进的控制技术,对系统中的各种设备进行统一的控制,从而摆脱系统运行对人力资源的依赖,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模式中,包含了许多的高新技术,包括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等,具有综合性控制的特点,通过这些技术的统一作用,可以对系统运行信息进行收集,根据系统运行需要,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实现自动化的电力生产。此种新型的系统控制模式具有非常明显的应用优势,可以大幅度的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在计算机技术的作用下,可以实现快速的系统信息收集和分析,第一时间发挥出正确的控制指令,相比于人力操作的方式,自动化控制模式可以使系统运行更加精准,风险因素明显减少,故障发生率降低,是实现安全稳定电力供应的必要条件,对于电力领域和社会的整体性发展都起到了很强的推进作用。现阶段,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的提升,已经成为了电力领域的主要研究目标,智能技术的参与,给予了电力领域更强的动力,给电力系统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2电力系统中智能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2.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现状
目前,中国的电力系统正逐步实现自动化,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一部分。在一些电力系统中,电力系统已被智能化和简化,并利用现代控制理论来控制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控制主要硬件设备包括中央计算机、电子元器件和远程信息通信设施等。在中央计算机的核心结构下,扩大了网络结构,有序地组合了各地区、各部门的电力系统。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正在朝着操作人员的专业化、电力系统操作简单化方向发展。
2.2电力系统智能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在中国,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该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智能控制技术上,例如:模糊控制技术、专家控制技术、最优线性控制技术、集成智能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等。
2.3智能营销技术发展及存在问题
传统的电力营销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营销业务的无纸化办公。目前,与传统营销相比,电力营销增加了辅助决策、数据处理和业务分析。目前电力营销系统是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它融合了电力营销管理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并将其与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电力营销系统创新是电网公司“两精两优、国际一流”和“一主两翼、国际拓展”的重要助力,通过对“抄、核、收”全流程自动化进行IT软件架构改造,达到“稳定、高效、自动、易用”的目标。
3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中的应用
3.1人工智能实现生产安全监控
在以往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因为机械设备具有一定的寿命周期,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问题故障发生,需要安排一些员工来对电气设备的运行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管,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设备运行故障的问题,但是长此以往,会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价值,经常会出现员工的有效工作时间少于 4 个小时的情况,无形中增加企业的运营负担。将多个区域的发电装置连接到同一个频段,保障各个区段能够相互通讯,在此基础上,构建统一的电子监控设备,如果系统检测到某一区段的发电机发生故障,其他区段的发电机则会主动承当故障发电机的电力供应。
3.2综合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在电力领域的发展过程中,电力系统的复杂性也在逐渐提升,现阶段,我国的电力系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内部结构异常复杂,运行机制也存在多样性的特点,系统控制管理难度陡增,之前的控制模式明显无法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以人力控制为主的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在控制效率以及控制精准度上都存在明显的短板,在这种形势下,综合智能技术的应用,成为了满足电力领域发展需求的重要手段。在综合智能技术中,包含了上述的几种技术,根据系统运行需求,把这些技术进行综合性应用,提升技术应用效果。
3.3专家系统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就当前的电力领域来看,专家系统控制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一项技术,这项技术是智能技术的主要应用模式,在专家系统控制技术的影响下,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显著提升,运行安全性更高。具体来讲,此项技术的应用模式,也具有拟人的特点,其主要的技术应用原理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专家的行为进行效仿,在控制系统中植入专家区域,在遇到决策问题和系统运行问题时,可以利用这些专家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3.4应用模糊控制理论
对于模糊控制理论而言,其是把模糊集合论、模糊逻辑推理等当作前提的计算机数字化控制型技术。模糊控制本身的本质就是非线性控制,其已经被十分普遍地应用到机器人、工业等有关的领域中。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在其总规模持续性地获得扩大后,在电弧炉、逆变器进行运转期间,会生成许多谐波,对其本身的运转质量、效率均给予了许多影响,极大地提升了无功功率。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领域的发展过程中,电力系统也在不断地完善,系统控制难度明显提升,为了实现更加有效的系统控制,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电力领域要加强智能技术的应用,利用技术的创新,提升系统运行效果,完善控制功能。电力企业要加强对智能技术的研发,不断的解锁智能技术新功能,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2]。
参考文献:
[1]和敬涵,罗国敏,程梦晓,刘艳梅,谭颖婕,李猛.新一代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及定位中的研究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0,40(17):5506-5516.
[2]林泽宏,李敬航,陈威洪,李敬光,刘树安.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调控程序化操作系统设计与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21):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