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与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6期   作者:王斌 李斌
[导读] 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断加快,
        王斌? 李斌
        61020319910703****
        51102819890914****
        摘要: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不断加快,作为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市政工程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占据首要位置。对国家来说,优化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树立长远的工程战略,在维持成本的同时,实现效率最大化,竭尽全力为本国人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更好地满足市民的生活所需,造福一方百姓,是优化这一施工技术的首要目的。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优化策略
        引言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市政工程的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市政工程的建设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市政施工中也不断运用到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这对于市政施工项目的建筑效率与质量,也作出了极大的提升作用。基于此,市政施工单位应积极应用现代化的施工设备,掌握先进的施工工艺技术,并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不断地提升,力求在确保市政施工项目品质的同时,也能有效节约建筑施工材料,以此来促进我国城市建筑的发展水平。
        1市政工程施工原则
        (1)设计完整性原则,对于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来讲,因为项目建设的质量要求比较高,需要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所以在进行实际施工之前,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的日后使用要求以及建设质量要求来进行相关设计,并且结合行业的技术规范,对整个方案进行完善,使施工计划能够安全实施,并且可以在今后的工程项目使用中更加安全科学。(2)环境保护与资源高效利用原则,因为在当下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多,所以在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降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原则以及资源高效利用原则,以此为基础,对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建筑垃圾进行充分的回收以及利用降低在整个施工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投入的成本,同时保证生态环境能够得以保护,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以及休闲环境。
        2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的策略
        2.1规范市政工程施工流程
        在市政工程中每一项施工技术都需要设置对应的施工规划,促使在规范化施工工序中提升施工质量。因此,工程负责人需联合技术人员、设计人员共同完成对施工方案的制定任务,并考虑到各项施工技术的施工时间,以免出现施工交叉问题,延缓施工进度。比如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需按照钢筋制作与安装、砼浇筑、振捣压实、养护拆模等环节逐步落实施工内容。其中在钢筋进入施工现场前,需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在对钢筋进行拉力试验时,其总力度不宜高于200KN,样品数量可保持在9根钢筋,之后利用钢筋弯曲部位与弯曲角度的要求设置弯曲长度,好比在末端弯钩处弯曲180°,应以Ⅰ型钢筋为主,弯曲长度应为2.5倍钢筋直径以上,由此确保钢筋质量满足施工需求。而在混凝土配制期间,需选择适合的配合比,并且细骨料中的砂细度应在2.5到3.5范围内。粗骨料粒径应低于100mm,拌和水酸碱值也不宜高于4。对于外加剂的掺入量,也应控制在5%水泥用量。待确定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施工内容后,还应在工期要求内规范施工流程,以免过多耽误工期,造成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投入的成本有所增加。为了确保整个工程项目获得较高的施工质量,还需做好施工方案备份工作,便于施工技术能够按照一定顺序高效施工。
        2.2控制市政工程质量检查程序
        市政工程建设中,政府应起到监督作用:(1)对市政的杠杆作用进行应用,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监管,落实政府监管职能,树立政府监管部门的威胁。(2)政府履行监管智能通常都是委托专业监管机构,各项工作应当通过法律条文进行规定,保证具体工作的开展可以做到有法可依。(3)在加强监管工作的同时,要适当加大惩罚力度。监理工程师要应当全场参与到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各项施工作业要要杨依据施工要求进行。工程竣工后,应当先依据技术指标进行自我检查,再由质量监管部门对市政工程质量情况进行检查。

国家质监部门对市政工程质量情况进行检测时,应坚持实事求是,不得与工程设计、施工单位沆瀣一气。
        2.3强化资料收集与人员培养
        未能够使市政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资料的收集以及利用效率提升,需要从事施工技术资料收集与应用的相关工作人员和施工企业本身在不断工作过程中,对现有的资料整理与收集方式进行优化完善,是实际收集以及利用效率大大提升。同时针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也需要进行全面加强。首先需要在进行资料整理过程中进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市政施工技术有关资料的整理能够更加科学而且更加高效,为施工技术合理应用提供可靠基础支持。其次,对现有的激励机制进行完善,通过定期的培训以及教育活动开展,使施工技术人员整体素质能够得到提升,从而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加科学规范。而针对在实际培训以及教育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工作人员要加强督导,若屡教不改,则应当予以严厉惩处,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施工技术创新以及革新优化对整个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重要性。
        2.4积极引入新型施工技术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优化阶段,还可从引入新型施工技术方面,确保工程质量有所提升。一方面,需紧跟时代潮流,筛选陈旧施工技术,以免出现低效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另一方面,还应注重经验总结,不断从施工问题中反思现有施工技术的不足之处,便于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比如在以往工程建筑垃圾处理上,部分建筑单位常存在肆意丢弃建筑垃圾问题,而今可从集中掩埋、机械处理方法中予以优化,选用反击式移动破碎机、履带式移动破碎站等设备针对建筑垃圾进行妥善处理,由此削弱了建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此外,还可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施工效率。以BIM技术为例,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对施工信息进行模拟操作,而BIM技术可通过建模的方式对工程施工现象加以仿真操作,甚至可在其竣工后仿照早高峰车流运行特征对道路的荷载力、工期计划进行调整,最终可凭借BIM技术提升施工质量。因此,新型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施工技术优化的关键步骤,可以此促进市政工程的高品质发展。同时,在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优化阶段,因考虑到城市道路受人流车流量的影响要求道路路基具备突出的稳固度与抗压强度。此时,可从振捣力度的方面予以优化,保证道路路基在遭遇极冷或高温天气时,也能具有良好的密实度,由此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充分借助优化后的新型施工技术,为市政道路质量的改善提供重要保障。
        2.5优化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想要市政工程得到良好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加强各施工程序中的管理工作。通过对管理工作进行相应的优化与创新,以提供给施工人员科学性的施工指导,合理对施工人员调配安排,对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协调管理,以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有效利用,以提升市政工程的施工效率。并在科学性的施工管理中,对各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在每项施工程序中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对具体的施工细节进行巡视与检查,以保证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要提升我国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增强人们的生活品质,需要重视市政工程施工的每个环节。在对前期的施工计划,测量调查工作,以及中期的施工技术、材料、设备、人员等各方面的管理上,都应制定相应的建设目标,并通过具体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管理措施,来保证每一步的施工程序,还要在后期投入相应的核查验收工作,以确保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理想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黄木春.浅析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J].江西建材,2020(08):120-121.
        [2]郭中静.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中华建设,2020(08):46-47.
        [3]王浩.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中有效优化施工技术的分析[J].城市建筑,2020,17(15):124-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