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渠渡槽施工工艺分析——以新疆某干渠工程项目为例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6期   作者:姜敬德
[导读] 新疆某干渠渡槽项目施工中使用了造槽机施工技术。
        姜敬德
        新疆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新疆某干渠渡槽项目施工中使用了造槽机施工技术。本人结合多年现场施工经验,就造槽机主要施工技术和施工环节进行分析,旨在为同类施工项目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干渠渡槽;施工技术;造槽机;质量控制
        1 概况
本工程(A干渠与B干渠连通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引水干渠及渠系建筑物。各部分总体布置内容如下:(1)引水干渠前段引水干渠接A支渠末端,沿某河岸东西向布置,新建400m渡槽横跨某河,沿某省道北侧东行14.5km,跨某河投入某干渠,引水干渠渠线总长18.807km。设计流量3.2m3/s,加大流量4.1m3/s;(2)某湖的进、放水渠,以及该湖的进水渠从某乡镇支渠末端引水,沿当地某路由北向南布置投入该湖,长度1.193km,后经该湖南侧引出为放水渠,在某大桥前穿省道向北汇入引水干渠,长度为7.2km,设计流量0.5m3/s;(3)渠系建筑物。本次渠系建筑物共52座:其中分水闸19座、涵洞6座、渡槽25座、陡坡2座。
        2 满堂支架施工技术
2.1基础处理
本项目两侧上部为黄土层(2.0~4.2m),下部为混合土层,检测含水率约为5%,承载力约为350~450kPa。结合现场实地调查,本项目大部分位于卵石混合土层之上,采用满堂架施工方式可有效保证整体施工质量。施工完毕后回填砂砾料,通过逐层夯实处理,可保证压实度>90%。同时,竣工后地基高度超过原地面15cm,从而避免雨水浸泡。夯实地基后进行浇筑处理,采用C20混凝土,浇筑厚度为20com,宽度控制在12m,并挖设排水沟,保证雨季排水通畅。
2.2满堂支架结构设计分析
本项目采用满堂架结构施工,脚手架为普通钢管(φ=48mm,壁厚:3.5mm,长为两种:1.2m/2.4m)。杆架以地面和槽底部高差为标准进行安装,当高差>标准杆长时,可选择填筑地面或增加钢管长度,以此保证槽底高程达到设计标准。按照水流方向搭设支架(长:16.5m;宽:10.9m)。该支架横/纵间距和步距分别为60cm、90cm。并保持立杆和剪刀撑之间保持45°,支架间距控制在3m左右。先处理好地基,并在地基上搭设排架,首先按照0.3m间距放置木方(15X15cm),在木方上安装立杆、底托、托顶,底托与顶托均可调节。在顶托之上放置工字钢,形成纵向托量和横向托梁,前者间距60cm,后者间距45cm(见图1所示)。

图1 渡槽满堂支架结构及大样图
2.3支架拆缷施工
渡槽槽身浇筑完毕后,且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开始下一道工序,即:拆除模板、支架。为保证施工质量,支架拆除前应下调顶托,当槽底和底模脱离且达到安全高度后,才可按顺序拖出每块方木[1]。并按顺序逐步拆下工字钢,拆除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以上施工(搭设/拆除)需由人工、吊车配合完成。
2.4支架预压施工
为保证满堂支架施工质量,需从施工安全和浇筑质量入手。当搭设完满堂支架,且铺设好槽身底模之后,需经过多方验收后才能对支架进行预压(超载)试验。通过科学计算,得出满堂支架外部荷载值,并计算得出预压荷载重量。通过预压处理,可有效提升后续施工安全,且有利于控制线性槽身。结合测算对设计进行评估,并最终得出满堂架拱度数值[2]。
预压施工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工序:准备工作、铺设渡槽底模、检查支架是否安全、观测点的确定、加载(4级)与记录的测量、卸载、相关测量数据的整理分析工作、支架的再次调整。
本次施工按照就地取材的原则,使用编织袋装河砂料作为荷载,每袋河砂载重量约为1t左右。根据槽身设计确定预压堆布置点,为避免偏压失稳问题,以渡槽跨中点按照纵向和横向进等重加载。加载分四次完成,即:荷载值的60%、荷载值的80%、荷载值的100%、荷载值的110%。为保证施工安全,需按照12h/次的频率进行测量。但支架当日沉降量≤2mm,方可进行后续加载。卸载预压则按照逆向完成,同样以四次完成卸载,完成某一级卸载后,需静置超过1h,才可进行后续卸载施工。
2.5支架施工安全监测
本次施工设置若干沉降测量点,选择测量点按照5m的间隔,沿槽身纵断面设置。在同一断面底模位置和地基位置,各设置3个和2个测量点。以20m槽身距离为例,需设置的测量点为25个。按照四等水测量方法测量出相关数据,结合沉降数据调整直接顶端位置,确保高度合理,并预留出相应的拱度保证施工安全。模板安装完毕后,需要在其四个点(角)设置相应4个测量点。及时记录(每周)相关监测数据,监测仪应在拆除支架时结束。
        3 计算支架的稳定性
为确保施工质量,需及时计算/验算相关数据,包括支架、工字钢、地基承载等。以下为主要计算内容:
3.1支架的荷载分析
根据槽身横向距离、单跨长度、底板长度/宽度,计算出同意范围内拉杆总数量,以及施工总体积和混凝土的容重。根据槽身混凝土实际自重数量(q1);模板总重量(q2);施工人员及机具重量(q3);施工振捣荷载(q4);方木总重量(q5);工字钢总重量(q6)。由此得出支架荷载总量:q=q1+q2+q3+q4+q5+q6 。
3.2支架托梁的验算
本次计算支架托梁主要包括:木方、工字钢的重量。所有荷载通过盖梁部位直接传递至基础。计算时忽略支架重量,仅仅计算跨中位置重量,确定木方跨度和工字钢跨度,并进行认真计算。
3.3地基受力计算
本次施工地基部分为砂砾料回填,在回填部位上方浇筑C20混凝土(20cm)。方木(15X15cm)垫于立杆下方,底托选用钢托班(9x9cm)。
本次施工中自大荷载部位处于支撑杆下部,单根立杆压力可按照如下公式计算:N=(q1+q2+q3+q4+q5+q6)×l2,相关渡槽地基承载力按照扩散原理进行受力计算(如图2所示)。

图 2 本项目地基受力示意图
计算地基受力情况可选用公式:f=N/A=91.56 kN/m2,式中:N ——立杆竖向力;A——支撑立杆的面积。地基交叠部位受力公式为:2f=2×91.56,经计算,向栓数值满足设计标准[3]。
        结 语
综上所述,本渡槽项目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该技术较为成熟,施工风险相对较低,且无需使用大型吊装设备。所用材料具有价格低、规格统一、有利于施工管理。由于项目地距离城区范围较远,本项目施工技术更具操作性。实践证明,项目保质保量竣工,对其他同类项目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潘崇仁.克孜河南岸干渠跨河渡槽施工期温度应力耦合有限元分析[J].吉林水利,2019,442(03):62-66.
[2]王宗水,魏小彬.冯家山灌区雍水河渡槽重建方案设计分析[J].陕西水利,2019,218(03):103-104.
[3]高艳,张亮.钢板止水在河套灌区渡槽工程的应用[J].中国科技纵横,2019(10):118-1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