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升浩
山东金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淄博 255100
摘要:我国虽然水资源储量丰富,但水资源可利用率相对较低,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水资源供应不足现象。在现今城市化建设中,水资源与人们生活和城市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如何做好水资源节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节能展开分析,以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利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给排水设计;节水节能技术
引言
我国建筑能耗每年占总能耗的30%以上,但整体来说,建筑给排水能耗占比不大,给排水节能的重点就是通过节能技术实现水资源的节约,改善给排水系统的性能。当前国内用户在用水过程中存在较严重的浪费现象,水源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卫生器具水资源浪费较多。同时存在管网漏损严重,污废水混合排放,未实现雨污分流,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和浪费。因此要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实现节水节能,降低污染,创造舒适空间。具体来说,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比如新型管材、压力控制和热力节约等,建立给排水节能系统,实现节水节能高效环保的目标。
1建筑给排水施工现状
1.1供水方案不完善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期间,主要是利用自来水压力,通常而言,城市当中的自来水压力不超过0.3MPa,可以满足六层以下建筑的生活与生产用水,因此,在六层以下时,无需使用加压设备,可以直接利用自来水压力,进一步降低能源损耗。在高层供水施工环节,一般需要使用加压泵,因为用水的不均衡性,导致水泵自动启停频率特别高,如果施工人员忘记将水泵电源关掉,水泵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状态,特别容易出现损坏,从而浪费大量水资源。
1.2管道、阀门以及配件水资源消耗问题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时候,经常存在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或者施工工序不合理等,这样都会引发水资源消耗问题的产生。同时,进过分析可以知道,建筑给排水、阀门以及配件等方面的严密性相对较差,或者管道出现渗漏,以此引发水资源消耗的问题。同时,若是建筑排水管道、阀门等质量不达标,很容易导致水资源水质下降,这样对人们的日常用水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另外,在建筑给排水施工的时候,管道与管道之间的连接是必然存在,但是,若是连接位置处理不当,那么,长期的使用中,很容易出现管道泄漏问题,以此导致水资源消耗问题的产生。
1.3给排水系统能源消耗较大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给水系统发生超压出流问题,主要是因为设计人员缺乏环保意识,导致给水系统长期处于高压的状态,从而浪费了水资源。另外,建筑排水系统存在的浪费问题,是因为排水系统安装在隐蔽区域,而当排水系统发生问题后,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延误了问题处理的时间,因此水资源的浪费,会影响整个建筑的给排水体系,后期维护成本也会相应增加。此外,在热水循环系统中,由于管道质量较差,无法保障保温效果,再加上距离比较远,不利于及时流出热水,因此设计人员要合理选择相关用水设备,保障设备质量,避免发生水资源浪费的问题。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技术的应用
2.1压力控制与消防系统规划
在现有规范要求中,应对给排水系统中的构件和支管承受压力作出明确说明,但在实际作业中,很多设计人员只是单纯的进行管网压力的考虑,希望通过压力控制削弱对构件的影响,降低管道和构件损坏的可能性,而忽略了其他环节压力把控的重要性,这导致给排水管网出现超压出流现象,水资源过度浪费。
为此,在现阶段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对超压出流情况展开科学分析和探究,找出问题成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减压控压措施,合理设计压力阀门,以促进管网的正常运行。而在消防系统规划设计中,需根据建筑实际情况,对消防储水和生活储水设施实行区别划分,降低两者间的相互影响,提高水质质量。同时分开设计还可以延长消防用水的换水周期,节约水资源,且避免生活用水在贮水池中时间过长,水质劣化。对于高层建筑群或住宅小区,还可以共用消防水池和加压水泵,以节省土地与资金,方便维护和管理。
2.2运用新型材料
通过合理选择各项施工材料,能够明显提升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如果采用传统的施工材料,已经无法完全满足节水节能施工要求,材料质量问题不断增多,一旦出现水管破裂现象,会浪费较多水资源。通过应用新型材料,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而且可以节省大量水资源,确保水资源得到良好利用。此外,通过应用新型材料,大力提倡节能节水技术,并合理划分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给水系统,能够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损耗。要想进一步满足建筑消防用水要求,做好水压分区工作特别重要,可以适当提升生活给水管道承载力,防止出现超量供水现象,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若施工单位没有进行合理分区,主要利用减压阀进行降压,而减压阀的使用,需要使用较多电能,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不满足经济性发展需求。因此,施工单位要结合建筑消防给水需求,设置多个水泵,并从经济角度来分析,将消防与生活系统有效分离,不仅能够减少水资源损耗,而且可以提高管道的安全性。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节能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环节,通过应用新型节水节能技术,不断提升节水节能效果,而且可以延长管道的运行寿命。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规模的逐渐扩大,高层建筑数量逐年增多,为了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施工单位需要认真按照规范标准要求,将管网进水有序注入储水池内部,避免出现水资源浪费现象。
2.3创新给排水的节能理念
首先,应改变传统供水理念,尤其是对于绿化等非饮用水,应大量使用雨水等非传统用水水源。为实现节能目的,可以有机结合屋顶雨水利用与绿色建筑太阳能的应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降低水加热的能耗。还可以把屋顶光伏热水系统与户内热水器组合使用,无论冬夏,用户都可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沐浴,大大地实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这种供水方式的创新在于供水水源来自于屋顶雨水,而非传统的自来水,当然这种创新的供水方式还得对雨水的水质处理进行必要的投入。同时也可以考虑对建筑进行改造,充分利用居民各层空间进行蓄水,让雨水从屋顶进入处理系统,然后流入各个蓄水空间,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给排水,通过智能系统在排水的过程中实现给水,比如生活废水排出经过处理后,不仅可以用作小区的绿化用水,还可以作为用户的冲厕用水等,这样资源和能源都实现节约。
2.4雨水渗透技术
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在应用的时候,雨水渗透技术相对较为常用,主要是将雨水进行收集和处理,以此将其用于绿化、浇洒、景观等方面,以此提升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雨水渗透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的绿色建筑给排水技术,主要是在生态学、工程学、物理学的基础上,结合当地降雨量构构建的雨水收集处理系统,这样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以此提升雨水的使用效率。
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节能技术应用,需要考虑内容和要素较多,设计人员除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外,还需对现有的规范制度及发展实况加以了解,转变设计理念,利用节能可再生资源,优化给排水系统性能,从而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达到环保节能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敖华军.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探析[J].居业.2020(02)
[2]张哲源.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09)
[3]张晓晖.节水节能技术标准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