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沼
中资红星项目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新疆 哈密 839000
摘要:近年来,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给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动力,同时也使城市的交通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城市交通系统始终处于正常稳定的运行状态,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加强道路桥梁的施工效果和质量。经过有关人员的调查和研究发现,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时常会出现沉降问题,对城市交通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和阻碍。为了能够有效改善这一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相应的技术能力和水平,使之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文章围绕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展开一系列的讨论。
关键词:道路桥梁;沉降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1道路桥梁工程沉降路段路基路面施工概述
道路桥梁出现沉降问题的产生因素有很多,例如,由于道路桥梁所处的地域、施工过程的环境因素、道路投入运行后的超重货车等都会造成道路桥梁的沉降问题发生。如果不及时地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可能会由于道路桥梁承压过大导致桥梁使用年限减少的情况发生。其中桥梁路基路面发生沉降的现象中,桥头跳车问题是普遍发生的现象,因此,要在桥头搭板上下功夫,路基路面出现沉降的现象时几乎都是桥梁支柱的问题,因为桥梁的桥台与路基的土层部分距离较近,无法完全受力,发挥其应有的承载作用。
2道路桥梁工程中路面沉降的原因
2.1沉降段结构不合理
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时,需要添加粗粒料或增加钢筋的方式进行路基建设,防止因为路桥段之间存在刚度差而导致路桥出现沉降现象。但是在进行实际施工作业时,建筑人员只进行普通施工设计,致使桥头沉降段结构产生一定问题,从而导致沉降段路基路面出现沉降现象,进而影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
2.2材料质量缺乏有力的管控
在道路桥梁的材料选择中,特别是台背材料的选择方面,大部分的施工单位都会选择大颗粒透水性好的材料进行施工。但是这类材料由于孔隙较大,所以在车辆碾压的影响下空隙会缩小,极易引发路堤下陷或不均匀沉降现象。
2.3压实度不满足标准
压实度主要是出现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填土这一过程,决定着整个施工的压实度,也是公认难度最高的过程,并且操作相对复杂。特别是台后回填,必须使用透水性密实材料分层碾压填筑,分层厚度不大于20cm,采用小型机具加水密法进行夯实。除了考虑施工过程的压实度要求,还要考虑工后压实度继续增加的问题。如果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没有达到标准,则施工路基的硬度与舒适度都会被影响。因此,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可能会出现由于施工人员疏忽导致的压实度不足的问题,从而出现路面沉降。另外,由于车辆来往数量的与日俱增,也会在日积月累中造成路面的形态发生改变,导致路基的沉降。
3路桥施工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分析
3.1科学设计沉降段的结构形式
根据桥头处引道的沉降段,该结构缺乏合理的设计,导致沉降,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通过多年的公路桥梁建设经验,总结了用于沉降路段施工方法:主要概括为两大类,设计和施工:首先,针对沉降段的搭板长度和强度进行设计。当前我国这个领域仍然有很多功能不足,尤其是缺乏相应的设计标准,因此,在设计时,为了确保设计质量,设计单位应根据自己过去的这种技术设计实践,根据道路工程和桥梁及房屋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其次,在检查设计方案合理性的条件下,我们从施工的角度出发,例如,充分结合路桥沉降的实际情况和搭板的长度,在稳定的前提下,可以大大减少道路桥梁沉降的可能性。
3.2连接桥台与搭板
(1)锚栓设置方面,应将台端附近的锚栓设置于桥台上面,保证锚栓设置科学,防止由于搭板不当而导致其纵向滑动,保证桥台与搭板连接稳定。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可以选择22号钢筋辅助进行施工,应保证钢筋之间距离合理,通常控制在75~80cm范围内。如果发生竖直锚栓影响搭板并且损坏牛腿的现象,应及时采取同步移动,限制位移以及设置水平拉杆。(2)支座设置方面,支座应该设置在铺设了1~2cm厚度的油毡垫层搭板台层下面,道路桥梁工程根据施工需求可以选择规格为150mm×150mm的板式橡胶支座,支座之间的距离规定为80cm。(3)倒角设置方面,倒角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搭板移动而造成的道路路面损坏问题,具体设置方法是将牛腿边缘和台端边缘设置为倒角。(4)填缝材料的选择方面,科学选择填缝材料并保证填缝作业的质量,可有效防止雨水渗入,提高搭台与桥台的连接质量,可选择麻絮和玻璃纤维等材料作为填缝材料,直接填入缝隙,并灌注较稀的沥青完成填缝处理。
3.3积极采用地基施工技术
地基结构施工工作中,应该采用先进技术措施,提升沉降段路基路面的地基结构强度和稳定性。通常情况下,沉降段区域主要就是固结类型、次固结类型与瞬间类型的沉降现象,对于固结类型的沉降问题而言,就是在路基区域中饱和性黏土在负载作用下排放孔隙水,减小孔隙的情况下出现沉降问题,此类沉降现象的持续周期很长。次固结类型的沉降问题,就是在固结沉降以后再次发生沉降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是因为路基土壤颗粒相互蠕变或者重新组合排列,出现相应的沉降问题。由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类型不同,所以在发生沉降问题期间沉降的形式也存在差异,在受到外部荷载作用以后,孔隙水迅速排除,固结的时间很短,出现瞬间沉降的现象。在此期间,施工企业应该按照沉降段的具体情况开展地基处理工作,按照当地区域的土壤特点合理选择填充材料,如果路基结构的土壤松软,就要开展加固处理工作与硬化处理工作,应用换填土技术措施、超负荷预压技术措施、震动碎石技术措施等等,实现地基的有效加固目的。
3.4路基路面排水
在对道路桥梁沉降段的路基施工时,如果积水过多会使路基不稳定,同时也会影响路基的承重性,因此需要不断提高路基路面的排水处理能力,通过排水加固的方法,提升路基路面的承受力。较常用的排水措施是设置相应的截水沟,也可以在地表设置排水管,使用混凝土所制成的预制板加固沟渠。在设置地面和地下排水沟时,要提前控制管道和沟渠的长度,避免因长度过长导致水流过于集中,从而难以疏通水流和分流。在排水的过程中,要提前考察当地地质和相应的水环境,以此确定更加合理的方案。通过就地取材,可以有效让排水设施及时将水排出,尽可能减少积水对道路造成的破坏。
3.5后台填筑施工
通过后台填筑施工,可以将路面沉降的可能性降至最低,路基路面沉降是因为结构变形和重力压迫造成的,后台填筑可以将这些影响降到最低。后台填筑施工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材料的选择,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填筑材料比较多样化,有各种各样的填筑材料,不同的材料其应用范围不同,在选择的时候,需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选择,不同的沉降地段对填筑材料的要求不同,如果选错了填筑材料,那么填筑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拥有填筑质量。填筑材料有重型材料、轻型材料、压实材料等,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优势,一般情况下,在后台填筑施工过程中,对轻型材料的使用较少,对压实材料的使用较多,压实材料可以有效提高路面压缩密度,将路面沉降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4结语
对于道路桥梁的施工建设和后期使用而言,对整体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等都起到基本的保障作用,因此需要借助有效措施和技术来控制路段沉降问题出现.进而使得道路桥梁行车更加安全,相应的经济效益也能够获得体现.与此同时,提升施工技术水平,确保路基路面施工稳定,以此来提升道路桥梁整体的施工质量,这样也更是能够体现施工质量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康永兴.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8(31):124-125.
[2]张志鹏.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22):52-53.
[3]胡丽萍.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应用解析[J].山西建筑,2018,44(33):120-121.
[4]周兵.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相关研究[J].四川水泥,2018(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