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模式下标准工艺应用管理探索

发表时间:2021/6/24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5期(中)   作者:郑乃泉
[导读] 文章介绍了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某抽水蓄能电站在标准工艺应用管理策划
        郑乃泉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160
        摘要:文章介绍了在EPC总承包模式下,某抽水蓄能电站在标准工艺应用管理策划、制度建立、过程管控、标准工艺示范区建设和总结推广等方面管理模式和经验,可为大中型水电站EPC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标准工艺;工艺设计;工艺流程;EPC总承包;
        前言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EPC模式进行项目工程总承包,可有效精简项目工程承包流程,促进工程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以下在对EPC工程总承包模式进行整体概述的基础上,针对其应用风险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推动实现EPC模式与工程项目承包的有机结合。
        一、工程总承包EPC模式的概述
        1.重要性
        项目工程承包管理过程中,采用EPC模式进行工程总承包,通过阶段发包的形式,有效缩短项目工程的建设工期,推动项目工程实行集成化经营管理模式,在工程管理各个阶段形成交叉,发挥EPC模式在工程总承包工作中的设计作用,进而实现项目工程的内部协调,有效降低工程承包过程中的运行成本,提高项目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
        2.优缺点
        项目工程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具体应用效果呈现出正面和负面两种,其一,在项目工程承包过程中,采用EPC模式,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等问题将由承包商负责,有效简化工程承包责任划分工作流程,明确合同组织关系,便于业主开展项目工程管理工作,将工程施工技术工艺与施工设备采购工作相结合。同时,EPC模式属于总价包干且不可随意调整价格,能够保证业主投入资金再造能力,防止业主出现严重的资金风险,提升整体项目工程的综合效益;其二,项目工程采用EPC模式进行工程总承包,极大缩减了承包商数量,增加承包商风险,进而产生高额的工程造价成本,此外,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无异于将工程项目建设流程、技术、收益等工作全部交由承包商处理,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完全依靠承包商经验和技术工艺水平。
        3.组织形式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的承句模式之一,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工程组织实施方式上的重大变革。其本质是根据项目工程的实际建设需求,将工程各个阶段的管理主体和任务进行明确划分。通过建立良好的工程项目组织形式,对传统模式下的管理方式进行整改,将部分经营管理权力下放给项目工程承包方,强化工程项目参与方的收益与管理权力,进而形成权责统一的项目工程承包模式,维持工程项目管理主体之间经济利益的平衡。EPC总承包模式为业主提供设计、采购、施工等服务。
        二、标准工艺应用管理
        1.重视标准工艺应用管理策划
        标准工艺的策划管理是应用流程的核心内容。在主体工程开工前,EPC总包部组织编制《某电站EPC总承包项目标准工艺应用策划方案》,明确标准工艺应用的总体工作思路和目标;梳理并明确标准工艺应用部位、工艺设计内容、工艺流程、实施责任人,建立标准工艺培训要求,规范标准工艺应用牌和示范区牌等。根据年度施工进度计划,EPC总包部组织编制年度标准工艺应用二次策划方案,明确年内标准工艺重点工作安排、标准工艺应用清单、标准工艺流程及质量要点、标准工艺应用培训和标准工艺示范区建设计划等,并明确EPC总包部的年度标准工艺应用管理考核要求。
        2.建立标准工艺应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管理流程的重要保障。在标准工艺应用初始阶段,现场存在标准工艺应用策划执行力不强、工艺应用效果差、外观质量参差不齐及示范区建设随意化等现象,未起到标准工艺应用改善施工质量的作用。

为提高标准工艺应用效果,推行施工"样板引路"和"示范工艺"的管控模式,EPC总包部制定《某电站EPC总承包项目标准工艺示范区评定管理办法》,建立工艺应用检查、监督考核机制;实施台账管理制度,建立标准工艺培训、应用牌和示范区统计台账;编制工艺示范区建设联合评定表和工艺质量评定表,规范标准工艺示范区评定流程和明确示范区建设标准。建立标准工艺应用"首仓责任制"管理制度。"首仓责任制"以达到"首仓"建立标准工艺示范区为目的,实施"样板引路",建立从EPC总包部、项目部至班组的责任制。"首仓"即某标准工艺的"第1挖、第1护、第1灌、第1仓、第1焊、第1装等等"。
        3.加强过程管控,建立标准工艺示范区
        过程管控是管理流程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EPC总包部质量管控职责,做实监督工作。EPC总包部印制标准工艺口袋书,发放给一线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保证标准工艺的有效传递;监督标准工艺应用"首仓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每个工作面以及每项施工工艺的标准工艺应用牌悬挂到位与否,不定期检查现场标准工艺应用情况,发现问题现场督察整改,定期点评、小结标准工艺实施情况;督促监督各施工项目部提高人员素质,采用先进施工技术装备,定期开展过程中应用管理自查工作,及时纠偏和整改;组织各参建单位现场观摩和管理经验交流,联合评选标准工艺应用管理先进作业队和班组。标准工艺示范区是落实"样板引路"和"示范工艺"的有效方式,是标准工艺应用管理的基础工作。"首仓"标准工艺应用前,EPC总包部组织参建单位进行标准工艺培训,施工项目部对班组进行培训,班组实施生产性工艺试验,验证标准工艺流程可实施性,并向EPC总包部反馈试验成果。“首仓”施工时,EPC总包部旁站监督工艺流程落实情况,及时对工艺过程进行纠偏,并对“首仓”工艺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给予达到示范区建设标准的相关责任人奖励,否则进行通报批评。
        三、标准工艺应用管理建议
        1.做好人、材、机把关
        人、材、机是工程管理的三大要素,是否严格把控人、材、机,是决定工程的成败关键。EPC总包部管理人员应熟悉标准工艺管理流程,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做好标准工艺培训、流程审查和旁站工作;设计人员应熟悉现场,各专业间加强沟通,采用标准化、通用化设计;施工项目部应从质量意识、掌握标准工艺流程的熟练程度、操作技能等方面,严把工人进场关,坚持实施施工一线工人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工作。EPC总包部会同参建各方进行每批进场材料的检查验收,确保各项试验检测指标满足要求,否则作退场处理;建立材料到货验收台账和材料使用跟踪台账,确保材料使用的可追溯性;不定时对项目部材料管理、仓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材料满足工程要求。
        2.发挥设计牵头的EPC优势
        本工程采用设计牵头的EPC总承包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应首先充分发挥设计龙头作用,鼓励设计项目部主动采用"五新"技术,强化标准化设计理念,提高细部设计、工艺设计和工艺二次设计的标准化程度。推行数字化技术的工程设计应用,基于三维设计理念、工作流程和标准体系,采用三维VPM协同设计平台,开展多专业三维设计、三维校审、碰撞检查、工程出图和标准工艺装配式设计等工作。深度推行设计施工一体化,充分发挥设计、施工各自特长,组织双方共同策划、应对、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设计方案中积极采纳参建各方意见,确保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及满足工艺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EPC总承包项目部从标准工艺应用管理入手,统一工艺管理流程和工作要求,建立管理策划、评价、应用率和应用效果四位一体的评价考核机制,推行标准工艺应用"首仓责任制"。实施"样板引路"和"示范工艺"的过程管控,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抽水蓄能电站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2019年版)[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
        [2]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工程建设年度质量策划管理手册:新源基建:G128-2017[S].北京: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