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陕西西安 710016
摘要:现阶段个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进步,让城市的交通运输面临着一定的压力,而地铁因为运量大,准时性好,受到人们的认可,城市居民的生活已经与地铁建立了一定的关系,人们对地铁行车也开始更加重视。在地铁运行中,行车调度是不可缺少的,很大程度上对行业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行车调度要保持安全生产的原则,特别是出现突发事件或许行车故障的情况下,对车辆运行进行合理的维持,是保持地铁高效运行的关键。本文分析在地铁行车中调度调整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地铁;行车调度;调整作用
0引言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网络复杂、指挥运营组织管理集中等特点,一旦发生线路中断,不仅会导致停运车站的乘客滞留,还会因为轨道交通网络影响范围广,而引起网络中各关联站点的乘客滞留。不仅会对乘客的正常出行造成影响,还会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在地铁线路中断时能够灵活、合理地制定地铁运营计划,对列车交路、行车调度等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行车调度可以快速高效地疏散乘客,避免乘客的大面积滞留;确保网络中其他线路仍可正常运行,避免大面积交通瘫痪;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降低负面影,;确保城市公交系统的正常运行。
1地铁行车中调度调整的作用
地铁运行是充满着变化性的过程,因此地铁的行车组织是动态变化的,在地铁运行的实际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变化,都是有一定的随机性。比如车辆晚点、客流量突然增加、设备故障等,这些对地铁的实际运行都是非常不利的,这种情况下,调度调整的人员就要做出准确的判断,时刻注重工作的灵活性,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对待问题要做出准确合理的处理,在行车过程中展开调度调整,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工作的问题,借助调度调整展开合适的处理。因此调度调整可以保证行车的效率以及安全,对地铁运营的实际发展是有决定性作用的。调度调整的合理开展,可以让行车中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降低事件或者故障造成的影响,保证乘客的安全性,并尽量避免对乘客的利益以及生活造成影响,保证地铁行车的准时性以及便捷性。调度调整是保证地铁运行优势的重要基础,也是在实际的地铁行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一旦有问题出现,调度调整人员可以及时做出调整,将风险以及影响控制在最低的程度,让地铁行车保持良好的质量。
2地铁运营中行车调度调整原则
2.1服务原则
地铁的运营主要就是目的就是服务广大人们群众,提升人们出行的便利程度。不断提升服务的质量也是地铁运营的基本原则,在地铁运营行车调度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消除因服务质量或者服务不到位而对乘客造成的影响。
2.2安全原则
安全是一个企业的发展基础,只有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够得到稳健的发展,因此在地铁运营的过程中,一定要保障地铁的行车安全。在进行行车调度调整方案的时候一定要严格遵守安全原则,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最大限度的保障地铁的行车安全以及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2.3全面原则
为了保障地铁的安全运营,在进行行车调度调整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全面原则,不要只针对故障本身,要纵观全局,将一些与其相关的因素进行妥善的处理。
3地铁运营中行车调度调整方案分析
对行车调度调整时需要严格按照列车运行图,来调整列车的行车间隔以及指挥行车,并且要不断的提升地铁运营的服务质量,主要的行车调度调整方案有以下几种:
3.1列车在车站多停晚发或扣车
一旦前方的列车发生行车故障或者是车站的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对行车进行调度时会采取多停晚发或扣车的调整方案。多停晚发也属于扣车的一种形式,通过多停的方式来调整列车之间的间隔,保障车辆的均匀运行。在出现多停晚发现象时一定要做好乘客的安抚工作。在扣车的时候一般是在后方车站采取扣车,扣车的时候要遵循“谁扣谁放”的原则。
扣车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设备扣车,因为通过设备扣车可以清楚的看到扣车的情况,所以扣车时优先采用的方式;另一种是口头扣车,这样的方式会出现遗忘扣车,从而引发不必要的行车处理故障。通过以上的调整措施争取更多的时间来处理行车故障。为了调整晚点的列车时间会采用列车越站运行的措施,但是,越站行驶的前提条件是确保前方的行车安全。在进行列车越站运行的时候要做好乘客的服务工作,避免因越站行驶为乘客出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当车上客流量较大、换乘车、首班车以及末班车情况时就不能采用越站运行的调整方案。为了保障列车的服务质量应当避免出现同一列车连续越站或者是多辆列车在同一站连续越车的现象。当前站台发生火灾、毒气或车上乘客过多的时候采取越战行驶,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避免出现二次伤害。
3.3列车加开、替开
因为行车故障导致列车下线或者是客流量增多时,一般会采取列车加开或者是替开的调度调整方案,加开车辆在运行的时候可以中途不停车,直接到达目的地。
3.4列车停运、下线
为了不断的提升地铁运营的行车质量,需要对存在故障、影响车辆服务质量的列车进行下线处理或者是停运处理。一般在始发站和终点站进行停运下线处理方式。列车的停运和下线使运行的车辆减少,势必会影响到列车的服务质量,因此要为了配合此项调整方案需要采取加开和替开的服务调度措施。
3.5列车反向运行
由于地铁线路是按照上、下行的方式来设计的,因此,路线相同的列车运行方向也是相同的。如果方向相同的两辆列车之间的运行密度差距较大时,为了恢复列车的准点运行,可以在有渡线的车站对列车的运行方向进行调整,当列车发生运行故障,等待救援时间较长时,为了缩短列车之间的运行间隔,也可以借助渡线把列车调整到相反的方向进行运营,以此来保障地铁运营中行车能够均匀进行。
3.6列车站前折返
列车在行驶到终点位置时,会采取站后折返的方式,站后折返的方式可以保证车辆的平行作业,从而避免列车进出站时发生交叉作业,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但是站后折返的方式严重的增加了列车折返的时间。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对列车进行调度调整方案的时候,可以采用列车站前折返的方式。站前折返方式的使用,可以有效的缩短列车折返的时间,减少了列车的运行距离,列车在进行折返的时候会占用区间路线,因此会引发一定的上、下车合流,针对这样的状况,相应的工作人员应及时做好乘客的引导工作。如果外侧式站台的运行车辆也采用站前折返的方式运行,一定要及时的告知接班司机到相应的站台去进行车辆的接应,车站或者司机一定要反向开屏蔽门。
3.7网络线路中断下的行车调度策略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断会导致客流在受影响线路区域内短时急剧增加,造成乘客滞留、主要换乘车站换乘压力剧增,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在线路中断时能够系统、科学、合理、有效地对地铁车辆进行调度、制定列车组织方案是缓解受影响车站压力、快速疏散乘客、缓解地铁运营供需矛盾的重要环节。
4结论
总之,在地铁的行车组织中,调度调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经过本文的不断研究,可以发现调度调整要保持科学的原则,对调度调整人员的专业性也有一定的要求,在调度调整中需要做到对事件以及故障的及时有效处理,保证行车的顺利开展,减少各方面的损失,提升行车的效率以及安全性,促进地铁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焱.基于地铁高密度行车组织下行车调整方式的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7(20):226.
[2]杜衣杭,方卫宁,裘瀚照.基于PCA-AHP地铁行车调度员非技术技能的识别及评定[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6,40(06):64-69.
[3]张大华.地铁行车调度人员工作压力源与压力反应相关性实证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19(09):47-51.
[4]陈峥巍.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度调整方式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2075.
[5]肖健东.地铁运营中的行车调度调整策略分析探讨[J].数字化用户,2017,23(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