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上海市 200062
摘要:在现阶段的城市化中,电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老旧电梯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检验检测人员,必须做好老旧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和谐发展。由于老旧电梯的制造标准与现行的制造标准不一致,导致老旧电梯检验一直是一个难点,同时也是高风险点。为此,笔者就老旧电梯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非常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梯,检验检测,现场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乘梯安全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此大环境之下,电梯检验的相关标准和检验规则(以下简称检规)也在不断更新,检验方式也面临改革,我们深感电梯检验的难度越来越大、压力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不断地攻克检验难点,提升检验能力,提高检验效率。
1对电梯检验的总体理解
电梯的检验主要分为土建部分、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土建部分主要是针对井道的封闭和电梯各部件的承重方面,机械部分也大多是比较直观的检测项目,电气部分特别是电气与机械相结合的试验由于电梯种类繁多所以难点较为突显。但是如果知识全面且能够主动性地分析,那么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分析透彻后甚至会发现有些检验项目看似复杂但检验现场操作却很简单。比如上文提到的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在不能通过较为直观的现象来判断安全钳是否刹住情况下,比如钢丝绳打滑或者因为安全因素不能在轿顶通过人体感受来判断,那么也可以通过此时曳引轮下轿厢侧的钢丝绳的张紧度来间接确认。所以充分理解电梯的原理、标准与检规的要求,往往可以起到化抽象的检验项目为具体,化繁琐的检验内容为简单。下面笔者就从几个有代表性的检验项目,特别是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第1、2号修改单(以下简称2号修改单)所增加的检验项目来分析。
2老旧电梯非常规问题
2.1橡胶减振垫问题
随着电梯使用年龄增加,电梯橡胶减振垫片逐渐出现老化、开裂、蠕变等现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减振隔声性能降低。橡胶减振老化、开裂使橡胶的减振性能降低,同时增大了主机运行晃动幅度。(2)主机垂直度发生变化。GB/T10060-2011《电梯安装验收规范》要求曳引轮缘端面相对水平面的垂直度在空载或者满载工况下均不宜大于4/1000。主机基座下置的4个橡胶减振垫在不同工况下所承受的应力不同,在长期静应力作用下,对重侧的橡胶减振垫蠕变较大,另外曳引轮侧的橡胶减振垫蠕变也较大,这会导致主机的垂直度偏差增大,进而影响钢丝绳张力,钢丝绳与曳引轮非正常磨损,曳引力不足,制动距离增大。检验人员应该注意观察橡胶减振垫老化、开裂、蠕变等现象,必要时测量主机的垂直度、钢丝绳的张力和磨损度、曳引轮槽磨损、制停距离等。
2.2机型老旧维修困难
因电梯设计制造更新换代的原因,部分机型存在停产情况,维保单位在设备修理过程中通过正规渠道难以获取维修配件,而是通过二手配件交易市场获得或者寻找替代品,配件质量无法保障,在花费高昂维修人力成本以及配件更换成本的同时,无法根治电梯本体故障缺陷,导致电梯故障依旧频发。维保人员在对老旧电梯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因使用非原厂出产的配件原因,进一步导致了电梯后期难以维修的情况,例如部分接线与电气原理图不匹配的现象。加强使用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核查,对于设备故障频发以及投诉率高的使用单位加强监管,督促使用单位开展设备日常巡查,对发现的电梯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
2.3电梯部件更换或修理问题
新的《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对电梯施工类别进行了重新划分,赋予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更多自主权,更换或修理符合规范的电梯部件不再需要监督检验,这给电梯检验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检查电梯部件是否进行过更换或修理,更换或修理是否符合新的《电梯施工类别划分表》要求,更换或修理后部件功能是否达到要求。在某次定期检验中,笔者发现更换了限速器,在做“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时发现轿厢无法停止,经过仔细排查发现,限速器动作方向与轿厢下行方向不一致。维保人员调整之后,“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正常,并现场进行限速器动作速度校验。此外,检验人员还现场对比了同批次其他电梯的限速器规格是否一致,查看与存档资料的限速器规格是否一致。
2.4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试验
此项试验对于检验人员甚至很多一线的维保人员来说都尤为困难。原因有二,其一对于轿厢意外移动的概念未深入理解,其二因为不同品牌和不同型号的电梯的试验方法可能都不同,所以现场做此项试验时感觉困难重重。轿厢意外移动具体的条件和组合情况见表1。其次,轿厢的意外移动只考虑电梯停靠过程或停靠在层站处且门开着的情况,因为只有此时才有人员被剪切的危险存在。当电梯的制动器是存在内部冗余的且具有自监测功能能够保证制动器是安全可靠的,并且此电梯没有开门平层、再平层和预操作的功能即没有开门走梯的可能,故根据表1是可以没有检测子系统的,那么就没有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也就不需要做动作试验,检验时只需要试验制动器的自监测功能。现在绝大多数电梯即永磁同步主机的乘客电梯都是采用冗余制动器且具有开门平层、再平层和预操作功能,即应当有检测子系统,此类电梯的检测子系统一般都是由开门平层和再平层系统来充当。现在部分的载货电梯是采用蜗轮和蜗杆减速箱的主机,此类电梯的制动器是不存在内部冗余的。因此,此类电梯都需要有检测子系统,其检测子系统可能是开门平层和再平层系统也可能是限速器等部件,但是此类电梯和上一类电梯的制动子系统是不一样的,即轿厢意外移动的检测和制停部件不一样。前一类电梯的制停部件是冗余制动器,而此类电梯的制停部件是夹绳器或夹轮器等装置,这也是很多电梯技术人员在现场试验部分载货电梯的轿厢意外移动试验时容易出错的地方。
2.5电梯检验一些隐藏的概念
对于标准和检规中隐藏的一些概念问题,我们也应该有所了解和研究。比如,上文所述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仅检测电梯在正常门打开的情况下的意外移动,但是此意外移动是不包括曳引能力的丧失的。由此我们联想到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现大多数电梯的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和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一样都是采用冗余制动器,那么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也不能在电梯曳引能力丧失时提供保护。由此可以看出曳引能力是电梯运行的基础也是安全保障的基础,而从上文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的检验中不难看出制动器的安全可靠是众多保护装置实现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老旧电梯的安全运行是公众非常关心的热门话题,检验和评估成为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能够提高老旧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存在的安全风险。检验或评估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又要注意一些细节、非常规问题,确保电梯在可以预测范围内不存在安全死角,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曹喜平.浅谈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J].机电信息,2015(15):173-174.
[2]陈勇鑫.浅析电梯的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安全管理[J].价值工程,2011,30(12):255.
[3]贺杰.电梯检验检测工作及检测现场的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16(14):282.
[4]谢春华.中山市老旧电梯安全监管问题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8.
[5]刘娅芬,肖飞.浅议电梯安全评价规则[J].标准科学,2016(9):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