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 北京市 102445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水环境的安全性直接影响着区域性用水安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水污染防控角度分析了工业园区水环境风险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技术。
关键词:水环境;风险分析;防控技术
引言
水环境监测工作主要是指在尊重水循环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查和研究水体的质量和水体所处的环境质量,旨在节约我国的水资源,并且促进我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用水安全。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直接影响着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监测效率,所以要特别重视。那么如何在水环境监测中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成为了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
1推进我国水环境风险管理的突出问题
1.1缺少较为统一的管理机构以及机制
目前我国的流域水管理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流域水资源管理行政机构数量较多,不同部门之间相对独立,所负责的内容有所差异,如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负责水环境保护以及治理,水利水电部门负责对水量水能进行控制,市政部门负责城市水道给排水等。这些部门的权责相互关联,同时也相互独立,从而造成每个部门都是从自身角度制定管理方案和机制,单一地对流域水实施规划以及管理,很难使流域水资源的效能实现最大化,一旦发生某些事故也容易出现不同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情况。
1.2水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能力有限
近几年,我国逐步重视水环境监测方面的发展,但是水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能力有限,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虽然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发展速度相对来说比较快,但是水环境监测工作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所以监测工作人员的水环境监测专业知识和监测技术能力无法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水环境监测的工作性质与其它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相对较高。但是少数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水环境监测工作时并不具备专业的监测资格和能力,所以在进行监测的过程中无法保证监测操作的专业性、监测思维的严谨性以及监测结果的科学性,这也就难以保障我国水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效率。
1.3污水处理厂事故排放
污水处理厂所排放的水量相对较大,但是排出物的浓度相对较低,这些排出物进入到河流之后就会被河流水体稀释,不会产生过度污染。但如果污水处理厂发生某些事故进行排放时,就算是马上关闭入河闸坝,停止向河流输送污染水体,事故排水也还是会对园区内水系统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尤其是在排放口周边区域所形成的污染会不断扩散,一旦受到大雨等方面的影响,污染就会更严重。
2推进我国水环境风险管理的战略对策思考
2.1不断完善流域立法,形成较为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
我国具有非常发达的水系,气候差异明显,不同区域不能通过同样的方式解决所有流域水环境问题,所以要加快推进地方立法,形成更加适合当地的水环境法规。利用法律约束来保证流域内政府机构、企业等履行自身职责,推动流域水生态环境的持续完善。针对某些流域较长、涉及跨省区域的情况,一定要有效协调跨地区流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流域整体规划目标,从而确保流域管理以及地方区域管理能够有效结合、共同治理。
2.2培养水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对于水环境监测来说,工作人员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和基本素质是影响水环境监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培养水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以此来提高水环境监测工作的专业程度。
要想培养水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就要提高对监测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的重视程度,通过开展水环境监测科学技能教育活动和专业监测理论知识培训,使监测工作人员理解并掌握符合水环境监测要求和标准的监测技术。除此之外,还要根据水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组织监测工作人员学习先进的监测理念和监测技能,并将监测工作中的责任和任务落实到每一个监测工作人员,提高监测工作人员在水环境监测中的责任意识和工作动力。通过培训水环境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
2.3加快风险防控体系和防控能力现代化
整和累积性风险的防控整合已有的风险防控数据库及平台,建立流域水环境风险防控综合数据平台,集成不同流域风险污染物清单、风险等级分区、水环境基准值/标准值/可接受风险阈值、应急处置技术系统及经验案例大数据,不断更新完善流域污染与风险数据库,实现高风险流域、行业的显示功能,实现不同流域风险污染物、风险分区及管理阈值的查询与筛选功能,实现典型涉水环境风险事故及应对措施、累积性风险的主要风险因子查询参考功能,为规范高效的管理决策和应急处置调度提供支撑。
2.4加强环保产业培育,推动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
为了有效解决流域行业重污染的问题,要加强先进污染治理技术的调查以及评估,通过创新发展来突破污染治理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全过程水污染治理体系,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水污染控制技术体系。相关政府机构应建立水专项研发技术体系,积极推动新兴环保产业的发展,最终形成设备先进、种类完善的环保产业体系,全方位支撑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2.5重视水环境监测结果的审核工作
在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中,监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样品所在水体区域中水资源的性质和质量,所以在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中,要重视水环境监测结果的审核工作,以此来提高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准确程度和专业程度。水环境监测结果主要是通过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专业的监测设备,对所采集的水体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最终得到关于水体样品的具体数据信息,但是在监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影响对水环境的分析和评价,这就需要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审核。水环境监测结果的审核工作主要包括分类整理并归纳监测数据信息、深入研究并分析监测数据信息以及统计监测数据信息并对所存在的不同程度的误差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重视水环境监测结果的审核工作,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升监测数据信息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代表性,提升水环境监测中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制度的质量和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水环境污染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解决好短期突出问题的同时,加强战略统筹逐级推进。突发性风险防控方面,我国体制与制度优势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中得到体现,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监管落实相关预案和管理办法的实施;累积性风险防控方面,结构型/布局型污染以及沉积物等环境介质中的累积,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相关支撑技术突破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管理体系顶层设计与技术框架/工作程序先行,做好风险评估,长期抓早抓小以消除隐患,避免发生灾难性水生态系统破坏和重大健康危害事件。
参考文献:
[1]韦蒙蒙,白娅彬.浅析流域水环境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能源与环境,2020(3):85-88.
[2]孙滔滔,赵鑫,李再华,等.水源地潜在风险源评估指标体系及其管理平台研发[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11):94-97.
[3]惠婷婷,李艳红.浅析辽河流域水环境管理现状及改善措施[J].环境保护科学,2015(1):88-91.
[4]叶懿安,张磊,蒋晓威,等.区域环境风险分区研究———以泰州市为例[J].环境科技,2018,31(1):41-45.
[5]李琪光.新时期背景下关于对水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思考[J].IT经理世界,2020,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