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塘沽渤海建工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7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背景下,我国各大建筑企业也在为争取国际建筑施工市场的一席之地而不断努力。但是,与先进国家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相比,我国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对此,我国必须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合同管理和风险防控水平,以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合同管理;风险控制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而契约合同能让合同双方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时还能让市场经济得以规范化发展,所以人们对合同的签订也更加重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包含了多方面的合同关系,其中有业主和施工企业所制定的施工承包合同;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所签订的劳务合同;施工企业和一些施工材料供应商或者生产厂家签订的合作合同等。在工程监管过程中,其中的合同管理就是指委托或者建设单位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监理单位,从而对工程施工的承包合同开展管理工作,以合同作为基本准则,对建筑工程进行全程控制。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风险
1.1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在我国范围内,从事建筑施工的人员大多是农民工,该部分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相关的施工操作也无法很好地识别潜在风险,规避风险能力较低。从建筑施工企业角度来说,在项目施工前,企业通常都不重视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这造成大部分建筑施工人员在施工中遇到风险时,不知如何保护自己,从而导致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不仅阻碍了项目施工顺利完成,还会对项目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的打击。
1.2在使用合同文本的过程中不规范
(1)所签订的施工合同不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没有使用合同的标准文书,或者对合同中的标准内容进行了随意的更改。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有时把对自身不利的一些条款进行了随意删减,或者过多地增加了一些补充性的条款,导致合同内容失去了公平性,这种情况极易引发合同纠纷。另外,增加的条款比较简单,用词方面也模糊不清,导致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明确。(2)在合同中存在着条款不合理和模糊不清的问题。比如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没有列出风险系数,或者所列出的风险系数包含的内容不明确,当发生一些变更和调整时,就无法进行确定,因此会产生一系列的纠纷问题。
1.3工程进度中的问题
项目进度计划是基于原始施工组织设计的计划进度表和业主提出的变更来制定。为了使建筑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就要管理施工工期。也就是说,建筑工程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通过在指定时间内管理项目进度不仅能确保建筑质量,还可以有效管理成本。建筑工程中项目管理进度表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限制了项目进度表的管理。在建筑项目开展时,有许多客观因素影响着项目进度,例如建设项目本身的某些约束,建设项目主观和客观方面之间的管理差异,建设工程的施工,聘用建设人员的情况以及超出合同或计划的事情可能存在一些与风险和材料供应有关的问题。另外,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盲点,因为有许多属于不同承包商的子项目,可能与某些事或计划中的风险或物资供应有关,在发生劳资纠纷和供应问题时,一些不负责任的承包商只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却没有积极解决问题。而项目进度与建筑项目的材料质量和成本密切相关。如果要加快施工速度,则需要增加成本。一些项目承包商没有考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合理分配资源。
2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措施
2.1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在合同管理工作中,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可以降低合同风险水平,而为了提高风险预警的有效性,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立并完全合同风险评估体系,做好合同对象的信用等级的评价,并且在合同签订和履行等环节做好风险评估,确保可以及时发现风险类问题,对照风险等级,给出相应程度的预警。同时,管理者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控,避免风险问题的发生,或者将风险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2)要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风险管控部门,明确其职责和权利,确保可以对合同中的潜在风险问题给予科学的、正确的评估。另外,需针对不同风险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将风险问题扼杀在摇篮中。(3)在实际工作中,风险管控部门要仔细认真地分析各类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4)加强风险跟踪,当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问题时,风险管控部门必须及时预警。同时加强跟踪,并以最快的时间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以更好地在掌握风险变化情况跟的同时,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2.2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要规范和合法
(1)需要大力推行合同的示范文本:大力推行合同的示范文本,对合同的表述形式进行规范,让我国的建设工程合同体系得到有效建立和完善,以此来保证双方利益的合法化。(2)重视合同的谈判工作:合同的谈判是合同管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合同的制定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合同的谈判,不仅能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和目的进行规定,还能让双方的职责范围得到有效的限制。合同的谈判需要遵守平等和合法的原则,彼此之间相互合作,让利益之和最大化。另外,还要充分运用法律原则,让合同中的内容条款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质量的等级要达到国家的标准,在工期的制定上符合国家的工期计划,与此同时,还要满足工程造价控制的需求。(3)规范合同的签订和执行:所有涉及工程的工期、计价和工程款的违约条款,以及各自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等,都需要进行明确的约定,并且填写清楚,用词方面也要准确,不可用词模糊不清,以避免经济纠纷的出现。合同签订后,在合同的执行期内一定要按照双方所签字的条款来执行相关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存在问题的一些合同条款依法进行修改和补充。
2.3加强合同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完善管理机构
合同管理工作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有全局性、技术性、法律性的思想意识,因此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建筑企业也要增强合同法律和管理方面的意识,提升对专业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第一,在企业中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究其原因是在合同管理工作中,从合同的拟定到最后的签订会涉及较多部门,如果没有完善的合同管理机制作为依托,就无法有效、顺利地进行合同签订工作。在企业内部应该出台《建筑工程合同办理流程》《合同法律审查流程》等相关规章制度,从而以此为基础严格管控合同签订的全过程。第二,加强合同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合同的拟定、签订、履行这一整个过程都与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工作效率和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企业应该定期对合同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同时深入分析企业当前合同中存在的各种纠纷问题,从而促使合同管理工作人员全面、深入地了解施工合同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企业内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愈发重要。安全生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当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实力,都开始将发展的眼光投入国际市场,并逐渐加强了对于提高项目合同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水平的重视程度,以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鑫强,陈磊.关于建设工程监理项目合同管理的探讨[J].建设监理,2012(1).
[2]陈乾.全过程合同管理的工程项目风险规避技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3).
[3]吕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及工程造价控制研究[J].营销界,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