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大港油田电力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对电力需求的逐渐增加,对低压配电系统加强管理,保证配电网运行通畅,已经成为电力工作人员需要长期重点关注的问题。然而,在传统主要由人工进行运维的低压配电系统中,却在系统运行不畅、运维抢修效率低下等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影响着正常的电力供应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电力自动化控制的应用,则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低压配电系统;应用
引言
在国民经济日益增长的背景下,电力需求量大幅度增加,配电网承担巨大的电力载荷,为保证电力平稳、安全的传输,需要关注配电网组网工作,低压配电系统是配电网能顺利运行的关键所在,为此需要关注低压配电系统设计是否合理,还应该对变电所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以及系统升级等工作,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为建设更加稳定、安全的输电环境,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引入自动化技术,已成为供电企业目前发展的不二选择。
1电力自动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特征
电力自动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第一个应用特点便是电力故障问题分析和高精度的测量。电力自动控制系统有着十分全面且准确的故障分析作用,在配电系统出现了故障之后可以准确地测量出故障位置,有效缩短了查找故障源头和故障排除的时间。除此之外,它能够准确测量电压电流的不平衡率,帮助电力系统安全平稳运行,降低安全风险,提高运行效率。除了精准查找外,合理的通信网络构架也是主要应用特征之一,电力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通信网络构架大多使用分层分树的方式,能够在系统中应用通信管理模块以及总线集线器,简化系统拓扑结构,通过这一措施来提高网络通信质量水平。最后,系统出色的自检能力也是其主要特征。正是因为在电力控制系统中包括了控制和保护功能的自检系统,因此在低压配电系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切实发挥自身对系统的保护作用,从而帮助系统实现安全稳定运行。若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则电力控制系统会及时发出警报声,提示相关工作人员,监测出较为精准的故障位置,帮助工作人员找到故障源头,减少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的故障判断失误问题,提高故障排除率,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2电力自动化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2.1自动化监测
在灵活性上,电力自动化控制在双电源供电系统中可实时监控电源的状态和两进线一母联开关的分合闸状态,转换时间和电压阈值可以根据现场负载情况现场灵活调整,工作方式也可以调整,既可以自投自复,也可以自投不自复,控制方式多样,既可以自动转换,也可以手动转换,便于电网运维人员查找、检修故障,人机界面操作直观简单,简化了检修人员的操作流程。并且本身在400V单母分断的供电方案中,均可用采用此电源自动转换系统。且对于低压配网的公变箱变、公变配电室、农网配电台区等,均具有应用价值,实现低压配网的透明管理,具有充分的机动性与灵活性,是大数据时代下智能设备和物联网技术的完美结合。在自动监测上,首先,能够及时监控低压配电系统中电源及设备状况,故障时可及时记录所有故障信息,停电后,运维人员仍可查看故障信息,提高了抢修效率。其次,在箱变中应用后,则至少能保持两个箱变的进线只要有一个有电,就能提供两个箱变的负载的供电,多了一个备份的功能。也就是说,除非两个箱变进线都断电,才会导致负载断电,冗余性多了一倍。这样就减低了电力故障或偶然事故发生时对人们生活等方面造成的影响。相应地,低压电源自动转换系统会检测电源的电压,检测到电压出现失压、缺相、过压、欠压任一种情况时,由控制器发命令让进线开关分闸、母联开关合闸,通过自动切换来实现自动化的电力事故预处理,大大缩短了停电时间和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了供电的连续性。
2.2构建通信网络
在当前阶段,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分层构建,还需要明确低压配电系统,工作要求,确定网络架构标准,确保系统运行可以达到实际要求。与此同时,需要保证系统运行结构的合理性以及结构组成的完整度,从而可以提升系统运行效果,在通信网络架构设计期间,还应该对抽屉式开关柜进行功能定位,掌握总线结构内拓扑对系统运行稳定性形成的影响。低压配电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该了解电力测控项目内容,需要掌握电力自动控制工作要求,确保信息搜集、存储等工作,可以按要求完成,并利用管理机制开展系统运行、监督等工作,掌握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状况,完善系统结构,提升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不仅如此,还需要制定维护机制,通过集中升级安装操作,实现通信网络架构,将电力自动控制系统联入结构中。
2.3输电管理自动控制
在我国用电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如果仍采用以往输电管理方式,将会严重影响他管理工作效果,为此供电企业需要使用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完善低配输电系统,并引入自动化控制技术,使低压配电系统具备较高的智能程度,从而可以在工作要求下,完成电量传输、危险点管理、故障信息传递,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使维护人员根据故障信息,快速维修系统设备。在当前阶段,全自动管理系统已成为供电企业发展必须引用的技术,为了进一步提升配电系统输送电能的安全性及稳定性,还需要加强信息收集、传输能力,通过智能监测及时生成故障信息,并发出报警信号,使维修人员可以凭借故障信息,快速开展维护工作。为了提升工作效果,故障信息必须精准全面,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强化电力系统工作能力,使用监控系统进行全程监管,完成信息智能检测、分析、处理等工作,实现远程操作,向控制中心传递信息,提升信息传递效率,从而保证维修工作可以在故障发生后,通过报警信息迅速处理故障点,借助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使输电管理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变。
2.4自动化报警与控制
电力自动化控制通过系统对箱变及配电室的管理,使设备状态和运行状态更清晰更直观,对于预警信息系统发出告警,提高主动检修的能力。比如,在监测到变压器负载率超过设定值或电压低于设定阈值时,将及时进行自动干预与控制,根据预先设定好的优先级,选择性的切除部分负荷,确保重要负荷不断电,从而避免由此可能导致的供电中断、供电设备损坏、造成安全事故等问题。此外,其能够通过对箱变及配电室的管理,使设备状态和运行状态更清晰更直观,对于预警信息系统发出告警,提高主动检修的能力。具体来讲,就是包括能够根据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即时监控分析,对于不合理供电因素即时发出警报,在出现有关问题时,通过发布指令进行自动化控制与调节,避免由此产生的安全隐患。并对线路中存在的过热、负载、设备老化等问题及时反馈、优化与控制,提醒工作人员对低压配电系统进行提前的维护。
结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辅助低压配电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转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功效发挥方法进行不间断的研究,降低低压配电系统在实际运转过程中的故障发生率,为电力系统的稳定供电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夏明丽.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10):117-119.
[2]刘杰,刘奎.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14):162.
[3]王守江.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2(21):61-63.
[4]李冰.电力自动控制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2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