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中的造价合理化控制探讨 缪芳芳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缪芳芳 徐川川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我国的电力配网工程建设飞速发展,在面对日益提高的生产与生活需求,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通过对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中的造价进行合理化控制,被电力行业视为提高电力配网工程建设质量,合理优化资源使用的重要方式。
        萧山供电局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我国的电力配网工程建设飞速发展,在面对日益提高的生产与生活需求,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通过对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中的造价进行合理化控制,被电力行业视为提高电力配网工程建设质量,合理优化资源使用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在能源市场全球化竞争与国企深化改革的背景条件之下,合理使用配额,对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中的造价进行合理化控制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配网工程;造价;合理化
        引言
        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带来了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环保”的电网。同时,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了人们生活便捷与安全,需要不断提高配网建设项目的安全可靠性。电气设备的质量是否满足运行要求(如电气控制保护设备遇各种事故时动作的灵敏度、可操作性等)、建设中各种材料质量控制是到位、施工中技术工艺是否符合规范等,都影响着电网的安全运行。将多个设备、材料厂家提供的同产品对比质量,同质量前提,优先价格;采用先进的管理经验,聘请经验丰富和高技术人才施工管理,采用新的施工工艺,让工程造价控制合理化,这样一定会给人民群众带来一个“安全、可靠、高效、环保”的用电环境。
        1电力配网工程造价合理化控制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管理制度将会对电力配网工程合理开展产生重要影响,可以进一步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条件,在提高施工效率方面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电力配网工程开展过程中,相关单位并没有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其后续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阻碍因素,不利于建筑造价管理工作以合理方式开展,影响后续各项工作的工作质量。另一方面,监督机制不完善也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其工作过程中出现消极怠工等问题的几率明显增加,影响了造价控制工作的质量。
        1.2建设队伍素质相对较低
        电力配网工程质量与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而更多强调高素质从业人员在电力配网施工中的作用,以此来实现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加快施工效率并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的目的。但是在当前电力配网工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管理人员通常招不到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同时其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等也并不能满足电力配网工程造价控制的需要,将会严重影响其后续各项工作的工作质量。同时,在电力配网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到管理人员关注重点和造价控制人员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影响,其使用的造价计算方法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对新型计算方法的应用能力也存在不同,需要相关人员加强重视,按照规定来开展后续各项工作,尽可能保障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质量,完善各类造价计算方式,保障其后续各项工作以合理方式开展。但是当前造价控制人员在该方面的突破相对较少,仍按照传统方式开展计算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造价控制水平。
        2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中造价合理化控制措施
        2.1各项费用控制
        在电力配网工程建设造价合理化控制当中,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台班单价,对这三项的定额水平取定直接关系到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合理化控制的水平。具体分析如下。
        2.1.1人工费
        人工分为普通工和技术工,人工费是指直接支付给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人员的各项费用,包括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人员劳动保护费等。由于此套定额体系措施费、规费、管理费、利润都是以人工费为取费基数计取,所以人工费的取定水平尤为重要。


        2.1.2材料费
        材料费主要包括主要材料和消耗性材料两类,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半成品、零星材料、以及施工过程中一次性消耗材料及摊销材料的费用。材料的预算价格包含了材料原价、材料运输费、保险报价费、运输损耗费、采购费及仓储保管费等。定额未计价的主要材料价格,编制人员在计取时应依据定额编列充分考虑。
        2.1.3施工机械台班单价
        施工机械使用费是指因施工机械作业而发生的机械施工费或租赁费用,包括折旧费、大修理费、经常修理费、安装及拆卸费、场外运费、操作人员人工费、燃料动力费、与车船税费及运检费。施工机械台班单价的定额编制,采用综合取定的方式,如果没有单独另附说明,则不作单独调整。
        2.1.4人工费及定额材机费调整
        由于消耗量及单价组成、测定原则不同,在编制预算时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应根据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发布的调整文件进行调整。
        2.2推动配网工程造价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大数据+人工智能正在建筑业掀起全面信息化的浪潮,推动工程造价信息化迈向4.0时代,这将对工程造价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未来“互联网”+“建筑的智慧工程”的整合应用将解决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所头疼的数据平台建设、数据存储、数据安全管理、数据标准化分类、数据分析等问题。“大数据”+“人工智能”将推动工程造价企业全方位大数据生态创新,“云”+“BIM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字化平台,为大型复杂项目提供更科学的造价管控指导。因此,大力推动工程造价数据积累与分析平台建设,打造一款集工程采集、数据分析、指标应用等为一体的工程造价数据积累与分析平台是人工智能时代工程造价管理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有了数据和平台,企业发展的道路才能奠定好基石,企业发展才能更具有核心竞争力。
        2.3加强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和精细化管理
        从电网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来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和精细化的造价管理模式不仅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也有助于企业达到降本增效、自我提升的目标。电改9号文颁布3年多以来,我国先后启动多轮电力体制改革试点,目前已初见成效。随着新电改的持续推进,电价市场化的趋势日益显着。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单独核定输配电价的前提是确定准许收入,而核定准许收入的重要基础是界定和核算输配电有效资产。目前,信息不对称已经成为核算输配电有效资产的关键问题之一。虽然电网公司长期以来非常重视对输变电资产的管理,“账卡物”一致率较高,但是对于低电压等级的配网而言,特别是10kV及以下配网资产,电网公司的管理较为滞后,在PMS2.0(电网设备资产运维精益管理系统)中缺少配网数据和信息,对配网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配网资产管理薄弱。因此,提高输配电有效资产核算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制定合理的输配电价,是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针对配网资产管理薄弱的问题,在配网造价管理过程中,企业需要充分融合信息化资源和共享平台,积极开展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和精细化的造价管理模式,逐步解决人工计算、核量、计价等耗时费力、枯燥繁琐的重复性工作,实现行业效率提升和人员价值提升,达到企业降本增效、管理提升的目的。
        结语
        在能源竞争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实现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合理化控制十分关键且必要。本身电力配网工程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在资源的使用方面占比颇高,为实现资源使用与建设效果的平衡,实现电力配网工程建设造价合理化控制是十分有效地方法,是确保电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保障,符合国家电网总体建设的规划部署与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冯天瑞,王执宇,李悦.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中的造价合理化控制分析[J].经营者,2020(1):241.
        [2]孙少雄,左轩瑞.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中的工程造价合理化控制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7):13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