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肖维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肖维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框架结构主要是一种以混凝土、钢筋作为主要材料的结构体系,这个结构的承载力比较高,作用力大,在建筑施工阶段应用这个框架结构,可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稳定性。
        武汉市深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建筑工程框架结构主要是一种以混凝土、钢筋作为主要材料的结构体系,这个结构的承载力比较高,作用力大,在建筑施工阶段应用这个框架结构,可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稳定性。本文主要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入手,分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以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前言
        建筑工程行业发展比较巡视,人们对建筑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有着更高要求。我国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技术中比较常用的技术就是框架结构,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对比较高,可以满足大规模工业化施工需要,但是当前框架结构的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会对其施工效果有所影响。
        1框架结构施工的基本特征
        在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都在向着超高层方向所发展,已成为现代化建筑工程结构的一个鲜明特点,这个特点也赋予了建筑框架结构的新特点。在竖向构件或是构成层面进行来讲,高层建筑对于重力、载荷都尽享了逐层的积累,这样的话还需要尺寸比较大的主题、墙体进行支撑其有效性。而且,地震载荷和风载荷等这类的载荷还需要借助建筑进行承受,这些载荷的特点是呈竖向非线性分布,对建筑的敏感程度的要求也就更高。以地震荷载为范例,若建筑的层数是比较少的,并且高度较低,在对建筑进行荷载考虑的过程中通常都只考虑到恒定荷载以及部分动荷载,对墙体、桩体和楼梯不会进项认真的掌控,去他的相关构件在于相关规定后,设计也是基本符合规定的。但是高层建筑还需要认真处理抗剪事项,合理分析变形,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工程各地方和材料使用,尽可能的应对变形和负荷比较大的问题。
        2建筑框架结构的钢筋工程施工技术问题
        2.1钢筋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钢筋进行施工的实际过程中,它存选择的焊条规格和型号不符合相关的要求;钢筋焊接的接头有偏心弯折的问题;箍筋尺寸不能满足有关要求。在进行建筑框架施工的时候,这个问题会对其框架整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我们还需妥善处理,在完成钢筋加工完成之后,对其板扎、成品的保护也存在着有关质量的问题,比如说:钢筋类型和数量没有达到过程施工要求,钢筋垫块不充分,并且稳定性不够好,若是钢筋因为人为控制使得检验通过,就会对后续施工有所影响,造成质量问题的产生,存在着潜在安全隐患问题,直接影响到建筑框架的结构。除此之外,在实施焊接钢筋的时候,框架结构的形状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对其框架结构整体施工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2.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2.2.1材料准备
        对于散乱材料来讲,在正式的绑扎固定后,需要将其转移至安全稳定的地方,或者是把其保存至安装好的梁上,将其规定在钢架上。对地面堆放地材料,需要做好相关管理的措施,避免滑落造成的伤害事故出现,在上面进行覆盖油布的时候,需要在其油布上层压上重物,在最端部进行固定。
        2.2.2做好焊接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正式焊接的施工之前,需要严格按照对应的操作规程,做好其焊接试验工作,对进场各批钢筋进行逐次的自检,就自检的基础上,实施焊接质量的抽样调查,特别是有疑问的钢筋还需进行重点的抽查,对各试验、检查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养。
        2.2.3放样与下料施工
        在建築工程的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放样施工及其下料的工作应该留有一定的余量,在进行焊接完成后,焊缝位置存在着线性收缩,并且框架结构中的衔架、梁等收到弯矩作用产生拱起。其收缩和变形量都与其他各因素有着关系,结合工程实践分析得知,还需考虑收缩量在受弯构件的总长为24m内时,放样余量需要控制在5mm左右,总量若是超出24m,放样的余量则是控制在8mm。


        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模板施工技术
        3.1多层模板支架体系施工问题
        在现阶段混凝土的建筑结构中,多层模板的支架不仅承担新浇筑楼层的重力荷载,还承担其他施工重力的荷载,借助模板支撑作用将其荷载传输至楼层中,不过刚才施工时间将对其产生影响,楼板楼层依旧处在养护阶段,承载荷载力较为有限,造成工程施工荷载厚度有着更大的不确定性,甚至是超出了混凝土结构正常的试验状况承受的荷载。
        3.2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
        3.2.1基础模板安装
        在垫层施工后,我们需要每天对其水平基础按照轴线进行测量,利用基础平面的尺寸各边线,在各暗柱角的位置采用油漆将其做好标记,保证安装模板时,按照其控制边线对其材料支柱实施固定,确保模板的硬度和稳定性,提升模板在浇筑中产生荷载的承重力。
        3.2.2主体结构的模板施工技术
        在模板施工的时候,立杆是结构支撑关键体系,施工过程中还需尽可能的确保其处在坚实平面上,保证安装上层模板与支架后承受有关荷载,尽可能保证其不会被压垮,否之不仅不能逐层对下层楼板结构支撑体系进行拿掉,上下支柱在同一垂直线上的时候,整个结构体系都是不能正常使用的,支模工序主要是依据工序要求开展,未充分固定前,是不能贸然进行下道工序作业的。
        3.2.3模板拆除
        在进行模板拆除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循有关顺序进行,通常是在后续支立先拆,最先支立的最后进行拆除,不承重或者是承重比较少的需要先拆除,承重与承重梁比较大的需要重新进行拆除,支撑部分先拆,方木模板则最后拆除,并且还需把拆下的东西及时地运出安全的场所,避免造成伤害或是损失出现。
        4混凝土工程技术
        4.1严格选择混凝土原材料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应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相关材料需具备相关质量的保证书。混凝土材料作为工程施工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其材料的控制主要包含了各类的强度级别、包装、出厂的日期等,其项目都需进行严格检查,选用合格的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还需对混凝土的用量进行严格控制,依据有关规范要求对其混凝土比重进行配比,解决好建筑框架结构的施工问题,经过对其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在源头上对其工程建设质量进行保障。
        4.2配合比和合理控制
        经过合理控制平配合比,以提升水泥强度及混凝土和易性,但是,工程造价也就会相应增加。造成混凝土体积变化率及其用水量出现了变化。因此,还需对掺入水泥量控制,水泥量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4.3混凝土浇筑过程
        一般来讲,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施工方案是经过审批,对其所出现的问题有对应解决的方法及其策略,进而保证最佳计算的结果。除此之外,在浇筑施工之前,还需对模板位置、尺寸和标高等进行严格的控制,保障与设计要求的吻合,确保支撑牢固。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开展时,建筑框架结构是基础施工部分,建筑结构工程师还需做好框架结构的合理设计,严格控制过程施工过程质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建设出优质建筑项目。
        参考文献
        [1]勾向海.房地产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7(03):183.
        [2]陈丽艳.浅谈建筑工程中棍架结构构造与设计[J].价值工程,2011,14(18):64-67.
        [3]秦德广.探析建筑框架结构在施工中产生的问题[J].民营科技,2011,11(03):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