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于新军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于新军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大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建设力度。
        新疆三河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阿瓦提县  8432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大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建设力度。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再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大众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符合人们的需求以及促进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不断更新并完善其技术,同时也应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推动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目前在我国一些企业中,水利工程的相关设备多数都是比较老旧和落后的,并且对于先进设备的引进速度也比较缓慢。企业的发展水平是由企业的机械化水平决定的,因此企业只有采用先进的设备,才能有效推动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才能保证水利施工企业顺利地完成转型。在施工企业中,大多数水利施工企业都没有构建完善的运行体制,一个合格的企业一定会构建科学的运行体制,企业中如果没有完善的运行体制是无法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的,同时也会对施工企业产生严重的影响。我国的水利施工企业中,大多数都缺少优秀的核心技术,致使其专业水平比较落后,同时也会对企业的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我国政府对于企业的水利施工建设也是大力支持的,向其投入大量的资金,帮助企业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且还在不断完善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水利施工企业只有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及时解决工程中面临的难题,才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以及效率。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时,不能操之过急,不要因为使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就忽视传统技术的作用。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大规模的活动,只有将基础的工作做好,才能确保将来施工时不会发生质量上的问题,保证施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少施工的工期。另外在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时,应该要将水库水位的数据实时记载下来,然后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再依照实际情况及时改进和调整,从而保证水位数据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都应当依照实际的水利环境进行设计,而且应当选择合理的施工位置。选择了合理的施工位置更加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以及建筑物结构的牢固性,从而符合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国家标准。
        1水利混凝土浇筑原则
        当涉及到水利工程时,需尤为重视基础及主体浇筑,其中包含较多原则性要求:一是要优先应用深基础浇筑模式,如此即可减少对周边工程影响,尤其是那些浅基础建筑,还有助于水利施工效率提升,降低相邻建筑的干扰风险。二是对于不同的浇筑对象,要对比分析结构自重情况,通常要优先就自重大的部分进行浇筑,在该原则下,能够避免对相邻自重轻部分产生牵连影响,还可加快基础沉降的速度。三是要分析水利工程不同部位的浇筑需求,对其上层建筑部分,应将浇筑高度及次数作为选择条件,尽可能使水利建筑不同部分同时完成沉降,减少相互间的影响。四是要从水利建筑重要性出发,优先进行重要部分的浇筑,而对水利工程中相对次要或者零散分布的建筑部分,应当待完成主要浇筑任务后在进行穿插式浇筑,提高水利混凝土浇筑效果。
        2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
        2.1水闸闸墩混凝土施工
        考虑到闸墩结构特点,存在着较高浇筑难度,尤其是门槽部位,由于结构需要,往往涉及有许多的钢筋及预埋件,而且闸墩本身作业空间比较狭小。当浇筑闸墩时,应处理好施工缝问题,通常应结合其实际倾向,确定合适的浇筑顺序。要想保证水闸整体质量,无论是底板还是闸墩,应当重视两者连接问题,连接部位浇筑时要尽可能保持对称,以免因两侧沉降不均匀而对水闸带来新的问题。闸槽往往是浇筑难点,也对闸墩质量有重要影响,一般有两种浇筑模式:预制与现浇门槽,对于后者要求进行一次性浇筑。

在闸墩浇筑工作中,最为常用的工艺模式为固定模板施工,在实际操作中,可借助立模工作实现闸墩尺寸数据的控制,但要确保固定模板搭设质量。而闸墩模板支立也有顺序要求,通常徐先后进行平面及圆头模板的支立工作,直至完成闸墩立模工作。但是,对于闸墩浇筑工作,对其厚度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对拉螺栓加套的方式加以实现,然而也存在不足,闸墩在浇筑后随着螺栓的拉出会出现明显的表面凹槽,影响闸墩外观效果。为此,当前主要是利用橡胶垫片来规避上述问题,待将其穿入螺栓后再进行预埋操作,通过控制螺栓长度及垫块厚度,可使其达到闸墩厚度,简化了后续操作。
        2.2加强责任落实机制和检测机制的协同管理
        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规范进行建设,在具体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现场施工管理机制,完善相关工程管理建设环节的要求,及时监督和检查现场施工操作步骤,提升水利工程泵站建设质量的综合管理水平,特别需要强调安全管理意识,将安全管理和安全建设相结合,与各项操作要求和施工人员协同统一进行质量管理,落实权责分明的责任机制,严厉追责“豆腐渣工程”。为了能够提升水利工程泵站建设质量,需要建立工程项目质量建设责任组,优化好质量管理体系,项目负责人有序组织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对水利工程泵站建设环节中设计、建设周期、施工质量、成本控制等过程进行综合统筹,细化工程建设初期检测、工程完工时复检以及最终综合审查等程序。施工人员要按照合同管理规定实行项目进度,通过监管、巡查、跟踪、检测等建设流程,及时发现工程施工建设存在的质量问题,并且在第一时间向负责人汇报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同时,可以让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可以起到双层监督的作用,第三方检测机构以抽查的方式根据国家工程建设质量标准来规范检测,可以保障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保障工程建设的规范。
        2.3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
        在施工阶段可以使用分层施工的形式。为了减少混凝土建设出现质量问题,可以在浇筑施工中选择后浇筑方式,将需要浇筑的位置在平面基础上划分成四个大部分,而后对每一个划分的小部分进行浇筑,避免浇筑面积过大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大面积浇筑后出现的热量集中现象也能够得到有效缓解,避免混凝土裂缝产生。与此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降低裂缝现象出现的比重,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这样不仅能够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强度都与既定标准吻合,还能够规避其出现裂缝的诱因。工作人员在选择养护形式时需要结合混凝土浇筑的具体环境进行,选择保湿养护、自然养护等形式,避免混凝土浇筑之后出现热量过于集中的现象,减少混凝土裂缝出现。在混凝土浇筑之后需要铺设薄膜或者是向混凝土表面浇水,进而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湿作用。浇筑初期的混凝土十分脆弱,受到环境和自身温度变化的影响便会出现裂缝现象,需要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完善的养护工作,能够增加混凝土的稳定性、强度等,还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几率。
        结语
        根据相关研究能够看出,水利行业在我国举足轻重,是我国经济建设领域的组成部分。钢筋混凝土框架在建筑中直接影响工程质量。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能够延长建筑的使用时间,还能够提升工程质量,保障后续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大军.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浇筑养护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21):42-44.
        [2]王振.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与浇筑养护[J].城镇建设,2020,(10):200,299.
        [3]王申.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与浇筑养护[J].砖瓦世界,2021,(2):217.
        [4]许加凯.水利工程冬季混凝土浇筑技术应注意的问题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5):2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