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瑞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16
摘要: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在国家政策推进下,我国城市化建设进行脚步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得以明显改善,与此同时,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对于住房建筑的需求就越来越高,进一步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然而,在现如今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尤其是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导致在实际工程中现浇混凝土楼板的裂缝现象愈发严重,严重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性能。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措施
前言: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多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然而,随着人们对建筑物质量关注度越来越高,在建筑物的剪力墙结构或者框架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逐渐频发,并且由于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混凝土的工程越来越多,导致裂缝出现的形式以及裂缝产生的原因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对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原因以及裂缝的防治处理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案例分析
本工程为湖南省一住宅楼工程包括室外配套设施工程,工程双向双层配筋为C8-200,在建筑物室内应用现浇混凝土楼板设计,楼板厚为120mm,楼板现浇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30,建筑物标准层的轴线尺寸为54.5m×16.5m。在本住宅工程施工过程中,现浇混凝土终凝之后发现混凝土楼板的板面上会时常出现一些宽度在1mm以内的小裂缝,并且裂缝分布较为集中。仔细观察裂缝发现裂缝的深浅、大小以及分布形式都存在一定差异。一些裂缝甚至长度超过10cm,甚至更长,宽度超过1mm,在混凝土楼板上呈现着无规律的交叉分布。
.png)
图一:混凝土楼板裂缝
二、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原因
通过对以上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楼板的裂缝形式呈现着多样化,且裂缝的方向缺乏一致性,因此分析裂缝可能由以下几方面原因所导致: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因
在混凝土骨料设计时,骨料中含泥量过大,从而导致在混凝土干燥过程中出现大量不规则的网状裂缝;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水灰比过大、塌落度设计不合格,从而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一定影响;应用粉砂配置混凝土时,介于其含泥量过大将对混凝土的收缩性带来影响,从而导致混凝土在收缩过程中产生斜向裂缝[1]。
(二)施工原因
在混凝土浇筑前,模板以及垫层具有较大吸水量,如果对其洒水不充分,将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不规则的收缩裂缝;在混凝土浇筑振捣之后,由于施工人员对混凝土进行过度抹压,从而使得混凝土表面含水量过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反应所形成的碳酸钙,在干燥收缩过程中会产生细小龟裂。
(三)施工图设计配筋不足
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由于楼板内配筋间距过大,配筋不足,尤其是楼板的面筋,并没有通长布置,从而导致楼板多出出现裂缝。例如:在楼板边缘面筋端部出现裂缝;在楼板转角处,混凝土出现收缩现象,从而导致出现双向裂缝。
(四)模板工程施工不当
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梁与楼板的支撑强度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模板支撑变形;模板搭建间距过大,模板支撑变形,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应力作用产生变形、裂缝;没有把控好模板拆除时间,混凝土并没有达到设计强度就对模板进行拆除,混凝土楼板在符合作用下也会产生裂缝。
三、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措施
(一)在设计方面的防治措施
1、在设计过程中,不仅你需要保证现浇楼板的强度、挠度满足设计规范眼球,同时,对于大跨度板而言考虑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不均匀性以及混凝土凝结收缩等原因,应当在设计过程中适当增加楼板厚度,例如:对于开间大于4.2米的楼板,在设计时应当进行双层双向钢筋的拉通布置,并将板厚定为150mm。
2、在设计方案中对于配筋方式应当保证配筋细且密,在配筋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设计应用直径较小的钢筋以及钢筋距离较小的配筋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楼板的抗裂稳定性。在建筑物室内转交处,为了避免出现45度的倾斜类型裂缝,应在拐角处配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2]。
3、若建筑物平面存在凹凸的情况,适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强在凹凸角处的配筋,并布设放射面筋。
(二)在施工方面的预防措施
1、对于现浇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当严格把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当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混凝土和易性以及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为依据,在配比过程中对水泥、砂以及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对于砂石粒径在0.25-0.5mm的中粗砂而言,其用量应当在总砂石体积的70%左右,并且在选择砂石时,应首选石料表面较为坚硬且粗糙,且孔隙率较小不会发生碱性反应。
2、在混凝土浇筑振捣之后,应落实混凝土的养护工作。现浇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对于避免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夏季,炎热高温的天气下,混凝土水分极易快速挥发,因此,在养护过程中需要在混凝土的表面覆盖塑料薄膜、草帘或者麻袋等,并对其进行洒水养护,保证混凝土一直处于湿润的状态。通过落实混凝土养护工作,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由于干燥收缩所产生的约束应力,因此,可最大程度避免现浇混凝土楼板产生温度裂缝[3]。
3、应保证混凝土楼板面筋保护层的厚度。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混凝土楼板承载能力不足而产生楼板裂缝,可以应用直径为10或者12的马凳筋,横纵间距保持在800mm左右,对负筋位置进行固定。通过电焊将负筋与马凳筋焊接在一起,可以有效避免面筋被施工人员所踩踏,对于面筋保护层的厚度得以有效控制。
4、在即将对混凝土楼板进行吊运或者要在楼板上面堆放施工材料时,应当充分考虑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强度等级,若混凝土强度还在10MPa以下,则不能对其进行任何操作。一般情况下对于现浇混凝土楼板而言,在浇筑后至少24小时才能进行施工放样,至少48小时才能进行安装、吊运、模板制作[4]。
5、合理控制模板拆除时间。在施工过程中,若要对混凝土进行吊运及模板拆除前,首先应当就行混凝土的强度计算工作,若混凝土的强度不够,在进行吊装或者模板拆除时,会对混凝土的机构产生影响。在混凝土强度小于1.2MPa的情况下,严禁对混凝土施加任何负载或者拆模操作。
四、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处理对策
现浇混凝土楼板一旦出现裂缝,水分渗入之后很容易发生内部钢筋锈蚀情况,这将对楼板的质量以及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带来一定影响,因此针对不同宽度裂缝应采取不同的处理对策。
对于混凝土裂缝宽度在0.2mm以内的裂缝而言,适合对裂缝进行表面封闭方式的处理。即:通过钢丝刷对楼板表面进行清洁,进而通过清水对裂缝处进行清洗干净待干燥后在混凝土裂缝表面均匀涂抹聚合物砂浆或者弹性涂膜防水材料,在涂膜材料达到半干状态后,再进行第二次涂膜,待涂抹材料干燥后即可[5]。
对于混凝土裂缝宽度在0.2-0.5mm之间的裂缝而言。适合应用填充法对裂缝进行处理。即:沿着裂缝对混凝土进行开凿处理,观察内部钢筋情况,若钢筋已经出现了锈蚀情况,应先对钢筋进行除锈、防锈措施。进而沿着裂缝开凿一条深度与宽度在50mm左右的V形槽,在槽内分别应用素水泥砂浆、环氧树脂浆液、环氧胶泥对其进行填充,在楼板表面应用比例为1:1的微膨胀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即可。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现浇混凝土楼板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裂缝的原因、针对裂缝的防治措施以及对于不同宽度裂缝的处理对策。在施工单位施工过程应在设计及施工两大方面对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缝病害。
参考文献:
[1]张梓涵. 大面积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策略研究[J]. 建筑与装饰,2019(1):154,159.
[2]苑文兵[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及解决对策[J]. 名城绘,2018,000 (008):P.95-96.
[3]王小军. 浅谈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形成的原因及其控制对策[J]. 散装水泥,2019(1):29-30.
[4]杜鑫,赵永,季坤,等.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原因分析与预防控制对策探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8):4067.
[5]王志刚. 建筑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原因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21,17(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