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宾
济南市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最大限度满足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质量和安全性。就建筑业的技术水平来看,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项目中主要应用的结构形式之一,混凝土结构质量会对项目整体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为了确保工程按期完工,并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管理。一方面要对施工技术质量进行监督,另一方面要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符合设计和使用要求,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整体的安全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结合当前我国土木工程中施工方法和项目质量的现状,可以了解到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土木工程的安全性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相关人员要紧密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要求,选用性价比较高的混凝土材料,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过程,从而不断提升土木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1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分析
1.1混凝土材料质量不合格
近年来,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快速发展,不但在各种施工、检验技术上取得极大突破,而且已经形成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现代土木工程行业标准检验体系,而如果运用我国现代行业标准检验体系对目前我国一些传统的现代土木建筑工程技术行业标准进行严格检验,还是会发现不少不完全符合我国现代行业标准的细小地方。比如,对于建筑混凝土来说,经常需要采用的各种手工质量测绘方法技术就会显得落后,比如建筑采购测绘人员如果运用这种测绘方法同时进行各种混凝土建筑原材料的手工测绘,就难免就会出现不完全达标的特殊情况,从而也难以有效保证建筑混凝土的测绘质量符合实际使用需要。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监督管理,对钢筋混凝土所需的材料严加筛选,加强对相关供应商家的资质严格审核,确保其技术质量符合我国现代建筑土木建设工程建筑行业的相关标准技术要求。
1.2调配混凝土的技术不规范
混凝土的搅拌调配处理工作对于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也是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目前现代建筑土木工程设计领域所必备的一项基本施工技术手段。土木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必须对这一设计问题必须予以非常高度的认和重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设计标准规范,严格按照建筑比例标准进行设计配比,以充分满足我国土木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然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不按程序要求进行,不按行业规范程序操作的典型情况比比皆是。比如,个别单位施工人员施工责任心强度不强,而有些施工单位过度用心热衷于考虑施工时的速度与自身利益,所要求采用的施工原料不符合要求,或者又总是不按设计规定的原料比例标准进行原料配比,导致所施工生产的钢筋混凝土不符合国家土木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管理要求,为后期的生产使用经营造成的诸多安全隐患。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
2.1选择材料
从混凝土结构施工顺序来看,第一步是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工程要求和条件等因素,如骨料的直径范围、水凝剂、水灰比、水泥种类等,科学确定混凝土原材料。其中,需要特别注意水泥材料的选择,不同类型的水泥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影响较大。在选用水泥原料时,需要对水泥的凝结时间、比热容、粘度等参数有全面了解,在保证原料质量符合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口碑好、价格具有优势的品牌,实现质量与造价的平衡。
2.2配比控制
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质量会对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
在混凝土结构具体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工程的施工要求,必须严格配比混凝土。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灰浆、砂石、水、辅助材料制成,材料需要由搅拌机完全搅拌,配置施工所用的混凝土。施工人员需要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检测混凝土配合比,了解和掌握水泥、砂石等指标。为了能够根据不同组成材料的实际情况,科学的配比混凝土,应注意加入材料的次序和控制拌制时间,从而提高混凝土质量。
2.3搅拌及运输
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注意影响因素,同样在运输过程中也应有专业的运输技术,以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在混凝土搅拌时,各种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搅拌,要注意材料的加入顺序和搅拌时间,以便获得适当的混凝土强度。此外,还要注意搅拌过程的外部环境,温度高会使搅拌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分,以避免混凝土过于干燥;但当天气湿度较大时,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含水量,甚至会稀释混凝土,无法达到质量标准。混凝土搅拌后,需要及时地运到施工现场,所以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施工现场都配有专门运送混凝土的搅拌车,可将混凝土直接运到施工现场并进行浇筑作业,减少了装卸工序,也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运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突发因素,避免影响混凝土质量,如降雨或交通拥堵,使到达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无法使用,这将增加施工成本和工期。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
为了可以在相关的土木工程建筑中充分发挥混凝土结构的优势,下面提出几点施工技术的应用建议和措施,旨在为增强有关结构施工效果、质量而提供一定的帮助。主要的技术措施为:
3.1积极采用材料处理技术
一般情况下,不同的水泥材料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目前在土木工程中主要应用硅酸盐、矿渣硅酸盐等水泥材料,其中的硅酸盐水泥材料强度在43MPA左右水化热的参数能够控制在每千克250千焦,对于矿渣硅酸盐水泥来讲,水化热在每千克180千焦左右,所以,在选用材料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预防因为水化热过高而出现裂缝问题。在选用骨料的过程中应该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合理进行选用,主要因为骨料和蒸腾结构质量、收缩度、成型效果等存在直接联系,如果不能保证骨料的质量和强度,将会影响整体结构的质量。因此,在选用骨料期间,应该按照土木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0.38毫米左右的骨料,降低水化热的同时保证结构的建设质量。
3.2合理采用制备与搅拌技术
为保证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结构质量和强度,在具体的工作中应重点采用制备技术、搅拌技术,保证制备质量和搅拌效果,满足具体的混凝土结构建设要求和标准。首先,具体的制备工作中应该按照具体的混凝土强度特点、质量特点与成本特点等,明确所需要应用材料的配合比,同时按照砂材料情况、骨料情况、水泥清理、结构质量影响因素等等,在实际制备的过程中,合理使用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材料制备的配比方案处于最佳的状态,在严格控制材料配合比的情况下,保证制备的质量、标准符合标准。其次,重点应用相关的搅拌技术措施,结合混凝土结构的坍落度情况、搅拌时间与设备容量等特点,在施工建设期间选择使用高容量的搅拌机设备,保证其和搅拌时间长度、坍落度参数值等相互匹配,确保结构质量的同时,预防对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稳定性和寿命产生影响。例如:在选择使用自落类型搅拌机设备的过程中,容量控制在500升以上,将搅拌时间控制在持续性60秒左右,坍落度控制在3厘米。在相关设备容量在250升以下的时候,将时间控制在两分钟以上,坍落度控制在3厘米之内,确保搅拌工作的质量和成效,从根源上入手规避和预防可能会出现的质量问题或是其他问题,确保搅拌的质量和标准相符。
结语
总之,随着土木工程的不断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为保障项目质量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为了进一步提升整个行业的质量控制水平,必须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加以控制,采取相应手段解决不良问题,为行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永飓.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中国房地产业,2020,22(5):13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