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渌
陕西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渭南市 714000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各界对于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基于此,本文从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常见问题分析入手,浅谈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及质量控制的要点,希望能够为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工程建设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增强,土木工程施工不仅为社会发展提供基本的功能保障,同时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安全生产和人民生活的舒适度。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要严格落实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结合土木工程施工的结构特点,综合选择和控制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及质量管控。
1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1)随着施工设备的不断更新,大部分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逐年呈现自动化发展的趋势,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不仅提高了土木工程的作业量,而且在质量上使现有的土木工程达标率越来越高。(2)混凝土材料日益呈复合化、多样化的特点,为高效完成土木工程提供了便利。(3)城市化进程中的施工技术为混凝土施工提供了大量的工艺参考,也为相关土木工程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建设经验。
2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现状
2.1 配制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质量不过关
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其特点就在一个“混”字。要想整体质量高,必须要求参与配比的每一种材料的质量都必须有保证。每种材料性能不同,形状不同,监测的方式、标准也不尽相同,这就增加了工作量,增大了检测的难度。比如混合材料中所使用到的水,不是什么水都一样。酸碱度不同、氯离子含量不同,同等的比例使用,混凝土的粘性、刚性会有很大的区别。还有水泥,按其性能不同,有多种分类。除此之外,其它原料也是如此,种类繁多。由于材料多、标准多、需检测的数据多,所以在检测环节中,检测人员不专业或检测中稍有疏忽,就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2.2 调配混凝土的技术不规范
混凝土的搅拌调配处理工作对于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也是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目前现代建筑土木工程设计领域所必备的一项基本施工技术手段。土木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必须对这一设计问题必须予以非常高度的认和重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设计标准规范,严格按照建筑比例标准进行设计配比,以充分满足我国土木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然而在实际的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不按程序要求进行,不按行业规范程序操作的典型情况比比皆是。比如,个别单位施工人员施工责任心强度不强,而有些施工单位过度用心热衷于考虑施工时的速度与自身利益,所要求采用的施工原料不符合要求,或者又总是不按设计规定的原料比例标准进行原料配比,导致所施工生产的钢筋混凝土不符合国家土木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管理要求,为后期的生产使用经营造成的诸多安全隐患。
2.3 混凝土实体养护不足
某些施工单位为了能够加快施工进度,减少资源的投入,从而达到多产出少投入的目的,往往只重视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实体结构的混凝土浇筑质量,而对后续的养护措施却做得不到位,最后就容易导致混凝土的结构实体强度不足,水化反应不够充分;会出现混凝土的构建表面出现温度裂纹,导致钢筋的保护层不足,直接影响结构的耐久性。也会由于冬季施工的保温措施没有做到位,混凝土的强度不足,导致混凝土由于冻涨疏松而被破坏。
3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
3.1 注重原材料的选择
在选择原材料时,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进行相关数据的准确检测,不达标的坚决不采用。还要根据建筑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工程的用途,选用不同PH值的水、性能不同的水泥、粗细硬度不同的砂石等等。把好了质量关,还要确定科学的用料比例,使混凝土的性能得到最优化。加入的配料严格要求,混凝土的配料种类以及比例都应该严格要求,因为配料的质量和使用方法也对混凝土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配料应该能够满足建筑物对于承载力或者其他方面的特殊需求。并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和易性,混凝土和易性高,主要是指它的流动性很好,并且具有很强的粘聚性。还有一种即为混凝土在和其他原材料进行搅拌之后会有不同状态的变化。并且在进行状态变化的同时不会有额外的水析出。这就使得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具有坚固的特性。并且混凝土具有的流动性可以很好地保证它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模板的有效填充,使得混凝土能够均匀且坚固地填充在各个模板中间,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并且也不用担心模板结合得不够紧密。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还可以使得在进行施工时减少浇筑的难度。不用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就可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程。而且本身具有的粘聚性也可以使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保持固有的形态,不破坏原有形态。不同的掺合料也可以对混凝土的不同特性做出改善。
3.2 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
水泥混凝土裂痕现象在很多建筑施工场所中常常会看到,因为这些水泥之间产生一些化学反应,因此我们需要在水泥浇筑后的初期采取一些相应的处理工艺和养护措施,能够有效应对这种化学反应可能造成的一些裂痕。冬季温度梯度骤降是直接造成浇筑混凝土内部裂缝的主要原因,在很多寒冷冬季地区,温度的迅速骤降也可能会直接促使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内部出现细微裂缝。在土木建设工程中建筑混凝土养护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保持建筑混凝土最佳的使用品质,因此要使其与水泥的水化混合作用能够顺利进行,具有良好符合要求的水泥抗裂抗蚀能力以及流动强度。
3.3 混凝土工程的养护控制
首先要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养护责任制度,将养护的责任分配到每一个人的身上,使施工人员对混凝土的养护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并落实到行动中。尤其是在混凝土的早期养护阶段,施工单位应当合理的安排相关人员对其进行负责,使混凝土能够一直处于较为湿润的状态,而混凝土的整体养护时间则需要能够使混凝土硬化,以及强度增长的需求得到满足,只有这样才能使混凝土的强度符合国家规定及相关设计的实际要求。
其次,要对大体积的混凝土和冬季的施工制定一个情况相对应的养护措施,除较为常见的,为保证浇筑混凝土能够充分水化反应而加强保湿的养护方案外,还要针对某些大体积的混凝土考虑到埋下冷凝管对其进行循环降温,或是降低混凝土浇筑水化热,满足这些大体积混凝土的中心和表面的温度不宜超过20℃的条件。在冬季施工则要注意对混凝土实体实施一些科学合理的保温措施,以此来防止混凝土被冻胀而损坏。对于入模后的混凝土应当进行实时的测温,在混凝土板的中心位置插入测温计,并且安排专人对其进行实时监测,做好监测数据的记录工作,倘若发现不在控制范围内的数据则应当第一时间向项目部进行汇报。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持续的研究可以更好地适应城市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视混凝土施工技术尚存在的问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综合考虑,不断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随着建筑工程生产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展开研究,在未来建筑行业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田凯.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20(16):33+35.
[2]徐成云.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 居业,2019(01):95.
[3]李刺.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17(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