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财伟
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软土地基的建设作为地下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居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的软土地层工程建设将盾构施工作为其主要工艺,盾构施工建设的开展需要保障其施工建设的质量,并且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来降低软土地层出现的各类问题。受温度、岩石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地表沉降现象,将无法保障相关数据的精准度,影响了后期建设的质量。因此,文章将针对软土地层盾构施工中的地表沉降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措施的制定,研究其问题的出现原因,实现软土地层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软土地层;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分析;控制措施
引言:
盾构施工技术的出现作为我国软土地基处理的主要方式,但软土地层结构的不稳定成为了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地质软土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的基本效率,无法对地质水资源进行控制,严重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地表裂缝、塌陷等问题,进而影响了施工建设的基本质量。通过分析地表沉降出现的各类因素,得到相关数据,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问题的有效化处理,提高我国软土地层建设的综合效率。
一、导致软土地层盾构施工中地表沉降出现的原因分析
地表沉降问题的出现作为我国地质危害的主要现象之一,不仅给地质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影响了人们的基本生活质量,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地表层出现严重的沉降问题可能直接导致交通运输线路的瘫痪,给交通运输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干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些年,我国相关部门对于软土地层结构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并且对于沉降路基的处理体系进行了合理制定,分析了地表层沉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形成了更为科学的解决措施。
(一)工程勘测效率较低
地下工程的建设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前期勘测和工程设计,这对于提高工程建设的基本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软土地层的施工建设作为一项非常困难的工程,并且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出现的问题分析,明显的发现我国相关部门对于前期勘测工作的认识存在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实践工程的应用程度较低,无法满足现阶段地质建设的基本需求。并且在该过程中形成了一个较为传统的数据分析模型,不能与实际勘察计划相匹配,导致其施工过程中刚出现了较大的误差,进而引发了后期沉降问题的出现[1]。
(二)受外界因素干预程度较大
软土地层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地质基本建设的质量,软土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黄沙等粗粒质在受到水流的长期侵蚀,形成一个较为突出的水位差,并且盾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施工建设的基本难度。盾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干扰,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形成了一定的阻碍,水位发生差异性的变化给石粒的堆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造成了底部结构的流失,最终导致了沉降现象的发生。
(三)施工管理方案较为落后
软土地层的盾构施工技术作为我国现代化地质处理技术的代表之一,但该工艺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方案的运行管理并不能满足现有施工建设的标准,成为了影响施工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沉降问题的出现与施工管理现场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现场管理方案能够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的管控,提高项目建设的基本质量。
但我国相关的施工管理方案存在明显的落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形成了不完善的数据分析,导致了地表层发生了便宜,最终形成了裂缝、沉降等问题的发生。
二、软土地层盾构施工地表沉降问题的作用机理
通过我国大数据的相关分析,软土地层的地表沉降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盾构结构的施工对地下环境进行了破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岩石层的稳固状态,进而导致了地表沉降问题的出现。盾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将土仓压力进行了分离,盾构施工的压力明显不足以支撑土层的基本承载力,导致了地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影响了岩石层内部的基本结构,在推力不足的情况下出现了地表的沉降。盾构施工的过程中对地下土层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该过程中将水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对地下层的细孔水源进行了排挤,导致了地层结构出现了层次上的变动。但盾构施工应用后期,需要将地下水压进行恢复,导致了排水压力出现了变形,最终导致了地表出现了沉降[2]。
三、软土地层盾构施工中沉降问题的控制措施
(一)优化盾构施工基本参数
盾构施工的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参数作为该项技术应用的标准,主要包括土压、推力、岩石层承载力等因素,这些因素的不合理都会影响到盾构施工建设的基本质量。因此,我国相关技术人员应优化盾构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基本参数,参数的制定需要满足各个地区的土质结构标准,按照合理的组成情况进行资源划分。由于不同情况下对于盾构器械的使用要求不同,需要严格控制相关数据的使用标准,掌握不同的施工技术和标准,实现盾构施工技术的高效开展[3]。
(二)提高技术应用效率
根据我国软土地层建设的基本标准来看,我国目前使用的相关技术并不具备良好的应用效率,并且在相关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无法保障地表结构的基本稳定,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技术应用方案。为了进一步解决该地质结构出现的沉降问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土压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前期标准化的处理技术来提高土压控制的应用效率,保障施工过程中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保障施工的安全进行[4]。
(三)改进数据测量方式
现阶段沉降问题的前期需要通过良好的测量来提高数据的精准度,相关企业通过不同土质的分类形成了不同的数据测量方式,并且对沉降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和划分。如今科技化的手段正在应用于施工建设当中,通过数据化模型的方式来提高测量的精准,并且按照相关的数据分析来建立科学的施工方案,从根本上解决沉降问题的出现。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导致我国软土地层盾构施工中地表沉降问题的出现具有很多影响因素,成为了导致地表结构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沉降问题的出现主要由于施工技术或地下结构所导致,但实际施工过程中无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直接的测量,无法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给施工建设的质量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在盾构施工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科技手段来获得相应的数据,根据不同的地形制定相关的控制措施,降低沉降问题出现的概率,实现我国地质工程建设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党世伟.盾构掘进地层变形原因分析与施工控制[J].建筑技术,2007 ,38(7 ) :549-550.
[2]彭戢放,杜西岗,李明东.地铁 隧道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施工沉降分析[J].山西建筑,2010 ,36 (6) :281-282.
[3]曹建辉.软土地层盾构上跨运营地铁隧道施工技术[J].建筑机械化,2019,40(12):55-58.
[4]李吉.软土地层盾构推进参数总结及常见问题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3):159-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