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基
身份证号:370105198608194***
摘要:人工智能呈现出明显的综合性,计算机科学、生理学、哲学等均是有所涉及的。当前针对人工智能的相关要求正在深入展开,而且涵盖的领域是较多的,机器视觉、专家系统等均是研究的重点。不管是针对哪个方向进行研究,基本特点均是相同的,就是让机器能够主动学习和提高自动化控制能力。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并将其在机械电子工程中加以应用,这样可以使得人工智能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应用范围切实拓展,同时能够实现技术创新,这对科技发展能够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应用分析
引言
智能化机械制造是目前机械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对提升制造效率、制造精度,实现批量化、规模化生产有重要意义。机电一体化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制造技术,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要产物,是智能化机械制造发展的关键技术。将二者充分结合,能够挣脱传统劳动能力不足的限制,既能有效降低机械制造的劳动力成本,也可以大幅度提升机械制造的效率和生产水平,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此,开展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与机电一体化的结合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
1人工智能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属性
人工智能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属性主要基于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融入人工智能基础,促使机械制造业快速实现成熟,如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不仅需要了解机械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多学科渗透学习其他计算机技术、电气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经济和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实践证明利用人工智能带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2智能控制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2.1数控领域中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随着近几年来科技技术的发展,数控行业的内部竞争也是日益加剧,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要更加注重数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随着智能控制技术在数控系统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数控机床的安全性,有效的延长了数控机床的使用年限。在将智能控制技术运用到数控机床系统中时,智能控制技术可以通过智能系统对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对生产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存储,整个过程不需要工作人员操纵,同时,在智能系统的控制下,生产中的机械设备也可以进行自主控制、检查、故障排除等。由于数控行业中在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依靠传统的技术是很难达到生产的合格标准的,而智能控制技术的融入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些生产中难度较大的问题。在进行数控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信息表述不清晰的控制任务,这就需要应用到我们只能控制技术中的含糊控制理论来完成。该技术在数控系统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实现了对加工技术的优化整合,而且可以使数控机床在运行过程中就可以做到对自身系统的检修和故障排除,有效提升了数控机床工作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只能控制技术不仅可以对自身系统进行故障诊断,还可以协同数控系统进行查补运算和问题诊断。查补运算可以说是数控系统中最重要的,它可以在机床的整个生产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通过系统传递的不同信号进行查补,极大的加快了数据的处理速度
2.2优化电气设备?
电气工程的自动化发展中要对人工智能予以充分应用,这样可以使得电气设备优化目标切实达成。将人工智能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可以使得优化时间大幅缩短,设备质量也能够得到优化。从传统优化角度来说,人员的专业程度并不需要太高,技术人员要对电路、电磁场之类的知识有所了解,同时应积累一定实践经验,能够完成好方案设计工作,这样就可达成设备优化目的。然而此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明显的,那就是方案实行并不是十分稳定。而将人工智能技术加以应用后,就可对遗传算法、专家系统等予以使用,如此就可保证传统方式存在的弊端切实消除,电气设备优化的目标真正达成。
3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领域的应用?
3.1生产智能化
对制造工艺智能化予以大力推进,确保计划排产、生产协同的智能程度大幅提升,相关的智能设备可以相互联通。构建起更为先进的传感识别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并加大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保证智能制造体系能够真正建立起来,使得智能制造基地能够跻身世界一流行业。比方说,海尔集团的COSMO平台的应用可以使得批量生产、个人定制能够切实结合起来。酷特采用的C2模式,可以使得客户、工厂直接接触,在线上下单之后就可在线下获得服务,这样就可使得客户黏性大幅增加。双星则将关注的重点置于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的结合上,通过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来提高工艺智能水平,相较于传统制造业有着明显的优势。
3.2智能CAD应用分析
人工智能在机械制造的应用案例之一就是智能CAD的应用,传统的机械制造CAD,通过测量产品数据的点线面,按照点线面之间的关联设计和制造产品,而智能CAD集合了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算法;如例专家系统通过收集领域专家对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过程分析并将其编制成计算机语言,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如出现问题可靠计算机来辅助解决并提供对应的解决方案;神经网络算法利用人工神经元的特殊属性,可提供产品在制造和设计过程中由于非线性关联而造成的断点数据,且人工智能算法还具有记忆和计算机自组能力。目前智能CAD已经将神经网络算法和专家系统进行了集成,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的技术保障。
3.3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热模锻压力技术故障问题频发,通过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在故障诊断系统中调用人工智能系统,调整和匹配对应的数据、参量,设备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会保留过程数据,如发生故障,人工智能系统会在预设的问题中找出故障并分析原因并将如何实施、操作以可视化的界面进行输出,实现了热模锻压力机械故障自诊断,极大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间接缩短了产品设计制造周期。
4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与机电一体化结合?
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与机电一体化的结合是未来机械制造领域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升逆向工程和快速原型制造应用水平,能够促使二者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所谓逆向工程就是对现存的产品进行剖析、改进、设计,和传统制造工序正好相反,逆向工程的原理虽然在很久以前就被提出,并应用在船舶制造、汽车制造中,但受到技术的限制,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随着CAE技术、CAM技术的发展,逆向工程得到了重新发展,在逆向工程的基础上,融入更多计算机控制设计、传感器技术等,就形成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打破了传统去除成型的制造工艺,大大提升机械制造效率和质量,是目前机械制造领域最火热的技术之一。最被广泛认识的3D打印技术就是逆向工程和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有效应用,在具体应用中无需考虑机械制造零件的复杂性,可实现自由制造,而且整个生产过程立体可视,无切割噪声和振动,是一种比较绿色环保的机械制造技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结合理论与实践,能够促使人工智能技术发挥其该有的作用,加速机电一体化发展,改变机械电子工程的核心理念,提升机械电子工程系统运行效果、数据收集效率,以此保障产品生产质量。在未来,必须要加大机械电子工程领域内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研究,促使企业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应旻,邹霞.人工智能在机械自动化领域的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24):190-191.
[2]程焕生.基于智能化的机械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17):103-104.
[3]李雪琴.信息化时代机械设计制造中人工智能技术浅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16):130-131.
[4]郭露.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实践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24):216-217.
[5]王禹博.人工智能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8):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