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李慧 牛红云 董延国 张楠
[导读] 摘要:林业资源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从而保证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1.身份证号:6422221978****XXXX;2.身份证号:3701231982****XXXX;3.身份证号:3713211973****XXXX;4.身份证号:3713021982****XXXX
        摘要:林业资源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作用,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对林业资源进行保护,从而保证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而森林火灾是破坏林业资源的重要问题,需要做好森林防护工作,尽可能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从而保证林业资源的安全性,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支持。为实现林业资源保护的目的,本文就针对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森林防火技术的实施要点进行探究,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森林防火技术
        1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的现状分析
        1.1森林资源分布不合理、不平衡
        由于气候、地形、地势、地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森林资源长期以来都存在着资源分布不合理、不平衡的问题,不仅森林资源储蓄量较少,而且水土流失、荒漠化等情况也有严重的趋势。我国北方的森林资源比较集中,占我国森林总面积的40%左右;我国南方因为气候条件较为优越,所以森林资源在南方地区分布更多更加广阔。
        1.2森林覆盖率较低,人均占有量较小
        从森林面积世界排名来看,中国位居第五位,其森林储蓄量位于世界第七位。然而,我国人均占有量却不到0.2hm2。目前这个情况将会随着我国人口增多、社会经济发展、工业生产增多等因素会逐步加重。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来讲,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因此森林资源覆盖面积未来还会持续减少,甚至仅可能刚刚达到全世界的平均水平。
        1.3人为破坏的行为频频发生
        在利益面前,人们对于森林的破坏行为依旧存在,例如对森林资源乱砍滥伐、未合理规划森林资源以及土地资源、未具备防火意识等,这些行为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可持续目标的实现。现阶段,还有很多人没有认识到森林资源的价值,这是导致森林保护机制、防火体制机制等无法真正有效落实的关键。大规模的破坏现象以及森林火灾,将会对森林资源生态性能的有效发挥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空气净化等功能都将受损,一旦生态系统平衡性被破坏,那么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林业资源的保护措施
        2.1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促进林业保护工作的开展
        植树、育林、护林,切实提高森林覆盖率,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林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从过去以发展经济为重心向生态工程建设转型,通过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改变管理观念,从而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林业已经成为重要的生态环境建设项目,而与林业资源密切相关的林业主管部门也应为生态环境建设作出努力,通过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趋势,转变传统的工作作风,将服务人民作为重要的指导方针,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有效开展林业保护工作。林业管理部门在开展林业建设的过程中,首先,应当以林业建设为中心,结合林业基层的实际生产状况开展经营管理活动,从而使政府部门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基层群众,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其次,林业管理部门应当结合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与建设特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为林业基层建设提供完善技术支持,促进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发展。
        2.2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多渠道助推林业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
        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与政府部门的推动息息相关。首先,林业部门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为生态发展制订合理的规划,并且在开展科学造林的过程中,林业部门应当予以足够的支持,通过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订科学的实施方案,推动林业生态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此外,充足的资金支持也是促进林业生态工程有效开展的关键。

不仅如此,林业管理部门也应当有较强的领导力和执行力,通过高效的管理能力,改善林业保护措施开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与问题。对于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流向,应当采取科学的监督管理机制,从而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除此之外,在进行林业生态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选择优质的施工监督机制及施工团队,并通过合同管理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制约,为林业生态工程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3建立完善的管护机制
        虽然我国地域广袤,森林覆盖率也在逐年上升,但我国的整体林业发展水平仍较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活动频繁增加,导致环境问题突出。目前我国开展的林业生态建设仅局限于前期的种植,而未太多地关注后续的维护,导致目前的林业保护工作仅限于表面。从种植、抚育到管护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持续关注和干预,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采取规范化的管理,运用先进栽培技术,通过长时期、不间断、培育和经营管理,从而有效提升林业生产的效益,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森林中的动植物与自然环境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其具有破坏容易、恢复难的特点,所以要结合林业生态建设产业的特点及发展现状,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约束,为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3森林防火管理措施
        3.1全面宣传防火教育
        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需开展防火宣传,有利于增加林区群众收入,对森林火灾有效预防。各林场联合本地政府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穿插防火宣传教育:一是在防火期第1个月宣传森林防火知识,安排不同宣传活动,策划流动宣传车,沿公路播讲防火知识,在相关地点发放与张贴宣传公告、海报;二是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进入学校与村社播放防火宣传视频,借典型案例讲解防火知识;三是借助寺院宗教活动,邀请寺院活佛宣传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四是选择人口集聚区和道路接口放置标志牌,以手机短信与微信,发送天气情况和火险级别等。
        3.2严格管控野外用火
        森林火灾发生的关键因素是火源,其中人为火源发挥的作用尤甚。正式进入防火期后,要采取合理手段控制火源和人员活动。妥善安排防火巡护与检查工作,组织林场职工、公安民警与护林员,在林区每天持续巡查,对主要位置加大巡护强度;在重点时段增强防范,以特殊方法管理高火险期的重点区域,集中主要人力严防死守;深入开展清山活动,协同公安干警、林场职工与护林员开展清山行动,及时收缴不法分子放置的盗猎工具,消灭其盗猎机会,彻底消灭火灾威胁;增大搜查火灾案件的强度,从而对不法分子给予严厉打击,依法处置失火与纵火者。
        3.3建立森林防火监测系统
        向林区投入防火设备与资金,选择沟道与支沟建设防火道路,将通讯完全覆盖林区。结合以上因素,建立天地一体化森林防火监测体系。该系统包括:遥感监测分析系统借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等,完成天地一体化实时监测,处理遥感数据,存储各种林业资源方面的数据;通信传输分系统采取卫星通信、自组网通信等,组建4级森林防火监管部门,形成现场—前指—后指的3级指挥体系,动态传输系统数据。
        小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林区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加强林区资源保护及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迫在眉睫。要不断提高森林防火的实效性,加大火灾隐患与火源的防控力度,将森林火灾事件发生率降至最低;通过实时监测森林火灾、拓宽森林火灾防控意义宣传范围、制定可执行度较高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等途径,实现更高效地管理林业资源,维护自然生态环境,推动我国林业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淳浩.我国森林管护及造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经,2020(19):70-71.
        [2]雷红.林业造林技术要点及管护措施[J].乡村科技,2020,11(28):52-53.
        [3]马红梅.青海省林业资源保护中防火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0,11(27):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