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北林业局有限公司 黑龙江北安 164000
摘要:影响林业发生病虫害的因素有很多,既有人类的外部因素,又有自然界存在的一些内部因素,因此对林业进行病虫害防治很有必要。要综合考虑树木的生长状况和病虫害的为害程度,进行无公害防治。无公害防治可以减少对树木和土壤的伤害,争取以最优的解决方案对病虫害进行治理。文章阐述了林业病虫害的类别和特点,分析了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林业病虫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林业资源;病虫害防治;无公害防治
引言
林业病虫害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林木培育的产量和质量,给林业部门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的林业病虫害防治通常都需要使用各种化学药品,在治理病虫害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我国的林业病虫害防治应该采用无公害的防治方法,在提升林业产量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的意义
当前我国各个行业在生产过程中,都在积极实践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于林业来说,无公害防治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表现,也是林业发展的新方向。对林业病虫害采用无公害防治,在保证林业产量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证森林中生物的多样性,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体系,对当地环境起到一个良好的保护作用;另外,使用无公害防治方法,可以避免害虫和病菌产生抗体,减少林业病虫害治理的难度,对于我国的林业进步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诱发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2.1 林区原生林木比例下降
上世纪为谋求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对原始森林造成近乎毁灭性的伤害。近年来,随着林区生态工程不断推进,林地植被得以恢复,但是林区原生林木的数量已经所剩无几,现在的林业以人工林为主。相对于原生林木,人工林的生态系统比较脆弱,一旦发生林业病虫害,其蔓延速度非常迅速,并且难以控制。这是因为,林区原生林木比例下降,人工林的树木植被结构比较单一,其生物多样性也比较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病虫害缺少天敌的克制,由此造成了林业病虫害的泛滥与蔓延,严重影响了林区的林业生产。
2.2 林区树种单一
对于林区生态建设与树木植被恢复来说,人工造林是一个重要举措,但是在实际的人工造林中,在营林造林上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致使林区树种单一,营造了大面积的纯种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林业病虫害的滋生与蔓延创造了条件。随着人工造林范围的逐渐延伸,林业病虫害危害程度也随之加重,由于营林造林树种单一,林区的植物群落简单,生物多样性骤减,加速了林业病虫害的传播与流行。
2.3 过度滥用农药
当树木遇到病虫害时,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是喷洒农药,由于某些林业管理人员自身专业能力相对薄弱,在选择农药时没有依据病虫的种类进行针对性治理,使得病虫害持续蔓延,损害树木健康。有的管理人员认为喷洒农药时应该加大剂量,才能快速治理好病虫害的问题,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只会适得其反,导致病虫害问题加剧。有的药物在过度使用后,某些害虫会对药物产生抗体,并不能有效解决病虫害问题,反而导致问题更加严重。大量研究表明,在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时,如果过度使用农药或者没有严格对农药的品类作出选择,会造成滥用农药行为,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也会影响到林业的发展。
2.4林业病虫害防治缺乏科学性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化学农药防治是比较有效的措施,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给林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其林业虫害防治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注意的是,化学农药防治具有较大的副作用,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大剂量使用化学农药虽然可在短时间内有效抑制林业病虫害的蔓延,但是过量使用化学农药同样会给林区树木植被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林区中大量残留的农药会严重影响树木植被的正常生长,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也会加强病虫害的抗药性,因而加剧林业病虫害侵袭。
3 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措施
3.1 及时监测,做好防护措施
由于林业中会有一些老化树木和其他一些管理不当的病树,致使树木不能正常生长。林业相关人员应该注重对树木的管理,从选苗到栽种再到生长维护期,一定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从根源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病虫害不是偶然发生的,其来势迅猛,传播速度较快。因此,一定要对树木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监控和定期检查来防止病虫害大规模蔓延。在发生病虫害时一定要及时治理,这样才能防止病虫害持续发展,造成难以控制的局面,要早发现、早解决。在进行植物种植时,可以对植物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虫害的产生。在进行林业病虫害防治时,一定要采用无公害的防治措施,避免对植物和土壤产生二次伤害。在选择农药时尽量少采用化学成分多的药物,避免对植物和人造成侵害,可以选择天然成分含量多的农药或者利用病虫害的天敌来防治病虫害,既环保,又可以解决问题。
3.2 营造混交林
在林区林业生态建设中,开展营林造林、植被恢复工作前,相关林业管理人员应当做好准备工作,从林区林业实际发展需要出发,制定科学的营林造林计划。以恢复林区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及维护林区生物多样性为前提,并结合林地实际情况,应用恰当的营林造林技术,积极营造混交林,配置多种树种植被,丰富林区树木植被类型,以降低林区纯种林的营造覆盖率。与此同时,依照当地林区自然地理条件及气候特征等科学配置树种植被,引进优良树种进行营林造林,以保证林区苗木植被的存活率及林区树木植被的抗病性。选择抗逆性较强的树种进行营林造林,在此基础上,构建多样化林分结构,保证乔灌结合,以此增强林区树木植被的病虫害抵御力。
3.3 禁止过度使用高浓度的农药
众所周知,化学成分含量多的农药虽然可以减少病虫害,但是过度使用会危害人体健康,造成土壤二次污染。过度使用含化学成分高的农药,不仅会导致植物生长出现问题,还会适得其反,令一些害虫产生抗体,这样不利于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所以,在林业病虫害治理过程中,要适度使用农药,选择农药时可以选择化学成分含量少、无公害的农药,最好不要使用带有甲胺磷之类的农药。
3.4 物理防治措施
我国在很多年前就引进了物理防治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林业病虫害问题。在进行物理防治时可以先通过观察害虫的习性,进行总结后再针对其进行处理。例如,林业病虫害的某些害虫喜欢成群结队,这时林业相关人员可以对其进行诱杀。颜色诱杀和灯光吸引电杀等方式也是有效的物理防治措施,要将其合理运用到防治中,还可以利用害虫的天敌对其进行捕杀,例如在林业发生松毛虫为害时,可以在林中放养杜鹃、灰喜鹊等鸟类,这些鸟类是松毛虫的天敌,可以很好地防控松毛虫大规模繁衍。无公害防治措施对植物和人类都是有利的。
3.5 反向思维转害为利
换个角度想,病虫害会影响林业的正常发展和植物的正常生长,但是病虫害和植物的种类繁多,某种害虫可能会对一些植物产生危害,却对其他的植物不会造成影响。那么,可以利用这种特性,利用病虫害来治理空气和土壤污染。例如有些病虫害就可以降解土壤的污染物质,将某些害虫加以利用,转害为利是不错的选择。
4 结语
病虫害是林业常出现的现象,如果不及时处理,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植被死亡。林业包含的树木种类繁多,虫害种类也相对比较多,治理难度随之加大。在进行林业治理时,相关人员一定要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做到病虫害问题被及时发现,控制大规模暴发虫害。不要过度使用农药,禁止使用毒性高的化学药剂,多利用物理防治措施。在林业建设时,加强林业相关人员的专业度也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操东红.探究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对策[J].花卉,2020(16):244-245.
[2]马兰兰.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措施[J].种子科技,2020,38(8):73-75.
[3]张国奇.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23):90-91.
[4]于弘远.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无公害防治措施研究[J].绿色科技,2018(15):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