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市政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质量的有效策略 王成强

发表时间:2021/6/23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8期   作者:王成强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各产业已逐渐由原来的消耗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向节约型、可持续发展转变,实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安徽安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阜阳市  236000
        摘要:目前我国各产业已逐渐由原来的消耗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向节约型、可持续发展转变,实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近几年,随着生态、循环、保护环境等词语已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相关部门对于园林建设的重视程度也在加深。园林绿化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对其重视程度也在增加,城市中的园林绿化景观也在增加,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园林绿化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改善空气质量,为城市居民创造良好的工作及生活环境。基于此,本次研究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研究,分析其工程中两大主要方面,即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从而促进我国园林绿化工程水平提高。
        关键词:市政;园林绿化;施工;养护质量
        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大众对于城市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市政园林绿化工程在城市中起到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的重要作用,是城市居民拥有良好生活环境的必要工程。同时,市政园林绿化工程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推动了城市更好地发展,而且有助于提高城市的人文水平。
        1市政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价值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园林绿化工程始终是无法忽视的一部分,因此应当引起格外的重视,植物是其一般的施工对象,故而,施工人员应有比较高的植物知识专业素养,要对植物的各自的生长习性、其组合搭配的要素等内容有较强的掌握程度,同时,要能够使得施工效果具备高水平的创造力,让最后的植物视觉效果别具一格、富有自己的特色。另外,应将植物的后期养护工作具体地落实好,给出科学性与合理性兼备的优秀养护管理措施,确保植物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并提高绿化工程本身的可观赏价值。和绿化工程施工和养护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看可以发现,其在具体的管理中会碰到不少问题,故而,有关人员应对此有一定的严谨态度与重视度,要给出专门的解决策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的社会价值以及社会效益,并推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中国生态环保事业的持续化、稳步化发展。
        2提升市政园林绿化施工的有效策略
        2.1改善园林绿化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园林绿化的管理和养护过程中,必须遵守园林绿化项目设定的质量标准,有效利用园林绿化资源,并确保材料质量是符合标准规定的,属于项目开发指定的使用范围之内。另外,相关工作人员要在使用前对材料进行全面化的把控、检测,确保材料质量无差错,再以规定的方式进行存储。这样不仅确保材料质量达到施工要求,还保障了其后续的有效性。同时,还要定期养护材料,以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
        2.2栽种管理
        在进行苗木栽种前需要对树木按照图纸放线,保证栽种的树坑大小与苗木大小相符,坑穴的选择还要根据土壤情况、苗木种类,在放线过程中遇见不利树木生长的条件应适当调整,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树木所需的坑位大小进行调整,根据树苗的种类进行起苗,土球要按照图纸设计大小严格控制,挖掘时将土球包装好,避免出现破碎的情况。在运输过程中对树木要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苗木。栽种前先在挖好的坑穴中施入肥料,如果土壤较干,提前做好灌溉工作,这样有利于树苗存活和生长。栽种技术不是简单的将植被放入坑穴中,而是要学会因地制宜将适合的植被放入满足其生长需要的环境中,在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使其能够与本地区的气候环境、水源条件、土壤土质进行栽种顺利完成过渡。
        2.3植物成活率管理
        景观建设中考虑到园林整体美感,所以会引进许多不同地区的植被,有些植被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土壤的肥沃程度,水质的好坏都影响着植物的存活率,不能保证所有的幼苗栽种之后都能存活。在幼苗生长过程中如果不多加管理将会导致幼苗无法存活,这也是施工管理中的一部分,如何让幼苗在栽种后保证存活率是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可以适当增加植被根系土球的大小,保证植物的水分摄入。

一些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植物要有特殊管理,在植物表面喷上特殊制剂,减少植被的水分蒸发,大量的幼苗需要栽种,在短时间内完成就要增加施工力度和施工人员,这也是保证树苗成活率的一种方法,尽快将苗木栽种到相应位置[4]。
        3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技术
        3.1病虫害防治技术
        防治病虫害是贯穿于植被养护技术的始终,一般植被在生长过程中都需要喷洒农药,减少病虫害,这也是为了植被健康生长做出的重要举措,同时还可以维护园林绿化景观的欣赏价值,农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配,正确把握农药的剂量和浓度,避免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同时还要对园林进行整体评估,对其发生病虫害较高的区域及树种进行调查,有针对性的应用农药,把握病虫害的生长特点,才能从源头解决病虫害的问题。目前许多城市园林还运用了生物防治技术预防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剂量。在昆虫繁殖期园林管理者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进行昆虫的消除工作,避免幼虫成长对植被造成不利影响。对于化肥的使用研究学者有不同的观点,部分人认为化肥对于幼苗生长需要对使用次数及使用量进行严格的筛选,过多容易造成树苗生存率降低,过少没有发挥化肥的正常效果。所以要针对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分析其应该使用的化肥量。
        3.2灌溉技术
        管理人员要对园林的植物生长习性做好充分的调查,不同植被对成长用水需求不同,在同样的生长环境下,植物每个阶段的需水量也存在差异,在降水量较少的季节,需要进行人工灌溉,将各类植被需要的水量提前做好统计,做到不浪费水资源,定期对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对比上一季度的生长情况,将各类植物的生长数据保存好,为以后的园林绿化过程养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灌溉时间也需要具体分析,一些植被的生长习性较为特殊,所以在灌溉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昼温差大小对植被进行灌溉,在不同时间段植被的需水量不同。中午气温较高,地表水分蒸发较快,所以在中午时间段,园林一般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灌溉。
        3.3土壤养护
        植物生长状态与土壤密切相关,所以在植被栽种前要对所在园林的土壤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根据土壤条件选择适合栽种的植被,如果有技术条件还可以对土壤条件进行分析,各种矿物元素的占比也会更加清晰,运用科学的数据对各类植物生长需要的矿物元素进行分析,保证植被栽种后可以满足生长所需,为保证植物生长,尽可能提供必需营养,在坑位低层加施肥料,满足幼苗生长前期的需求,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根据植被的生长特点补充肥料。各地区的土壤不同,所以在引进植被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二者都要进行考虑,选择出在本地区最适合栽种的植被及能够适应土壤情况的植被。
        结束语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园林绿化工程占据着关键的地位,在绿化施工以及养护上也有了很大的成绩,不过,其管理工作仍然有不少不足之处,这会不利于园林绿化工程的长久、平稳发展,因此对于园林绿化工程,有关的人员需足够地注重其中的施工管理以及养护管理,并了解施工以及养护管理中的现有问题,同时予以掌握,并提供、执行具体的有力对策,真正、长久地去提高它的施工管理以及养护管理工作的总体质量和效率,使得园林绿化工程的总体上的建设水平有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建坚.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砖瓦,2020(11):94-95.
        [2]王瑞军.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J].湖北农机化,2020(17):44-45.
        [3]张振敏.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种子科技,2020,38(15):111+113.
        [4]李媛.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20(23):124+127.
        [5]韩飞.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21):53+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