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6期   作者:王丹
[导读] 验素养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内容,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加快,

        王丹
        浙江省义乌中学,322000
        摘要:实验素养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内容,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加快,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与日益提高对于实验素养培养工作的重视力度,本文主要对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素养的有效培养策略加以探讨,旨在提供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验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教育改革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成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之中最为重要的任务。实验素养是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拥有良好实验素养的学生,能够形成对于生物学科内容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并应用生物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展开个性化探究。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更新自身教学理念与模式,采取科学策略开展实验素养的培养。
        一、加强教学情境创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具有直观呈现知识的重要作用,形象性、生动性及趣味性极强,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1]。生物实验教学之中,教师应重视通过开展情境创设,直观地呈现各类实验的相关背景、操作步骤及相关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实验的兴趣,推动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和探究活动。多媒体技术拥有良好的情境创设效果,教师应重视对互联网中丰富多样的素材与资源加以筛选及整合,应用兼具教学针对性与生动趣味性的内容进行多媒体音画情境的创设。例如,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本实验中需要用到的各类试剂,并播放实验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实验的相关原理,从而借助形象生动的内容深化学生对于这一实验的认知和掌握,并向其介绍这一实验的具体注意事项。
        二、应用问题教学调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实验教学是一项十分强调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重视通过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能动作用,推动学生应用生物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效地促进其实验素养实现发展[2]。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通过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之中引入问题教学法,教师能够有效推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形成关于实际问题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切实增强其实验素养。区分于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的目标并不是去验证某一结论的正确性,而强调通过实验活动去得到探究性结论,在开展这类探究性实验教学时,教师应重视同步应用问题引导,调动学生自主围绕问题开展探究方案设计,以此达到促进其实验素养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这一实验时,教师可以向其提出“如何对实验中的变量进行控制?”“培养液成分如何确定?”“实验温度应该控制在怎样的范围之内?”“应选用何种计数方法?”等问题,调动学生展开相应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方案设计,依托于自主设计的探究方案展开实验探究,以此进一步发挥其在实验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引入小组合作模式增强学生探究能力
        生物学实验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各项实验操作也具有较高的难度,仅凭个人,学生实际上难以有效地完成各项操作、得到探究性结论[3]。因此,为促进其实验素养实现发展,教师应着力引入小组合作模式,应用这一模式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其围绕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分工等展开深入的互动讨论,从而促进其分享看待和认识问题的不同角度,有效地推动其进行思维共享,并发挥其各自的优势与长处,增强实验教学实效性。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小组合作模式时,教师应注意保持组员彼此之间的差异性,以此推动其实现互补。例如,在进行“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这一探究性实验时,教师可以调动各个小组结合酶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讨论并完成探究实验设计,之后在小组中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个成员在实验中负责的内容,并在确定实验方案之后通过实践操作完成探究、将探究结论撰写成报告形式,之后再在课堂上展开组间交流及进一步的讨论。
        四、重视通过实验细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生物实验中通常包含着诸多细节,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必须给予这些细节性内容充分的关注与重视,着力从细节入手,推动学生在观察和感悟细节的过程之中形成良好的生物思维能力,并推动其掌握从生物学视域出发对问题加以思考和解决的方法。例如,在进行“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这一实验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这一实验之中“对照组的数量设置”这一细节出发,调动学生结合对照实验及控制变量法的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对实验方案进行优化,引导学生认识从四组对照到两组对照的优越性,以此促进学生的实验素养发展。
        结束语:
        促进学生的实验素养实现发展,是深化学生生物知识理解程度及增强其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路径。实践之中,教师应重视通过落实加强实验情境创设、引入问题教学方式、应用小组合作模式及从实验细节入手促进学生生物思维发展等方式,切实增强实验素养培育实效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盛勤,冯少娴.基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2):71-72.

[2]杨丽君.高中生物实验现状分析及实验技术改进与创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160.

[3]李存莲.基于新思维分析的生物实验教学实践[J].电子技术,2020,49(08):168-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