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6期   作者:许宝妹
[导读] 在核心素养下,我国教育部一直倡导青少年全面发展,在培养智育、体育、美育的同时,也时刻将德育教学放在教学工作的重心。

        许宝妹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第六中学 350000
        摘要:在核心素养下,我国教育部一直倡导青少年全面发展,在培养智育、体育、美育的同时,也时刻将德育教学放在教学工作的重心。道德与法治对素质教育起着较为重大的作用,它与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都息息相关,而且核心素养也能在培养学生全面的发展,这对于从小就接受良好教育的学生来言是非常有利的。目前互动化教学模式非常适用于课堂教学中,以下我从互动教学方面来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路径。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互动化;应用路径        
        引言: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大力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的为培养学生在成长阶段身心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德法教育课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初中教育中加强道德与法治教学一直以来是教育部倡导的重要工作,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出现许多问题,足以看出在课程教学中要注重策略性、自觉性、可行性、反复性,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联系起来,形成互动化的教学模式,让他们真正做到德法教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德法教学生活化的最终目标。
        一、目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我国新课改的深入改革也对初中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素质水平的提高是个长期漫长的过程,因此需要从现在起就培育孩子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在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中形成良好的德法观。然而,目前大多数学校过于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因此孩子的德法教育受不到应用的重视,这对孩子的重视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足以看来,我国面对人才竞争激烈的市场最容易缺失还是学生的德法教育,希望教育部门的相关人员能够认清现状,并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身体以及心理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很容易被他人的一言一行所影响,不管这个一言一行是否正确都很容易让学生受到影响。所以形成自己正确的德法观与三观是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初中德法教学中来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方面的生活式渗透,对于提高学生的法治思维以及最基本的道德都有很好的帮助,而且进行德法方面的渗透久而久之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一个基本判断,不会被他人的一言一行所牵着走。在基本的社会实践中,德法观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也是非常有趣,它大多所传达出的思想与主题都是要告诉学生,对于生命的意义以及健全的人物人格的高尚的情操,还有对于这个社会的是非对错的一个判断,这才是生活给予学生最好的德法知识。


        二、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问题所提出的相关措施
        2.1加强情感互动
        培养学生德法观的教学过程会出现各种问题,但是这个过程非常的重要,还是一个精神内化的过程,学生德法观的形成有自己的一个特点和认知,学生对于学习精神的培养,也只能通过潜意识精神来进行实践才可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学生德法意识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封闭性、落后性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初中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并不能很好地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这种流于表面的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很没有效果的。老师可以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搭建主动学习的桥梁,在结合教材的基础上为学生们加入情感教育,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教学内容,进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互动效果。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将教材内容代入他们自己设计的生活情境,让他们成为教材的出题人,在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从而更加投入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去。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都是一些较为生活化的知识,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入情感,与学生进行情感互动,这种有趣的教学活动可以很好联系生活素材,从而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2探究问题性互动
        由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力经常跑偏,在一定程度也降低了教学效果。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可以通过进行一些课堂活动,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下激发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性,让他们尽可能在良好的氛围中提高课堂互动性。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是我国课堂教学中非常常见的,它可以很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从而让他们共同合作起来达到教学目标。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下,让学生主动去探究教材知识,不仅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起来,而且可以很好完成教学目标,因此需要老师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材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互动果。比如在讲解《中华一家亲》时,老师可以让各个小组在提前在网上查阅资料,为他们创设的教学情境提供更多的资料,可以以图片、视频、实物的方式来进行展示,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逐渐培养起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想要达到互动化教学模式的目标,还需要学生在课堂教学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才能推动教学课程的顺利进展。
        
        结束语:
        在我国现在的新课标要求下,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也有了一定的要求。互动化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其实,随着德法知识逐渐生活化的趋势,我国教学工作者不断地将德法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从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品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修养。
        
参考文献:
        [1]白应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互动模式的应用[M].江苏教育研究,2019(31):36.
[2]金玲.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互动模式的应用.[D].华夏教师2019(06):42-44.
[3]俞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互动模式的应用[D].汉江师范学院,2019(06):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