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兴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老君九年制学校 723000
【摘要】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新理念,实施十几年来取得了很大成效,改变了以往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实施高效课堂首先从教师思想观念上发生改变,多开展校本研修活动,课堂上开展小组互助学习方式,把握好课堂节奏和时间,老师设计好提问,布置作业分层进行,精而少,确保高效课堂深入开展。
【关键词】解放思想 校本研修 互助学习 时间分配 设计提问 作业精当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思想、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等提出来一系列新的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的战略思想,改变以前教师为中心,牵着学生鼻子走,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这种学习方式的弊端是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差,学生不喜欢学习。要想改变这种低效、耗时的学习模式,就需要采取高效的教学方式,于是高效课堂顺应时代要求出现。什么是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指班级授课高质量、高效益、高效果,以尽量少的时间和劳动,靠课堂四十分钟,师生教与学获得最大收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最终解决问题。它的特点在于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使之心动,神动,从而自主获取知识,取得进步,让成长发生在学生身上。
怎么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十几年的教学实际中我摸索出一点经验,和大家共享。
一、改变思想观念是高效课堂实施的首要条件。教师的观念决定教学方式、策略,决定教学的成败,促进课堂教师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所以要解放思想,改变过去守旧的教学方式,自己是知识的引导者,思想的引路人,心中时刻记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指导教学计划,把握教学内容,决定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问题,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是学生亲历教学过程,不直接告诉答案,一起感受学习的成功与失败,使身心品德技能都得到发展。不能布置过多的作业去弥补上课的不足,不能忽略学生情感体验。
二、开展校本研修,是高效课堂永葆活力的重要手段。经常开展以学课标、学课本、研教法、反思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教师对教材教法充分把握,做到胸中有丘壑,成功地驾驭课堂。在很多时候教师低效是由于对课本,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没有研究透造成的,从而削弱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平时我们要提前备课,弄清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重难点,思考适合学生教学方法,还要备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个体差异,兴趣爱好等等。我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认真做到提前备课,提前准备有关教具、课件,尤其对课本反复朗读,有的甚至能背诵。
根据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我用生活经验体验法,让学生谈自己被火柴烧的那一刻感觉,感受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痛苦,从而体会邱少云严守纪律,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教学《少年闰土》我采用情境表演法,学生表演了看瓜刺猹的精彩画面,表演了支弶捉小鸟,表演了和闰土依依惜别的场景,从而体会文章的深意。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我知道学生表现欲望强烈,就放手让他们分组学习,每小组选一段内容,从朗读段落、谈词语句子的理解或解决了啥问题等方面入手,小组在一起学习讨论,再全班汇报,进行评比。在听取汇报过程中,其他的小组也在学习,这样的课堂是高效率的,是生动活泼的,是洋溢着民主气氛的,深受孩子们喜欢。
三、开展小组互助学习是实施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现阶段大班额居多,小班化难以实现,在班内开展小组互助学习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老师将学生分成几组,好中差搭配好,每组有优秀的学生任组长,引领组员学习讨论,思想碰撞,彼此取长补短,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使高效课堂落到实处。以前的课堂充斥着教师讲解的声音,绝大部分时间被老师占用,学生说的少,做的少,练得少。实施高效课堂后,又出现了教师放羊式的教学,布置了自学任务就不管了,让学生自学讨论,学生无目的的学习一通,什么收获也没有,还浪费了时间。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加强课堂节奏的把握,时间合理分配。一堂课的时间我是这样分配的,先用十分钟答疑解疑,针对学生预习中出现的简单疑问,比如生字、词语和学生提的简单问题进行解答,然后用二十五分钟让学生分组自学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见解,这样解决掉一些有难度的问题,组长记录下不会的问题留待教师最后的答疑解疑,再汇报学习成果。汇报中,老师该总结的总结,该提升的提升,该解疑的解疑。最后五分钟用于测评,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经过这四个阶段,从简单到复杂,一步步拨开云雾,接近真相,学会了自主学习,学会了与同学合作,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巧设妙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发现老师平时提问题很随意,太乱、太散、太大,学生不知从何思考,这些无价值,假问题,无效问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一堂课,我设计的主要问题有两三个,次问题四到六个,支撑问题三到四个,这些问题我反复想,问题有意义吗?与学生的认识能力有关系吗?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问题之间有联系吗?抛出问题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再让学生回答,留有思考余地。提问的时间也有讲究,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前十几分钟。这样精心设计问题,避免了无效劳动,无疑提高了课堂效率。
六、因材施教分层次布置作业把高效课堂延伸到课外。考虑学生学习水平不同,作业应分层布置,给学习优秀,中等和困难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他们都有收获。比如优等生多读书,开拓视野,困难生做些基础性的题目,弥补基础知识的欠缺。避免死记硬背,机械抄写的,有启发性,思考性,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作业少而精,避免重复交叉的作业。多布置实践性的作业,多动手、动脑。,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定要改变老师随意布置作业——学生应付差事——老师随便批阅的恶性循环。
在语文教学活动,教学方式、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适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缓缓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