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业驱动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7期   作者:刘凡兴
[导读] “小学数学新作业驱动式教学模式”始终是由“新作业”这一条主线贯穿整个导学课堂

        刘凡兴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苏卢小学  广西西宁  530001
        摘要:“小学数学新作业驱动式教学模式”始终是由“新作业”这一条主线贯穿整个导学课堂,我们研究发现,课堂上适合学生的学习闭环的模式是“新作业—新导学—新检测”简单说就是:“写、导、测”,这也是课堂上学生高效学习的保障。
         一、现实当中的教与学。
        以往我们老师布置学生今晚预习的内容,有多少个学生真正会预习?很少。怎么办?  
        以往的复习导入法不会写的还是不会、因为老师不教了(不导学了)旧的内容、会写的又是一种时间的浪费...
        以往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很多情况下学习目标只是在教案纸上的......
        以往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快的集中注意力,不能马上集中统一到学习上来......
        以往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听课而不是真正的主动学习,老师在课堂上太过于注重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
        以往学生课堂学习不够主动、学习方法欠佳、学生有时间搞小动作、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以往课堂上没有对学生的当堂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学生没有时间评价......
        以往课堂上学生学不会,课后作业就完成不了、或者找“作业帮”、、、、
        以往困扰老师课堂教学效果的问题:学会了的经常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学不会的仍然不会,老师辛辛苦苦地教,到了期末复习,还是那么多的学生不会,复习起来很费劲,很辛苦。
         二、解决教学困惑的办法。
        “新作业驱动”式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解决老师的以上困惑。课堂上以“新作业”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新作业—新导学—新检测”,形成学习闭环。
        

         “新作业”即用课堂开始的几分钟,学生统一写新课内容的作业,这样能够很好的解决学生不想学、不会学的问题。上课伊始的“新作业”依托自主探究、小组学习活动、相互学习和一起学习等这几种学习环境,进行“学、问、思”。写“新作业”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数学王国。
         “新导学”是“以导促学”,也是有效教学的关键一步;通过“导”帮助学生明确知识形成的过程和规律。
        教师在学生展示“新作业”过程进行导学,学生展示分享“新作业”,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导学过程,课堂互动少不了,其实“导”有点类似于费曼教学法,是一种输出式教育,即让孩子在学习的同时,学会输出,学会总结和分析。当学生能将一个新学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观点讲出来,并且能让人听懂,那么他就真正掌握了。


        在导学过程还要注意评价,评价主要是一种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老师要引导孩子在一段学习后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
         “新检测”是一种全身的学习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反馈形式,更是一种成功的愉悦。“新检测”不仅能够及时地得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等信息反馈,还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巩固。同时,新检测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总结的作用,大容量的训练能够再次对新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印象,使零散的知识系列化系统化。让课堂“动起来”才是学习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提高课堂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新作业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实现。
        1、“新作业”题目的设计问题。“新作业”指新课内容的作业,教师可以把例题、做一做、课后练习题等的某一题设计为“新作业”,附上几个引导思考的问题。如:第一步该写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你遇到什么问题?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关于学生不会写“新作业”的问题。学生看例题或者小组讨论就可以写一些,;如果用例题来做“新作业”,就让学生思考这一步是根据什么算的?你是怎么想的?你发现了什么?等等。学生遇到问题是正常的,能提出问题是更进一步,想解决问题是学习的动力,为下一步的“新导学”做铺垫。
        老师在课堂开始就让学生统一动笔写“新作业”,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的快速地投入到学习和探究当中,且可以快速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吸引全体学生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3、如何运用“新作业驱动”式教学模式。课堂上的时间分配和目标的布局:“新作业”环节用2—5分钟;目标是:让学生遇到问题、提出问题和想解决问题。“新导学”环节约用15分钟左右;目的是,通过教师对重难点的导学,帮助学生对新课重难点内容的突破、理解和领悟。“新检测”环节约用15分钟;目的是,通过教师有针对性设计的新课内容的检测题目,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课堂评价,通过集体评价、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等方式,教师获取课堂教学效果的数据,从而知道本节课的优缺点,便于改进教学方法,争取获得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
         四、“新作业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的思考。
        在教学上如果学生是风筝,老师就是放风筝的人,线紧了,你就要松一松,线松了你就要拉紧一点。所以老师的课堂教学要收放自如,要学会松手和放手。教师不是代替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是代替学生去提高能力;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课堂育人的质量。
        在课堂中,请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观察,自主描述;自己动手,自己体验;自己思考,自己分析;自己得出结论,自己推断。拒绝填鸭灌输式教育,在课堂中,多给孩子一些表达自我的权利,知识点,让他们先悟、先思考,哪怕多花一点时间,也是值得的,这正是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关键。只有学生自己思考了,有自己的想法, 才叫学生会学,才有利于知识的吸收,才能做到课堂的高效。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提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生机勃勃。
        总之,“新作业—新导学—新检测”的闭环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师的教堂”变成“学生的学堂”,构建“导学型”、“互动型”和“自主型”的“新作业驱动式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收获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质量。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