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结楠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锦绣小学 511495
【摘要】在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电子书包作为课堂数字化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儿童诗读写教学中,运用电子书包,能扩充教学容量,打破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便捷的学习交流互动平台。
【关键词】电子书包、儿童诗教学、应用
正文
教师在儿童诗读写教学中引入电子书包,学生不仅能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韵味,感悟童诗的意趣,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对培养学生儿童诗读写的兴趣和创新的思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应用电子书包,让其在儿童诗读写教学中发挥作用呢?下面结合教学中的实例和实践来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踏歌而诵,激发兴趣
学习诗歌最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诵读。课堂上,我们会经常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但是,传统上的诵读方式显得枯燥乏味,激发不起学生诵读儿童诗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不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不能更好地感受诗歌的音律之美及意境。为学生创设诵读儿童诗的氛围和意境十分重要,这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运用电子书包平台的资源性特点,在诵读诗歌前,给学生推送一些与所要教学的诗歌感情基调相融合的意境音乐。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纯音乐进行配乐诵读。如果不喜欢资源包中的配乐,学生还可以通过无线网络即时搜集自己喜欢的配乐或视频。学生踏歌而诵,让学生浸润在优美、灵动的音律中,营造诵读情景,把学生带入儿童诗所展现的氛围中,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感受儿童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唤起学生的想象力。
《我们去看海》这首儿童诗,语言明快,情绪激昂,适合诵读。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选择点击播放有海浪声的纯音乐进行配乐诵读。在浪声响起的那一刻,学生已兴趣盎然地摇头晃脑地诵读起来。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卡洛尔的《写给海洋》这纯音乐作为配乐,在那天籁般宁静,波涛汹涌的浪声中诵读,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了儿童诗的意境中。学生不仅充分地感受到诗人对大海的热爱,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向往之情。通过学生自主配乐诵读,老师范读,师生合作读等各种形式进行诵读,学生踏歌而诵,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自己想象的画面,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通过电子书包的互动功能,让学生把诵读的音频上存,让全班同学自由选择点播欣赏,师生还可以留言评价,给诵读者送花。渐渐的,学生敢于诵读,乐于诵读。
二、积累素材,激发灵感
电子书包是数字资源库,可以存储所需的图像、视频、音频等数字化材料。利用电子书包把学生生活中的见闻,以相片或视频等形式通过互联网进行资源传输并存储起来,成为学生创编儿童诗的素材,有助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编儿童诗的源泉。如何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化作儿童诗的写作素材呢?这需要孩子们亲身去经历,用眼去看,用鼻去闻,用耳去听,用心感受。但这些记忆可能过一段时间,孩子们就会淡忘了,而且这些素材都是有限的。如何丰富孩子们创编儿童诗的素材呢?我们不仅可以通过鼓励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来获取,还可以通过电子书包的资源共享来实现。
我们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学校每次举行的活动,我们都会用相机拍摄下来,用相片或小视频记录孩子们在校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捕捉他们的喜怒哀乐。不仅记录学生的学校生活,还要家长配合帮忙记录孩子们的家庭生活、课余生活中的难忘一刻。把这些相片集中起来,保存起来,传送到电子书包中供孩子们浏览。每一张照片都能勾起一份美好的童年回忆,饱含着一份难以忘怀的情感,或者唤起孩子们无限的遐想,成为学生创作儿童诗的生活素材。
“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学生在学习余光中《乡愁》这诗歌后引起了很多共鸣。我们班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落户广州后一年都难得回老家一次。暑假里,我建议孩子们回家乡去看看,把看到的和听到的通过照片或视频形式记录下来,通过互联网传送,通过电子书包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在互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有的学生上传了自己夜里躺在草原上数星星,看月亮,听虫鸣的视频;有的上传了在海边冲浪捡贝壳的视频;还有的上传了一家团圆,与爷爷奶奶吃晚饭时的相片……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触动到了他们的内心深处,创作的灵感喷涌而出,写下了很多优秀佳作。尽管有些学生没有回去,但在别的同学上传的照片和视频中勾起了对家乡的回忆,勾起了对家乡的思念,也有感而发,迸发出创作的灵感。
三、创编诗歌,互评互改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很有可能会创作出一首好诗。每一首儿童诗里面都包含了一个或多个能够被积累和训练的点。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准确地把握好这些节点,引导学生对所读诗歌进行模拟和仿写,既能够强化他们阅读的愉悦,又能够降低创作一首儿童诗歌的难度,为独立创作搭建桥梁。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在句型上改词,在诗歌原来的结构上继续发挥,给学生提供想象线索,引导学生完成创编。
在让学生认真诵读《作业机》这首儿童诗后,我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你想发明一台什么样的机器为你干些什么?再让学生去创编一首儿童诗。学生想象力丰富,有写做饭机、考试机、绘画机等,五花八门,应用尽有。这样的诗歌模拟和仿写,既能充分开启学生“异想天开”的想象,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技巧,让学生大大减少了对创作儿童诗歌的畏惧情绪,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或独自创作儿童诗后,充分利用电子书包拍照的功能,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作品都拍照上传,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更是给学生搭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他们不仅可以浏览别人的优秀作品并进行评价,还可以给予修改诗歌的建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的对同学创编的诗歌提出修改意见,这样,既避免了在大庭广众下提出建议时的尴尬,又能防止挫伤学生创编诗歌的积极性。学生因为自己创编的儿童诗受到同学们的喜欢,被点赞或者送花了,增强了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化作动力,促进学生创编出更多优秀的儿童诗。
如在学习了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后,我让学生思考:黄蝴蝶飞到哪儿去呢?发挥想象,创编一首儿童诗,并拍照上传到电子书包平台上。其中一个学生写的短诗:黄蝴蝶停在菜花枝头上/跟小鸟打招呼/飞到菜花丛中/和小伙伴们捉迷藏。很多学生在互动平台上留言,建议把“飞到”改为“躲到”,一个“躲”字,生动地描绘出黄蝴蝶的俏皮可爱。通过电子书包平台,学生对同学们创编的儿童诗进行互评互改,慢慢的,学生喜欢推敲诗歌中的语言,用词更准确了,诗句更富有童趣了。
在儿童诗教学中充分应用电子书包,有助于促进学生评价方法的多元化,丰富写作素材,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和创编儿童诗的兴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毅茹《小学语文儿童诗教学研究》,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2]苏丹.虹口区电子书包教学模式及其应用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2.
[3]曹苇舫.儿童诗的情感表达与情景创造[J].浙江社会科学,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