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孙智强

发表时间:2021/6/22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孙智强1 金鑫2
[导读] 摘要:电气工程施工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根据结构和功能的需要,合理进行设计,严格规范地进行电气设备安装,加强故障风险的防控。
        1 身份证号码:21138119851018xxxx
        2 身份证号码:23100419860703xxxx
        摘要:电气工程施工是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根据结构和功能的需要,合理进行设计,严格规范地进行电气设备安装,加强故障风险的防控。从细节入手,把握好每一个施工步骤和环节,全面提高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更好地服务于居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关键词: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简言
        为了保证支撑功能的稳定,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合理性非常重要,它与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密切相关;电气系统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功能部分紧密相关。即使其中一个组件和环节出现问题,也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极其重要。只有坚持“电气质量控制应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意识,控制各个环节的施工,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
        1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1存在漏电和触电隐患
        由于建筑施工人员在电气工程施工中缺乏安全意识,许多操作是根据平时的经验进行的,但不完全符合安全规范,导致电气设备安装的一些环节存在安全隐患,从而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其次,由于一些电气设备的设计问题,安装过程不符合实际施工情况,施工人员未经上报就改变原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导致最终完成的工程与设计方案存在误差。最后,在电气设备的后续使用中,由于缺乏定期维护,会出现不规范使用和过度使用的情况,有些电线外观损坏,有些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会因布置不当而损坏部分部件,从而形成潜在的漏电隐患。
        1.2存在火灾问题
        火灾问题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因素是雷电造成的雷击,导致电气设备短路,造成火灾事故。人为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私拉电线的行为,导致线路过载,导致线路烧毁,烧坏外绝缘层,造成周围物品烧毁。另一方面,有可能电器存在质量问题,并且由于质量检查失败,有问题的电器被应用于操作,从而引起火灾。
        1.3电气工程配电设备安装不合理
        电气工程中配电设备的安装和运行深受配电设备的重量、型号和成套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使用不同重量的配电设备时,需要采用不同的安装和施工工艺。从实际施工情况来看,电气工程配电设备安装施工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电气工程配电设备安装高度不符合施工要求,安装作业时搭建的桥梁不够牢固。二是电气工程配电设备安装的开孔要求不符合实际施工要求。三、安装施工作业前,相关人员未对电气工程配电设备进行必要的测试。
        2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2.1输入输出设备安装施工技术
        输入输出设备的安装对电气自动化系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安装的时候,首选是安装在有利于以后维护调试的地方。其次,要注意发挥这些设备的优势。这里将单独介绍I/O设备的安装技术。
        (1)输出设备安装技术
        安装输出系统设备的前提是模拟动作;安装过程中,注意电磁阀和调节阀的位置,安装在回水管上;如果安装时管道直径与电磁口直径不一致,要进行多次实验,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安装。同时,应立即采用锥形管件;安装时,应注意保持电动阀和空气阀与现场实际开关和水流方向一致。
        (2)输入设备安装技术
        安装输入设备时,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选择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安装风管压力、湿度、温度、压差开关和风速前,风管应绝缘。

安装温度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和水流控制开关时,它们的位置不能选择在焊缝处或焊缝边缘;温度传感器和蒸汽压力传感器应在安装工艺管道的同时安装。此外,安装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时,注意避开出风口和蒸汽口。
        2.2 电气工程施工中的电气接地技术
        (1)做好电源系统的工作接地
        电源系统的工作接地不仅直接关系到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还决定着用电负荷的类型,影响到电气设备工作接地、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等方式的选择。例如IT 系统中,用户为三相平衡或基本平衡电力负荷,电源系统只提供三根相线,没有保护零线或工作零线,用户电气设备只能作保护接地处理。做好电源系统的工作接地,首先,根据安全、可靠、优质、经济四项基本原则,结合供用电系统的特点,选择用户电源采用IT、TT、TN-C、TN-C-S、TN-S 五种接地系统中的哪一个种方式;其次,做好中性点不接地、直接接地、经小电阻接地、经消弧线圈4 种接地状态选择;同时,做好电源系统工作接地方式与接地状态的配合,并做好接地装置的施工。
        (2)做好电气设备安全防护
        首先,根据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将电气设备的可导电外壳有选择性地做好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根据IT、TT、TN-C、TN-C-S、TN-S 五种接地系统的不同特点选择),避免电气设备因漏电而损坏或因漏电引发电气火灾和生身触电等问题。如果配电系统为TN-C 接线方式,在进行保护接零时的同时,务必在电气设备主电流回路中加装过电流保护装置,如熔断器或低压漏电断路器;其次,消除电气设备运行中所产生的静电积累,防止因静电积累而导致触点损伤或爆炸事故;最后,做好屏蔽接地,将必须做屏蔽接地的电气设备屏蔽线外皮、金属外壳以及屏蔽罩接地,防止出现电磁感应或电磁脉冲干扰。
        (3)做好防雷接地工作
        雷电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一般以直击雷、感应雷、雷电侵入波等三种形式危害工程设施设备和人身安全。因雷云中聚集着的电荷量巨大,雷电冲击电压和放电电流均很大,防雷接地工作做得不好,通常会引起火灾、设备设施损毁和人员伤亡等事故。通常以雷暴日或雷暴小时数来描述某一地区遭受雷击的频次。防雷措施比较简单,就是采用防雷装置将雷电引向自身并导入到大地,即防雷接地。工程中应用防雷设施主要有避雷器,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避雷器,工程施工中应按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的要求,根据物防雷的等级,合理地做好防雷接地工作。另外,由于感应雷的存在,因此通常把物中的内的金属设备、钢筋结构以及金属管道等做好可靠的接地连接,形成一个等电位体,即等电位接地。再者,为防止雷电侵入波的危害,对于输电线也应做好防雷接地工作。
        2.3 电缆敷设
        电缆敷设前,要认真检查电缆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目测外观是否有扭绞、破损、保护层断裂等缺陷。高压电缆敷设前应做好耐压及泄漏试验,低压电缆使用兆欧表测量其绝缘情况,合格后方可敷设。敷设过程中不得野蛮施工,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应分开敷设,两种电缆若敷设于同一侧支架上时,应將电力电缆放于控制电缆上方,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制作时,应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并在天气良好的条件下进行施工,并有防尘及防外来污物的措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气工程施工管理中,需要考虑到在经济适用以及安全稳定方面的需求。针对质量监管、专业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管理工作予以有效改进,并需要有效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基于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技术标准,保障材料质量,加强安全管理,全面提高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水平,为电气工程施工安全、有序地进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晓雨.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7,8(17):76–77.
        [2]叶君,俞锴烜,陈昱,等.浅析电气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4):268.
        [3]汤睢.浅析电气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5(15):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