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泰泓投资置业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施工一直都是支撑社会进步的重要行业,不仅影响社会的和谐构建,而且与人们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质量问题发生事故的案例并不少见,轻者会造成人们财产损失,重者还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化管理已经成为建筑施工行业需要高度重视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项目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建筑工程行业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也成为当今社会相关人士的重要探讨课题。项目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通过运用系统、有效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中所涉及的各个工作环节和步骤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项目目标的有效实现。将项目管理运用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准,进而推动建筑工程行业更好发展。
1项目管理应用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1.1实现建筑工程项目资源的合理配置
建筑工程是一个长期复杂的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很多关于技术、设备、材料、工序和人员配置的问题,而这些都关系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展和质量。将项目管理应用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知识等,将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人力等合理进行安排和配置,以保障建筑工程每一道工序顺利施工。
1.2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降低
建筑工程是一个投资较大的项目,在保证建筑工程安全性和质量的同时,要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实现建筑工程利益最大化。而项目管理体系可以帮助工程相关负责人更加全面地了解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工程资金配置的精细化管理,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资金投入与市场平均水平出入不会太大,也可以避免造成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和资源浪费。
1.3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效率的提升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长期的作业过程,而且工序复杂,具有一定的危险系数,如果管理不当,会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延迟交工时间。项目管理可以准确分析掌握建筑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并根据项目目标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最终选择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案进行实施,以此来强化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尽可能提升施工效率,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要点
2.1强化建筑设计质量
对于建筑来讲,想要切实有效地提升整体设计质量,就需要切实从建设设计人员和国家各项制度的落实方面展开。如相关设计人员应当具体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修养,且能够对相关设计法律法规文件加以了解和掌握,不断增强设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真正认识到设计对整体工程建设质量的影响和作用,使其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得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规范,亲自到现场展开实地考查,全面保证自身的设计质量。
2.2建立科学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为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符合质量安全标准,需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有效保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实施。建筑施工管理者要不断总结质量管理经验,根据项目要求选择适合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法,有针对性地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应有意识地根据项目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不断对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和改进。
建筑施工管理者必须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动态建设,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工作,不断调整管理工作目标和施工质量标准,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使项目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具有严谨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2.3构建专业队伍,增强人员培训力度
由于施工人员自身职业素养与能力一直是施工质量的一大诟病,为此便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方面的管理。虽然当下施工建设中,愈发依赖机械化建设,但是为了精细化,还需要融入人力。为此,对于人力资源的管控也十分的重要。首先,施工企业要积极推进安全教育,增强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督促施工人员在建筑施工时,佩戴安全帽,身穿防护措施,保证自身安全,降低突发事件对生命安全的影响。除此之外,对于不同岗位施工人员还要对进行有效培训。要严格遵循培训机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职业素养以及职业能力方面的训练,提升施工人员的自身建设。为了进一步加强施工人员对于施工质量方面的重视力度,施工企业还能够借助赏罚评价机制将工作责任到人,对于出现工作披露的员工要给予惩罚。对于积极响应企业建设号召,对于履行安全建设规范施工人员给予奖励。而对于监管施工人员的管理者,为了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还需要对施工现场以及施工质量、材料、设备人员部署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此来保障决策的实用性。从而更好地维护日常施工秩序,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4加强材料设备管理机制
在建材与设备选用方面,施工开始之初,就要根据设计图纸与具体情况进行材料以及设备的选用。为此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就要深入实地,核对清单,避免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除此之外,还要减少乱摆放材料以及设备的情况。防止材料出现生锈现象,影响周边环境。在施工现场,还有构建合理的进出机制,具体依据标准要以实际情况为准,合理的控制领用量,并且还要详细的进行记录。对于设备方面,对于一些信息化机械,一定要对员工自身能力进行考察,保证操作人员是持证上岗,合理优化设备与人力之间的关系。避免设备施工受到的干扰程度,减轻施工过程对人员安全的影响。可以借助新型信息技术,自动化进行施工监管,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维护正常施工。对于机械设备,还要定期进行保养与整修,避免出现老化现象。
2.5改进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建筑施工管理方法应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完善。企业管理者应重视施工管理方法的优化与改进工作,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发展需求和工程项目特点,不断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建筑施工管理者可对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质量管理方法能够较好地符合实际需求。首先,对施工质量管理问题进行细化、分解,制定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建材、机械、成品及半成品的质量管理计划,内容包括确定施工现场质量问题的原因和问题处理的流程顺序等;其次,确定质量问题的预警机制和预防措施,对施工现场普遍出现的质量问题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保证工程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再次,重视在项目施工中,对管理目标实施的动态管控工作,认真收集、整理工程质量信息和数据,记录工程质量问题的解决过程、解决方案、处理效果等内容,并建立档案妥善保存,以便随时查看;最后,采取科学的质量管理措施,对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监管,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进行整改,提高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质量控理和质量监控对整个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项工程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因此,这就需要建筑部门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全面和系统认识,充分了解工程质量管理对工程建设带来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施工出现的问题,为建筑工程制定有关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进而实现建筑工程在本企业中的经济利益和整个社会中的社会利益。
参考文献:
[1]黄洪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137.
[2]肖志连.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对策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