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51130419930126XXXX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如今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我国处在飞速发展的阶段,节能环保是比较热门的话题,所以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在我国的各个产业都得到了巨大发展的前提下,国民对生活又有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智能化,不只是借用智能化技术来方便快捷我们的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改善生活质量。然而对于智能化建筑来说,电气节能往往会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阐述了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重要性,说明了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原则,并在最后提出了几种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化;节能措施
1建筑电气智能化及节能设计的重要意义
目前,智能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领航者,主要是借助现代建筑、信息化技术等优势,构建完善的信息设施应用系统,为人们呈现一种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建筑环境,通过智能化系统即可完成建筑整体的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变配电系统等监控,但是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智能建筑在很多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对此,加强建筑智能化及节能设计的研究非常必要,依据智能建筑的具体建设需求和要求,全面分析影响其智能化和节能性的要素,以节能、高效为核心设计理念,有效降低建筑整体的能源消耗,从而提升建筑的社会效益和应用价值。
2建筑电气智能化
2.1供电系统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供电系统作为建筑电气工程的基础,智能化技术应用的主要方式就是对供电系统进行智能化监管,通过智能化技术构建自动供电监管系统,能够实时监控供电系统的供电状态,并与供电系统的运行负荷数据进行对比,一旦发生供电超过负载的情况时,能够及时自动断电,以避免线路损坏、漏电等危险情况发生。
2.2照明系统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公共照明系统是建筑电气工程运行中能源损耗较大的功能系统,而在工程的照明系统建设中,施工方通过智能化技术建立智能照明系统,对公共照明系统进行了智能化节能处理。在照明系统运行中,智能化系统会对外界的光线情况进行感知,对公共照明区域进行差异化智能照明控制,以此避免了传统统一控制中部分区域不需要照明而导致能源浪费的情况,实现了公共照明系统的节能效果。
2.3电气减灾系统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电气减灾系统中智能化技术应用的关键就是火灾检测系统和消防系统。在工程实际中,通过智能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共同构建了智能化火灾监控和消防系统,能够对建筑物的火灾情况进行严格监管,一旦建筑物中某一区域的烟度、热度等超过预警线,就会自动发出警报,并断开区域的电力供应,然后通过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功能调动消防水泵系统运行,进行火灾扑救与控制,降低火灾的威胁。
3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工程设计的优化措施
3.1优化供配电系统
在现代化建筑施工中,如果能够对施工现场供配电系统进行科学合理化设计,达到既能够保证施工现场供配电的正常运行,还能够减少资源的非必要损耗。要想实现共备电系统科学化的方法,首先,是对于共配电系统进行简约化设计,在同等电压级别下供配电级数不能超过三级。其次,使用220V的电压,如果施工现场需要更高的电压供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提高,但是,也要有电压的最高限制。最后一点对于变电所位置的选择,最好选在离电压负荷中心较近的位置。注意以上几点能够实现施工现场配电系统科学,进一步提升建筑电气节能水平。
3.2优化配电变压器
配电变压器节能技术措施主要从变压器运行的无功功率损耗、有功功率损耗、综合运行功率损耗三个方面着手。其中,有功功率损耗主要针对有功电量,有功功率损耗主要考虑提高变压器运行功率因数,综合运行功率损耗应兼顾有功电量与有功功率损耗或降低供配电系统网损。因此,在优化配电变压器节能方式时应当兼顾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配电系统网损。现今,大量建筑是由数台变压器分列供电,变压器损耗的总和包含变压器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针对多台变压器运行模式进行优化时,无论是单独运行还是并列,均需经济分配变压器总负载,将无功功率损耗、有功功率损耗均降至最低。在进行配电变压器设计、优化供配电系统布线时,应着重注意变压器三相负荷配电不平衡问题。不平衡的三相负荷配电变压器易形成三相压差过大产生负序电压、易造成磁路不平衡,引发漏磁通进而产生杂散损耗,同时引起的变压器部分相绕组形成过大负荷电流也会造成变压器损耗增大。变压器的布设应以靠近负荷中心位置为基准。针对布设有大容量单相电气设备的高层建筑应设计与供配电系统高压网络直接相连的专用的单相变压器,并进行消谐、无功补偿设计。大量研究表明,配电变压器的额定电压值与运行过电压水平之比由20减少至10时,配电变压器内部铁损量将会由15%增加到50%以上,与此同时,变压器内部空载电流值、无功损耗总量将显著增加。因此,优选新型节能配电变压器十分必要。
3.3优化照明设计
在实际的建筑电气节能降耗设计中,照明部分的优化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照明部分的节能优化,更有利于实现建筑整体的能耗控制。企业与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供配电系统、电气线路设计上提高对照明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包括照明系统的适宜性、实用性以及节能性。同时,针对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展开详细的分析,对建筑设备的类型,以及输电线路的类型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以此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通常情况下认为,在建筑工程中,照明设备的应用,往往具有分布广、面积大的特点,也是建筑工程中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具有较高的能源消耗比。对此,相关工作人员主要是在合理分析照明系统的基础上,对光源进行合理选择,对照明设置进行科学控制。期间,尤其要加大自然光的应用,以此更好地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一般认为,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降耗控制,其原理主要体现在满足基本照明需求和建筑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照明系统电能在输电线导线上的损耗,以此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电能输出。但是,从传统的白炽灯光线上看,往往质量比较差,整体的发光效率也比较低。同时,其在电能上的损耗,也要明显高于其他管线,无法为建筑工程的设计实现节能减排的要求。
3.4优化建筑空调系统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中,另一个必不可少的建筑设备就是空调,空调作为整体工程消耗能量的主力军,把空调重点作为节能降耗对象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想实现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首先,要控制空调的送风量和变风量等因素,以提升空调的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除此之外,建筑物空调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能源消耗也会不一样。比如,在夏季和冬季,要对空调的水泵根据实际使用状况进行适当的控制,设定合理的空调参数,以确保空调在不同的温度下能够进行高效运转,从而为建筑电气节能的最终目的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束语
电气智能节能设计对于建筑物来说非常重要。它是在对建筑物的设计基础上对其进行改造和优化,以此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对于现在社会来说,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舒适和方便,也追求着对环境的无害以及生活环境的健康,做到对能源的不浪费,对环境的不污染,那么这就要求节能减排技术能够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并且具备良好的电气设备,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中的优点帮助人们合理布局,实现对建筑物的有效设计,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在智能节能技术上的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现代建设的绿色化建筑道路,促进我国建筑行业长远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秀.浅谈建筑电气智能化及节能设计[J].居舍,2021(02):73-74.
[2]冯素彬.浅谈绿色建筑电气智能节能技术问题[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240.
[3]魏锦美.浅谈住宅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01):69-70.